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苏秦再为齐相,齐国第二次攻打宋国
秦国去除帝号,各诸侯国间又恢复平等地位,至少名份上大家是一样的。
吕礼逃回秦国去了,现在齐湣王面对的问题是谁来做齐国的国相。
当前的国际形势纷繁复杂,各国间尔虞我诈、合纵连横,敌友亲疏瞬息万变,齐湣王迫切需要一个能纵横捭阖的人物来做齐国国相,为齐国下一步攻打宋国创造有利的国际形势。
这样的人物齐湣王有两个人选,一个是孟尝君田文,一个就是苏秦。两人的资质和能力都是齐国国相的不二人选。
但孟尝君刚刚才在秦国的支持下用薛地之兵打了一下齐国,虽然只是摆了个阵势,并没有真打起来,但却恶化了齐秦的关系,逼走了吕礼,还破坏了齐国攻打宋国的大事。如果用孟尝君为齐国国相,齐湣王心里面过不去,而且孟尝君要照顾秦国的利益,那么宋国就是不会打的了。所以这时候齐湣王不会让孟尝君来做齐国国相。
在齐湣王看来,如果苏秦愿意,苏秦倒是目前齐国国相的合适人选。早年苏秦挂六国相印时就做过齐国国相了,十多年前齐湣王刚继位不久,苏秦来齐国,也做过一段时间齐国国相。而且苏秦是一直都在帮助齐湣王策划进攻宋国,以苏秦的能力和对齐国的了解,做齐国国应该能够实现齐国灭宋的大计。
权衡之下,齐湣王再次任命苏秦为齐国国相。
孟尝君见齐湣王对自己的怨恨很深,做齐相是不要想了,就算呆在薛地也不安全。于是,孟尝君就跑到魏国去了。
魏王看到这么个大才到自己这儿来了,那可得用起来,于是就让孟尝君做魏国的国相。
要知道秦昭襄王想让孟尝君去秦国做秦相,是把他的弟弟泾阳君抵押在齐国,把孟尝君逼到秦国去的。后来怕其他国家用孟尝君,还打算杀了他也不放孟尝君回去的。
现在到好,孟尝君自己送上门来了,那是不用白不用。
孟尝君虽然跑到魏国,但并不是打算来做魏国国相的。孟尝君很清楚,现在这个局面很复杂,弄不好会把前面积攒的基业都毁掉的。
要知道,孟尝君是有想成为诸侯的想法的,也在朝着这方面在努力。但各国对他的看法是:孟尝君虽然实力很强,但他毕竟不是诸侯。
孟尝君抵不住魏王的再三请求,最终还是答应了魏王,做了魏国的国相。
齐国攻宋和赵国的五国伐秦
苏秦当上了齐国国相,当然马上开始施行燕昭王期望的让齐国攻宋的既定方略。
秦国知道了齐国想要攻打宋国,马上就派起贾去阻止齐国的攻宋行动。要知道秦国的穰侯魏冉可是想把封地定在宋国的陶邑的,要是让齐国把宋国打下来了,陶邑就没穰侯魏冉什么事儿了。
陶邑可以说是天下最富有的地方之一,天下盯着陶邑的人多了去了,其他人不说,赵国的奉阳君就也是一直想把封地定在陶邑。这两人,一人掌管秦国,一人掌管赵国。齐国要不利用这事儿做文章是不可能的。
赵国的奉阳君李兑正在因为秦国想用称帝拉齐国一起进攻赵国的事,也在组织赵魏韩齐燕五国伐秦的事。
这两件事情都要实施难度挺大的。但两件事情又正好可以相互促成。
赵国的奉阳君李兑想组织五国攻秦,齐国的态度可以说是最重要的。
本来秦国想拉齐国打赵国的,现在赵国反过来拉上齐国去打秦国,齐国作出这么重大的选择,对赵国的好处可是相当的大。那赵国拿什么回报齐国呢?
