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苏秦求救于燕昭王,马王堆出土三封帛书书信全文
苏秦是作为齐国的使者去赵国游说奉阳君李兑不要和秦国媾和并支持齐国攻打宋国的。
按道理,苏秦被扣后应该向齐湣王求救才对,可实际上苏秦是向燕昭王求救的。
为什么苏秦求救于燕昭王而不是齐湣王呢?
原来,奉阳君派徐为到驿馆去指责了苏秦时说他是燕国的间谍,并说会把这件事告诉齐湣王,让齐湣王处置苏秦。
在这种情况下,苏秦对于齐湣王需要的是证明自己是真心为齐国着想,是为齐国谋利益的,而不是损害齐国利益的。在没有让齐湣王相信之前,齐湣王是不会救自己的,甚至齐湣王也想趁此机会看看苏秦是否真是燕国的间谍,是否会害齐国。
既然齐湣王是指望不上了,那唯一能救自己的就只有燕昭王了。
苏秦在被扣赵国的时间里,前后至少给燕昭王写了三封信,燕昭王也都给他回了信。
在第一封信里,苏秦强调自己做的事很重要,这些年为燕国弱齐做了很多工作,他不怕死,但如果他死了,齐国和赵国就没有人去离间了,如果他们联手起来,会对燕国很不利。
在信中苏秦还流露出一点抱怨的情绪,他写到:“知能免国,未能免身。”就是说他能够让燕国免遭其他国家的伤害,但却不能让自己免遭伤害。
另外,苏秦还给出了解救自己的办法,就是让燕昭王派田伐和使孙两个人出使赵国来召自己回燕国。
燕昭王给苏秦回了信,并让盛庆带口信给苏秦:“不利于国,且我忧之。”不准苏秦私自逃离赵国,说这样做会对燕国不利,会让燕昭王非常担心。
燕昭王的回信让苏秦认清了自己的处境,自己只是燕昭王随时可以被牺牲掉的一颗棋子,在燕昭王心里的分量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重要。
但是燕昭王按苏秦的想法派来了两个使者,这两人到赵国后就对赵国扣留苏秦的行为提出强烈抗议,并转达了燕昭王的口讯:“你们扣留了寡人的臣子苏秦,犹如去掉了寡人戴的王冠。”
燕昭王当然不会全部按照苏秦的安排来做,派出一名苏秦点名的人去会真心救苏秦,另外派一名自己的心腹跟过去监控事情的发展进程,同时看苏秦是否真的按燕昭王的计划在行事。
收到燕昭王两位使者的传话后,奉阳君和徐为对苏秦的态度好了许多,并表示出放苏秦的可能。
这时,齐湣王也派了一位叫李终的使者来到赵国,怒斥赵国扣留苏秦,并告诉奉阳君齐国要安排人到宋国去做国相。
齐湣王使者的话让奉阳君李兑非常愤怒,苏秦担心齐国使者的话会害了自己,多来几次,奉阳君盛怒之下可能会杀了自己,到时候就没法救了。
在苏秦被扣后,燕昭王派来的使者让苏秦感受到了关怀和温暖,而齐湣王派来的使者却让苏秦感受到的是一阵一阵的凉意。
所以苏秦的境遇有所改善后,给燕昭王写了第二封求救信,希望燕昭王反复派使者来帮苏秦说话,好让他早日获救
其实借助扣留苏秦这件事,赵国和燕国频繁的交流互动,赵国的奉阳君知道燕国打算攻打齐国,还把这事儿告诉了齐湣王,可惜齐湣王不信。这段时间,齐湣王派到赵国的使者非但没有增进齐赵的关系,反而不断恶化齐赵的关系,所以赵国的奉阳君和燕昭王实际上已经初步形成了联合攻齐的态度,只是苏秦不知道而已。所以燕昭王派人给苏秦带话:“必善赵,利于国。”燕昭王的这句话说的已经很明显了。
苏秦利用这次在赵国的机会,进一步恶化了齐国和赵国的关系,他希望燕昭王能利用好这样的战略机遇,实现谋划多年的攻齐愿望。于是苏秦又给燕昭王写了第三封信。
最后看似在燕国的持续施压下,其实是赵国的奉阳君李兑和燕昭王已经协调好立场后,终于放苏秦离开了赵国。
第二十九章 苏秦从赵国给燕昭王写的三封信
在马王堆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中记载了苏秦被扣赵国后向燕昭王求救的这三封书信。这三封求救信,文词因时而变,幽怨曲折、别有风格,是难得的书信体散文,两千多年后读起来,仍能体会到苏秦当时面临的复杂艰难的局面和幽怨曲折的心情。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纵横家在绝境当中仍会想办法推进自己的任务,抓住机会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这样强大的心理素质确非常人所能有,着实令人佩服。
