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八章 科学讲座

书名:载体空间本章字数:3460

第二天傍晚,黎晓瑗和秦翀从实验室出来,到学校旁边的“肉兔”快餐厅吃晚饭,餐厅的英文名字是“Root2”,店招牌就是数学表达式根号贰“√2”,“肉兔”是中國留学生对餐厅的谐音叫法。据说,早年M大学数学系的一个学生,论文失败没能拿到学位,到处找不到工作,就在学校旁边开了这家“Root2”快餐厅,饭菜可口,价格实惠,在学校食堂的帮衬下,生意一直不错。如今“肉兔”先生已经退休,他女儿接手店面后重新装修了一番,看起来更时尚,饭菜味道依旧比大学食堂好太多,深受M大学师生欢迎,秦翀是“肉兔”餐厅的常客。

在“肉兔”餐厅吃过晚饭,七点整,秦翀带着黎晓瑗来到吴佑問教授家,客厅里已经有十来个人,导师Richard果然在座,和老板寒暄几句,两人找位子坐下。黎晓瑗发现周围还有几个人看起来面熟,应该在学校里见过,但叫不出名字,最让黎晓瑗惊讶的是,计算数学专业的梁晴枫也在,梁晴枫和秦翀是死党,因为大家经常聚餐,是黎晓瑗熟悉的中國留学生之一。

吴佑問家的客厅里,仅布置着些基本家具,椅子、沙发和长条桌,桌上放着几瓶矿泉水和茶具,沙发瘦瘦高高,坐上去估计不会太舒服。整个房间陈设线条硬朗,没有多余装饰,唯一看起来突兀的是,长条桌前面摆了一块黑板,显然是为今晚讲座准备的。

吴佑問拎着一只热水壶走进客厅:“欢迎大家今天来听讲座,我这儿准备了矿泉水和茶,各位请随意。”吴佑問把热水冲进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看到墙上的钟已经七点零五,说道:“这次讲座轮到我,斟酌再三,选了这个题目。”吴佑問走到黑板前,揭去罩在上面的纸,一行硕大的粉笔字赫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穿着科学外衣的神创论──宇宙大爆炸理论辨析”

“这人谁呀?”黎晓瑗看到让人不舒服的讲座标题问秦翀。

“天体物理系吴佑問教授。”秦翀小声回答。

吴佑問清清嗓子开始讲座:“古代,人们习惯用宗教解释未知,关于我们从哪里来,东西方有着大相径庭的神创论,但万变不离其宗,不同文明的神创论大都有相似的一点,即,神在很久以前某个时刻创造了世界。以典型的西方神创论为例,上帝用七天构建了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一天,神说要有光,便有了光,神说光与暗要分开,光与暗便分开,接下来的五天,神创造了万物和人,第七天休息,世界就此产生并和谐运转起来。西方文明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被宗教统治,政治、艺术、科技、信仰相互纠缠在一起,西方古代主流世界观也被宗教所左右,产生出不少现在起看来匪夷所思的结论。比如,文艺复兴末期的爱尔兰神学权威詹姆斯·乌舍尔,他根据圣经精确计算出神创造世界的具体时间,公元前4004年10月23日,一个美好的周末。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发现这些结论和科学实践得来的数据不符,越来越多学者开始不满足于神创论──这个流传已久的世界创始学说。自十八世纪中叶,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进步速度递增,知识积累迭代加快,终于在九十多年前,有天文学家提出了大爆炸理论,这个理论的主旨可以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即,宇宙起源于一百三十七亿年前一次奇点大爆炸。”

吴佑問喝了口茶继续讲道:“因为大爆炸理论更符合现代天文学观测结果,最近几十年,该理论逐渐成为主流宇宙创始学说。不可否认,九十多年前,大爆炸理论被提出具有伟大的进步意义,可时间到了二十一世纪,时过境迁,作为一个从神学到科学的过渡理论,为什么时至今日该理论仍旧占据主导地位,实在令人费解。众所周知,宇宙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指导意义不言而喻,直接影响着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倾向。今天在这儿我要提出的观点就是,除了数值上填充的看似更合理,大爆炸理论同神创论并没有多少本质不同,甚至可以说,大爆炸理论是神创论在不同尺度上的非线性映射。现在我换一种修辞重新概括下大爆炸理论,一百三十七亿年前,神说奇点要爆炸,奇点便爆炸了,神说空间要暴涨,空间便暴涨了,神又说剩下的都交给基本力吧…”

