第十四章 医病救人
王家庄位于山丘环绕的一处宽阔地带,古树参天,房舍古老。
村口有一飞檐古刹,规模不大,巍然肃穆。王总管介绍,因王家庄人历来信道。庄主更是道法高深,在此苦修,极少见客。
向前又行了一百多米,一座红瓦高墙的豪华庭院出现在众人眼前。
柳若菲还未不到王府门前,看到王善人、王夫人早已得人禀报,站在府外迎接。
柳若菲见此,立即下了马车,上前施礼。
王善人看到神医,竟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姐,不由一怔,只是一瞬,就收敛了情绪,马上抱拳说:“小姐,快快请起!有劳小姐远道而来,为家母诊病。在下迎接来迟,请小姐海涵。”
柳若菲见王善人中等身材,身形偏瘦,长得慈眉善目。尤其是一双眼睛,让人自然想上前亲近。她忙说:“善人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小女子三生有幸。多劳善人和夫人,外出远迎。”
王善人将众人接到客厅,众人分宾主落座,王管家站到了主家身后,下人献上香茶。
王善人笑问道:“请问小姐尊姓,师承何门?”
柳若菲忙答道:“小女姓柳,未曾拜过师。”
王善人和夫人听了柳若菲的话,皆大吃一惊。王善人略回首,瞥了身后的王管家一眼。
王管家不由身体一僵,急忙贴在王善人身侧耳语。王夫人见冷场,尴尬地笑笑,因无法做主,也不知说什么是好。
柳若菲继续说道:“只是小女幼体弱,家中遍请名医,多方医治。小女更是天生喜欢医术,读了许多医学典籍,不懂之处,皆请教来诊病的大夫。就这样,久病成医,既治好了自己,也略通些医术。”
估计是王管家将柳若菲在集市上事情,向王善人又讲了一遍。王善人听了柳若菲的话后,脸色好转不少。柳若菲又向众人,介绍了谭墨。
王善人请夫人带领柳若菲去了后宅,他陪谭墨在客厅继续喝茶、聊天。
路上,王夫人说:“柳小姐,看到您,似曾相识,只是贱妾眼拙,想不出在哪里见过小姐。”
柳若菲笑道:“王夫人事务繁忙,我们只有匆匆一面之缘,您哪能记得?昨日我们在莲慈庵,见过一面,只是当时我身着粗布麻衣,王夫人印象不深。”
王夫人听后,眼中掠过惊色,抬手要做拢头发的动作,又放下手来,笑道:“阿弥妥佛,我们原有佛缘,难怪柳小姐如此宅心仁厚。”
柳若菲与王夫人并排而行,嗅着她身上好闻的幽香,看她头上带的发簪,凤凰口含的红豆,摇曳生姿。细看,那发簪上的红豆上的枝叶,与那枚耳坠也颇为相似。
王夫人看到柳若菲在打量自己,不经意急行几步,走到了柳若菲的前面,为她引路。
进入后宅,王夫人神情依旧,将柳若菲请进老夫人的卧房。
她亲自上前,撩起床上的纱帐,露出面黄肌瘦的一张脸。老夫人躺在床上,似睡非睡,像一轮要落山的夕阳,在逐渐敛去自己的光芒。
王夫人吩咐婢女:“秋菊,去为柳小姐,在床边放下一把椅子。”
秋菊是一个个子高挑的女孩,容貌标致。她麻利地拿来一把椅子,放在床边。
柳若菲为老夫人诊脉,老夫人这才睁开双眼。王夫人急忙上前施礼,告诉婆婆,这是新请来的神医。
老夫人目光呆滞,只是点了点头。
柳若菲诊脉后,见老人面上有圆形白斑,看了看老人的舌苔、腹部,问王夫人:
“王夫人,老人家是不是经常恶心呕吐,并伴有腹痛?”
王夫人连忙点头,说:
“神医,您果然医术高明,母亲的确如此。老人家被病痛折磨得,吃饭越来越少,整日里昏昏沉沉的。”
柳若菲沉吟片刻,说:
“我诊断老夫人体内有寄生虫,只是老夫人久病,身体虚弱,有灯尽油枯征兆。需要我昼夜在,既要治病又要调养。”
王夫人听说此话,大喜过望,急忙说:
“请柳小姐暂住下来,我让下人回禀老爷。若小姐治好母亲,必重重酬谢。”
柳若菲皱眉道:
“只是我暂住莲慈庵,不回去,恐主持和下人着急。”
王夫人略一思量,说:
“柳小姐,让车夫驾车回莲慈庵回禀,我与静修主持颇为熟识,再附书信一封,必万无一失。等到柳小姐要返还莲慈庵时,用我家马车护送即可。”
柳若菲见王夫人思虑周详,点头称谢。
柳若菲写下食谱,让王夫人为老夫人,准备了一份清淡粥。又开了一剂药方,熬些补药,喂老夫人吃下。
见老夫人有些气力,她为老夫人轻轻进行穴位按摩。她又将油脂润肤露涂在老夫人后背上,倒持牛角梳,为老夫人刮痧。
老夫人经络血通畅后,有了些许精神。
第二天,柳若菲又来到老夫人卧房。王夫人早早等候在这里,柳若菲仔细观察,王夫人头上的那枚凤簪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