第一封信是《战国纵横家书》的第一篇《苏秦自赵献书燕王章》,这是苏秦派盛庆送回燕国的,缺失部分用“……”代替,文中记载:
自赵献书燕王曰:始臣甚恶事,恐赵足……臣之所恶也,故冒赵而欲说丹与得,事非……臣也。今奉阳君之使与……封秦也,任秦也,比燕于赵。
令秦与兑……宋不可信,若……持我其从徐……制事,齐必不信赵矣。王毋忧事,务自乐也。臣闻王之不安,臣甚愿……之中重齐欲如…齐,秦毋恶燕、梁以自持也。
今与臣约,五和,入秦使,使齐、韩、梁、燕……约却军之日,无伐齐、外齐焉。事之上,齐赵大恶;中,五和,不外燕;下,赵循合齐、秦以谋燕。
今臣欲以齐大恶而去赵,谓齐王,赵之和也,阴外齐、谋齐,齐赵必大恶矣。
奉阳君、徐为不信臣,甚不欲臣之齐也,又不欲臣之之韩、梁也。燕事小大之争,必且美矣。
臣甚患赵之不出臣也。
知能免国,未能免身,愿王之为臣故,此也。
使田伐若使使孙疾召臣,自辞于臣也。
为予赵甲因在梁者。
这是苏秦被困在赵国时给燕昭王写的第一封信。
燕昭王给苏秦回了信,让他以燕国大事为重,不要擅自离开赵国。苏秦明白了自己在燕昭王心中的分量,端正了态度,于是给燕昭王写了第二封信,派一个叫韩山的人送回燕国。
这第二封信就是《战国纵横家书》的第二篇《苏秦使韩山献书燕王章》,信中这样写到:
使韩山献书燕王曰:臣使庆报之后,徐为之与臣言甚恶,死亦大物已,不快于心而死,臣甚难之。故臣使辛谒大之。
王使庆谓臣:“不利于国,且我忧之。”臣为此无敢去之。
王之赐使使孙与弘来,甚善已。
言臣之后,奉阳君、徐为之视臣益善,有遣臣之语矣。
今齐王使李终之赵,怒于赵之止臣也。且告奉阳君,相桥于宋,与宋通关。
奉阳君甚怒于齐,使赵足问之臣,臣对以弗知也。
臣之所患,齐赵之恶日益,奉阳君尽以为臣罪,恐久而后不可( )救也。
齐王之言臣,反不如已。
愿王之使人反复言臣,必毋使臣久于赵也。
这是苏秦给燕昭王写的第二封信。
苏秦给燕昭王的第三封信是《战国纵横家书》的第三篇《苏秦使盛庆献书于燕王章》,文中记载:
使盛庆献书于(燕王曰):……虽未攻齐,事必美者,以齐之任臣,以不攻宋,欲从韩、梁取秦以谨赵,赵以用薛公、徐为之谋谨齐,故齐赵相背也。
今齐王使宋窍谓臣曰:“奉阳君使周纳告寡人曰:‘燕王请毋任苏秦以事,’信…奉阳君使周纳言之,曰:‘欲谋齐,’寡人弗信也,周纳言:燕赵循善矣,皆不任子以事。奉阳君…丹若得也,曰:苟毋任子,讲,请以齐为上交。天下有谋齐者请攻之。”
苏脩(楚国使者)在齐,使……予齐、赵矣。
今齐王使宋窍诏臣曰:“吾( )与子( )有谋也。”
臣之所……不攻齐,全于介,所见于薛公、徐为,其攻齐益急。
王必赵之攻齐,若以天下……焉。
外齐于和,必不合齐、秦以谋燕,则臣请为免于齐而归矣。
为赵择……必赵之不合齐、秦以谋燕也,齐王虽归臣,臣将不归。
诸可以恶齐赵者将…之。以恶可也,以辱可也,以与赵为大仇可也。
今王曰:“必善赵,利于国。”臣与不知其故。
奉阳君之所欲,循善齐、秦以定其封,此其上计也。
次循善齐以安其国。齐赵循善,燕之大祸。
将养赵而美之齐乎,害于燕,恶之齐乎,奉阳君怨臣,臣将何处焉。
臣以齐善赵,必容焉,以为不利国故也。
赵非可与攻齐也,无所用。赵毋恶于齐为上。
齐赵不恶,国不可得而安,功不可得而成也。
齐赵之恶从已,愿王之定虑而羽鑚臣也。
赵止臣而它人取齐,必该于燕。
臣止于赵而侍其鱼肉,臣( )不利于身。
从这封信看来,苏秦已经很放松了,没有了对自己安全的担心,主要是和燕昭王交流准备攻打齐国的各种准备工作。苏秦在赵国的这一劫算是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