讲到这儿,听讲座的人有几位差点笑出声来。

吴佑問:“大爆炸理论最成功之处,就是摆脱了世界只有六千年历史的尴尬局面。假如你问,大爆炸之前世界是什么样子,标准答案是,大爆炸作为时间的起点,大爆炸之前这个描述本身没有意义。同样你问神学家,创世纪之前神在哪里?在干嘛?通常得到的回答是,创世纪之后才有人和人的世界,人不要自不量力去揣测神的事务。看,两个答案套路上如出一辙,何其神似。然而问题并非仅仅如此,大爆炸理论另一个致命缺陷是,它试图从半路解释这个世界的创始过程,一百三十七亿年前‘砰’的一声,维度、尺度就都确定了?时间、空间、能量、基本粒子就一下子都有了?如果用能量和基本粒子之间相互转换,来解释宇宙中存在的物质,那么维度、尺度、时间、空间这些基础设施又是如何凭空确定、产生的呢?难道奇点里单一匀质的高温度、高能量,可以随心所欲地制造出属性差异巨大的不同种东西?比如奇点里无差别的能量,哪一部分用来创造空间、时间?哪一部分用来形成基本粒子?”

“空间只不过是人为定义的抽象几何概念而已。”有人举手插话。

“经典物理认为,空间均一平滑连续,这种情况下或许可以认为空间只是个抽象几何概念。现代天文观测结合广义相对论已经证明,空间可以被有质量的物体弯曲,如果一种东西可以被外界扰动发生形状改变,你还能说它只是个抽象几何概念吗?显然它是某种物质。如果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如何解释,奇点里同源均一的能量,怎样在一瞬间选择性形成性质截然不同的粒子或时空?就好比说,用一斤米可以煮出粥,蒸出米饭或做出别的什么糕点,这很合理,可是用这些米还造出了锅和碗就有点蹊跷了,更让人生畏的是米自己还决定了锅和碗的形状、大小、款式。如此诡异的事情,的的确确在大爆炸理论框架下发生了,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苦苦思考了很久之后,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是为什么,因为,奇点里被大爆炸理论专家装好了其论文中需要的所有材料。如果解释不了上述同源差异性问题,大爆炸理论就无法给出一个更基本的开始,看,奇点是一个多么粗糙的起点,甚至算不上起点。”

吴佑問给自己茶杯加了些水继续说道:

“追根溯源,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最早提出大爆炸理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勒梅特还有另外一个职业──神父,在大爆炸理论和神创论如此相似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必要怀疑这位神父兼天文学家的动机,但不得不说,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和他的信仰,在潜意识里会左右其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框架。一个理论起始就出现偏差,后面即使曲线拟合的再好,也难以弥补缺陷。锂元素丰度,暗能量比例,反物质缺失等等这些问题,都困扰着大爆炸理论的拥护者,面对这些麻烦,我们应该继续修修补补还是推到重建,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吴佑問教授,可以提个问题么?”坐在黎晓瑗身后的人发问。

“请说!”吴佑問。

“目前大爆炸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许多天文观测结果,真如您分析的那样,难道3k微波背景辐射,宇宙膨胀都是假像吗?”黎晓瑗舒了口气,有人问了她想问的问题。

吴佑問:“谢谢你的问题,首先澄清一点,今天这个讲座质疑的是大爆炸理论本身,不是质疑你提到的那些现象。是的,原初非金属元素丰度,微波背景辐射和可观测宇宙膨胀是大爆炸理论三大证据,但是这里我想说,很多时候所谓证据取决于观点,如,太阳东升西落是地心说的证据,同时也是日心说的证据,如何使用证据,一直是天文学研究领域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当然,大爆炸理论确实可以解释一些天文观测结果,不然人们也不会选择这个理论。但时至今日,该理论面临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刚才提到的反物质缺失,还有导致宇宙膨胀的暗能量,这些都是未解之谜。一个宇宙模型解释不了宇宙中一半的东西去哪了!?这个宇宙模型还解释不了宇宙中百分之九十五的物质是什么!?那么各位请想想,这个理论还值得继续存在吗?另外作为创世理论,其逻辑上不能自举,是一件相当尴尬的事情,记得一部电影里有句台词,'如果他们创造了我们,那谁创造了他们?'我猜大爆炸理论至死都会被这句提问揉躏。当然,现阶段想从'无'解释到'有'这几乎成了一个哲学问题,如果还做不到这一点的话,那至少应该从更接近无的地方开始理解这个世界,而不是从一个被人装进太多东西的奇点开始。”

“请问有没有实际观测证据,支持您质疑大爆炸理论的观点?”黎晓瑗忍不住问道。

吴佑問:“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将于2021年发射升空,如果一切顺利,韦伯太空望远镜能在地球第二拉格朗日点正常工作的话,将会有很大几率发现宇宙年龄远大于一百三十七亿年。今天这里仅提供几个怀疑旧理论的切入点,大家别指望一次讲座就能给出解释世界的新理论。”

吴佑問看了下时间:“今天的讲座就到这儿,如果哪位对讲座内容感兴趣可以发邮件给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