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24章 苏秦保燕事齐王,以安齐王心

书名:苏秦信中的战国博弈本章字数:2029

1.公元前295年,齐燕赵共灭中山国,李兑围杀赵主父(赵武灵王),孟尝君(薛公)以齐封奉阳君,使梁韩皆效地,身率梁王与成阳君北面而朝奉阳君于邯郸。齐国伐宋国,想吃掉宋国的淮北之地。。苏秦在给齐王的这封信中向齐王保证燕国会跟随齐国,燕国会始终和齐国战在一条战线上。他说:“……臣保燕而事王,三晋必不敢变。齐燕为一,三晋有变,事乃时为也。是故当今之时,臣之为王守燕,百它日之节。虽然,成臣之事者,在王之循甘燕也。王虽疑燕,亦甘之;不疑,亦甘之。王明视天下以有燕,而臣不能使王得志于三晋,臣亦不足事也。”(《战国纵横家书》的第八篇《苏秦谓齐王章(一)》

2.公元前295年的李兑围杀赵主父后,李兑就成了赵国的实际掌权者,李兑也就成了苏秦要重点说服和影响的人。在这之前,苏秦还在燕国时,赵国的奉阳君公子成和李兑都不喜欢苏秦,但李兑却是一个很理智的人,他对奉阳君说要多和苏秦来往,防止齐国和燕国结盟来对付赵国。奉阳君听从了李兑的建议,派使臣和苏秦结交。(》战国策》的《奉阳君李兑甚不取于苏秦》)。

这一年(公元前295年)秦国开始进攻魏国。在公元前298年的时候,魏军和齐军、韩军在函谷关打败了秦军,公元前296年时秦国把黄河以外的土地以及封陵还给了魏国,与魏国讲和。但魏襄王在这年去世,儿子魏昭王继位。秦国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的,从公元前295年开始进攻魏国占领襄城,公元前294年,魏军力渐不支,形势越来越不利于魏军。公元前293年秦军在伊阙打败了24万魏韩联军。到公元前290年,魏国把黄河以东的四百里土地割让给秦国。公元前289年,秦军夺取魏国大小城邑六十一处。到这时,秦国就把韩国和赵国以西的魏国土地都占领了,韩国和赵国要直面秦国的威胁了。

3.公元前294年,赵国把鄚(mao)、易两地送给了燕国。《史记》的《赵世家第十三》

这一年,燕国有没有攻打赵国,赵国怎么会平白无故送两地给燕国呢?估计是李兑和安平君公子成在围杀赵主父(赵武灵王)后,公子成担任了相国,李兑担任了司寇,两人掌握了赵国的军政大权,把持了赵国的朝政。但这样的结果至少需要得到其他诸侯的默许,至少不要以为赵主父报仇或主持公道为借口来进攻赵国。李兑和苏秦的关系是不怎么好的,其他诸侯可能不想招惹赵国,但如果苏秦想借此组成一个攻赵联盟,成功的可能性还是蛮大的,毕竟人家曾经挂六国相印合纵抗秦的事都干成了,别说借此拉几个国家来一起打赵国,对苏秦来讲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当然了,苏秦是什么人呀,这样的机会肯定也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以苏秦对李兑的了解和对局势的分析,苏秦应该觉得,虽然扯大旗打赵国能干起来,但对燕国的弱齐灭齐的长远战略目标是不利的,会让燕国过早的成为出头鸟,以后想要安心发展就难了。但是苏秦并不想这么轻易放过李兑,虽然我不一定会组织国际联盟来打你,但你总得表示点诚意,不要让天下人都觉得你得到现在的地位是理所当然的,没人能把你怎么样。拿鄚、易两地给燕国换苏秦不组织多国攻赵,对李兑来说是划算的。

4.公元前294年,齐国和宋国一起攻打魏国,在观泽这个地方击败了魏军。但仅八年后齐湣王就派将军韩珉灭掉了宋国。那我们怎么来看八年前的齐国和宋国联合打败魏国的事儿呢?宋国是个小国,齐国想灭宋国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了,再说现在齐国有苏秦给齐湣王出谋划策,齐宋攻魏就是苏秦的一个阳谋。首先是秦国从公元前295年开始大规模攻打魏国,魏国的主力都在西面抵抗秦国的进攻,东面的魏国防御是空虚的,是一个攻打魏国的好时机,即便是齐国单独攻打魏国应该都能取胜,但齐国非要拉上宋国一起打魏国,明摆着是给宋国下套了。另外,赵国的李兑和公子成围杀赵主父后把持赵国朝政要想得到各诸侯国的默认,在苏秦的谋划下,赵国给了燕国鄚、易两地,那给齐国什么好处呢?苏秦给齐湣王要的是齐国削弱魏国和宋国时,赵国不插手。宋国是个商贸大国,和齐国的联系很深,当齐国向宋国提出一起攻打魏国时,宋国是为难的。如果不答应齐国,那就直接给了齐国攻打宋国的理由。如果答应和齐国一起攻打魏国,不但会劳民伤财,还会直接得罪了魏国,以后齐国攻打宋国的时候,魏国就不会来救援宋国了。两害权其轻,宋国只好答应齐国一起攻打魏国。苏秦的计谋得逞了,一方面让齐国和魏国交恶,为实现燕国的弱齐战略进了一步。另一方面,为齐国攻灭宋国的战略也进了一步,既削弱了宋国,又让宋国失去了一个潜在的援兵。苏秦利用李兑围杀赵主父这件事情,让燕王和齐王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两国的战略都得到了推进。齐湣王对苏秦的策略很满意。

5.公元前294年,这一年,燕国无战,还白捡了鄚、易两地。赵国的赵主父被李兑围杀,朝政不稳;楚国因为楚怀王客死秦国的缘故,楚秦断交。秦国开始大规模进攻魏国,不断蚕食魏国在西边的国土,齐国趁机联合宋国在东边打败魏军。这一年,燕国以逸待劳,韬光养晦,不断壮大自身力量。

燕国韬光养晦的策略效果是很好的,既避免了在对外战争中无谓的消耗自身实力,又可以在各国的纷争中采取灵活的策略以保护自身的利益,并想办法把局势的发展引导到燕国预设的战略构想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