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4章 一生做一题(三))

书名:苏秦信中的战国博弈本章字数:2114

最难的是还要说服秦国同意齐国攻打宋国。

秦国的情况是,说不动秦昭襄王,不代表说不动穰侯魏冉。

苏秦再次派人以宋国的陶邑作封地为诱饵说服穰侯魏冉同意齐国攻打宋国。

现在苏秦还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当下的齐国国相是韩呡,他原来是韩国的大夫,后来逃到秦国做官,现在又被秦王安排到齐国为相,协调秦齐两国的关系。

秦王派韩呡到齐国为相,就是不要齐国进攻宋国。

苏秦不但说服了韩呡违背秦王的意愿同意进攻宋国,并且亲自作为齐军的主将进攻宋国。

在韩国和秦国做官多年的韩呡很会打仗,他没有去和宋康王硬碰硬,而是先打起了舆论战。他让宋国上下都觉得宋康王是商纣王附体,齐军是来拯救大家于水火之中的。

等宋国的军心和民心都跨掉后,韩呡再出兵攻打宋国。齐军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几乎兵不血刃,迅速的就占领了整个宋国。

取得如此大的战果,齐湣王自然是信心爆棚,但是国际形势却是急转直下。

现在的大势已经从攻秦转向伐齐了,赵国也把苏秦释放了。

苏秦先去了一趟秦国,时隔五十年,苏秦再次和和秦国的君王面对面坐到了一起。

苏秦已经从初出茅庐的书生,历练成了举世无双的纵横大家。而对面的昭襄王,也已经在位二十多年,胸怀大志,老成持重。

苏秦当年写给惠文王的策论,昭襄王应该都看过了,他知道苏秦曾经的抱负是助秦国一统天下,今天形成的对秦国极为有利的伐齐局面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对面这个叫苏秦的老人推动形成的。

昭襄王很想听听经过五十年历练的苏秦对当今天下的看法,听听苏秦最新的策论。

苏秦向秦昭襄王解释韩呡为什么要违背指令帮助齐国攻打宋国,秦国因此获得的巨大利益在什么地方,在齐国遭受严重削弱后,秦国如何开启统一天下的步伐。

昭襄王接受了苏秦的说法,派弟弟泾阳君到赵国为质,表明伐齐的态度。

昭襄王还亲自做了楚王的工作,希望楚国能一起伐齐,但楚国最终对此持中立态度。

在秦国表明态度的情况下,最终形成了五国伐齐的态势。

做好了秦王的工作,回程途中,苏秦就给燕昭王写信,告诉燕昭王,多国伐齐大事已成,可以启动多国伐齐的行动了。燕昭王认为苏秦有大功于燕国,打算等苏秦回燕国厚待苏秦。

苏秦选择了先回齐国一趟,此时齐湣王见到苏秦就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让他赶紧写信给赵王,说服赵王退出伐齐的联盟。

苏秦领命,写了一封直击赵国要害的信,给齐湣王看过后派人送给了赵王。

天下大势发展至此,苏秦已经能看到齐国被削弱后秦国统一天下的路径了,这条路径是在苏秦向秦惠文王献策后五十年才看到的。

这封写给赵王的信,其实也是写给秦王的,因为再过不到五十年的时间,秦王嬴政就是按照这封信中画出的路径,开启了统一天下的进程。

苏秦在信中说:“……,臣窃以事观之,秦岂得爱赵而憎齐哉!欲亡韩吞两周之地,故以齐为饵,先出声于天下,欲邻国闻而观之也。恐其事不成,故出兵以佯示赵、魏。恐天下之惊觉,故微韩以贰之。恐天下疑己,故出质以信。声德于与国,而实伐郑韩。臣窃观其图之也,议秦之谋计必出于是。”

“……,秦尽韩、魏之上党,则地与国都邦属而壤界者七百里。秦以三军强弩坐羊肠之上,即地去邯郸百二十里。且秦以三军攻王之上党而危其北,则句注之西非王之有也。今逾句注、禁常山而守,三百里通于燕之唐、曲逆,此代马、胡驹不东,而昆山之玉不出也,此三宝者,又非王之有也。今从于强秦久伐齐,臣恐其祸出于是矣。……”

信的最后一句是:“……,臣愿王与下吏详计某言而笃虑之。”

此时,乐毅已经身兼燕赵两国国相主持伐齐事务,苏秦知道信中的“下吏”是指乐毅,那么赵王和乐毅看到苏秦这封信时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

接下来的历史是齐军被五国联军打败,乐毅带领燕军攻入齐国,齐国仅剩莒和即墨两城,接着田单以两城之兵打败燕军恢复齐国。

重新复国后的齐国却陷入了孤立主意的状态,任你们其他国家打翻天齐国也不管了。

我们来看看历史上合纵攻秦参加国家的变化:

公元前318年,楚、魏、韩、赵、燕。 苏秦合纵后,楚为合纵长。

公元前298年,齐、魏、韩、赵、燕。 张仪废楚后,齐为合纵长。

公元前287年,齐、魏、韩、赵、燕。 张仪废楚后。

公元前247年,楚、魏、韩、赵、燕。 苏秦孤齐后。

公元前241年,楚、魏、韩、赵、燕。 苏秦孤齐后。

我们再来看看秦灭六国的顺序和时间: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国;

公元前228年,秦国灭赵国;

公元前225年,秦国灭魏国;

公元前224年,秦国灭楚国;

公元前222年,秦国灭燕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齐国

回想苏秦初见秦惠文王提出的:

“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

“于是,乃废文任武,厚养死士,缀甲厉兵,效胜于战场。”……

“是故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敌国,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再看看苏秦最后一封信中提出的

“秦尽韩、魏之上党,则地与国都邦属而壤界者七百里。秦以三军强弩坐羊肠之上,即地去邯郸百二十里。且秦以三军攻王之上党而危其北,则句注之西非王之有也。”

苏秦用了五十年的时间,为自己最初统一天下的凌云壮志看到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并亲自把这条路上最大的障碍齐国搬掉了,天下的统一从此进入了倒计时,天下的相互征伐也终于要结束了。

这道题的答案不是苏秦找到的,而是他用一生的经历为这道题创造出了答案。

一生做了一道题,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