齐国想要的赵国也知道,那就是支持齐国攻打宋国。
赵国支持齐国攻打宋国,虽然也很不愿意,但是与秦国和齐国联合起来攻打赵国比起来,损失宋国也是可以接受的。
两害权其轻,赵国的奉阳君李兑答应了苏秦的要求,达成齐国参加赵国组织的五国伐秦,赵国支持齐国攻打宋国的协议。
于是齐国既参加赵国奉阳君组织的赵魏韩齐燕五国伐秦,又开始攻打宋国。
燕国这次也派了两万兵参加五国伐秦的联盟。
公元前288年,秦国约齐国一起称帝共同进攻赵国的想法天下皆知,齐国称帝两天后去除帝号,不愿意和秦一起攻赵的信息也是很明确的。
现在就剩秦国一家称帝,赵国当然要予以反制。
赵国的反制就是利用秦国称帝的理由,约齐燕赵魏韩国一起伐秦。
在公元前287年初,在吕礼逃回秦国,秦国去除帝号,苏秦被齐湣王任命为齐国国相后,马上开始攻打宋国,秦国派起贾阻止齐国攻打宋国,齐国就联合赵国一起攻打宋国,秦国又开始怨恨赵国,于是赵国的李兑就组织五国联合伐秦。这次燕国出兵两万参加了这次联合攻秦的行动。
齐国想打的是宋国,对这次伐秦出工没出力,所以五国伐秦没有什么战果,退到成皋这个地方休整。
齐国第二次攻打宋国
苏秦为燕昭王奔波的目的就是要让齐国攻宋,然后形成一个五国或六国伐齐的局面。
所以,公元前287年,当齐湣王让苏秦当了齐国国相后,苏秦一刻也没有耽搁就开启了齐国攻宋的行动。
正好这时赵国的奉阳君要组织五国伐秦,苏秦提出齐国参加伐秦的条件就是赵国支持齐国伐宋。赵国在无奈之下只有答应苏秦的条件。
于是齐国就既参加五国伐秦,又开始独自进攻宋国。
燕国这次又派了两万兵参加了五国伐秦的行动。
齐国这次独自攻打宋国,没有预想的顺利,反而打的极其艰难。
首先宋国的军事实力本来就不弱,是一个发起疯来周边的强国都敢打的主。虽然周边的诸侯们都对宋国极为不满,称其为“桀宋”,但除了齐国也没有哪个国家真的去攻打宋国。
看着齐国攻打宋国吃肉,其他诸侯国却在攻打秦国流血,这样一来其他诸侯国就不想看到齐国攻打宋国了。尤其是组织五国攻秦的赵国,也想和秦国媾和了,因为只有和秦国缓和了,赵国才有可能来反对齐国。
第三就是齐国没想到宋康王能力蛮强的,竟组织起宋国军民抵挡住了齐军的进攻,让齐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齐国第二次攻宋的主帅是苏秦!
现在的局面就僵持在那儿了。
五国伐秦没有什么进展,大军在成皋等待形势的发展。齐国攻打宋国啃到硬骨头,也没有取得什么战绩。
这就有点尴尬了,怎么破局,后续怎么行动,各国都在打着自己的算盘。
这时有件事打破了这个僵局。
齐湣王得到情报,燕王和群臣在准备攻打齐国。
这个情报让齐湣王着急了,因为齐军的主力,一部分在成皋参加五国伐秦,另一部分在攻打宋国,齐国国内主要是一些守备部队,战斗力都不强。如果遇到虎狼之师是打不过的。
面对这样的形势,齐湣王决定在八月份(公园前287年)不论胜负都要把攻打宋国的军队撤回来,防备来自燕军的攻击。
所以,到这年八月,五国攻秦的阵势还在,但齐国攻宋却凉了。
在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第六篇《苏秦自梁献书于燕王章》中记载了齐湣王的这番考虑。
苏秦自梁献书于燕王曰:
齐使宋竅、侯儶谓臣曰:“寡人与子谋攻宋,寡人恃燕赵也。今燕王与群臣谋破齐于宋而攻齐,甚急,兵率有子循而不知寡人,得地于宋,亦以八月归兵,不得地,亦以八月归兵。”
今有告薛公之使者田林,薛公以告臣,而不欲其从已闻也。
愿王阴知之而毋有告也。王告人,天下之欲伤燕者与群臣之欲害臣者将成之。
臣请疾之齐观之而以报。王毋忧,齐虽欲攻燕,未能,未敢。
燕南方之交完,臣将令陈臣、许翦以韩、梁问之齐。
足下虽怒于齐,请养之以便事。不然,臣之苦齐王也,不乐生矣。
在这封苏秦写给燕昭王的密信中讲的很清楚,燕昭王和群臣商议攻打齐国的事被齐湣王知道了,而苏秦和燕国的关系齐湣王也是清楚的。齐湣王这次攻打宋国让苏秦做主帅就是想获得燕国和赵国的支持,避免来自后方的威胁。所以齐湣王派了两个使者来告诉苏秦,不论是否攻下宋国,都要在八月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