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
道家,又称“道德家”,以“道”论为基础,认为“道”是宇宙本源,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主张道法自然,柔弱胜刚强,提倡清静无为,无为而治。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是老子,后来道家分化为各种不同流派,其中在历史上有较大影响者,是战国末期的庄子之学和齐地的黄老学派。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史记·老子伯夷列传》中记录老子事迹仅四百余字,就提到了三位“老子”:
第一位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曾任“周守藏室之史”。此位老子,大约与孔子同时,但年龄较孔子为长,他“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孔子适周,曾向他“问礼”。后来老子见周室日衰,遂西行至函谷关,守关令尹喜听说他要归隐,要求他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第二位老子,叫老莱子,楚人,也差不多“与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
第三位老子,周太史儋,生活在战国中期,曾见过秦献公,并预言秦的统一。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不是,连司马迁也无法断定。
《老子》是先秦道家的经典作品,其篇幅五千多字,今传本《老子》分上、下篇,共八十一章,上篇《道经》,下篇《德经》,合称《道德经》。其中《道经》主要探讨宇宙规律及人生哲理,类似思辨哲学;《德经》侧重讨论社会与政治中的行为规则,类似于社会政治学。但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却是《德经》居前,《道经》居后,两经合一,应该称《德道经》。
老子学说的核心范畴是“道”,但“道”却不可用常言来描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老子眼中,“道”就是无,是世界的最高法则,它先天地而生,可称为“天下之母”,也可称之为“玄”,“玄而又玄,众妙之门”,其中蕴含着世界本原,也包含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
老子认为,世界生成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道”贯穿于事物之中,不可描述,无法言说,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动,不可移易。“道”的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相反相成”的特质,其根本法则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具体表现就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强调,为人行事,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自然”之律,行无为之道,以“柔弱胜刚强”。
老子用“水”做比喻,提出“上善若水”的理念,阐释其“无为”之道。他强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在老子看来,水虽然是天下最柔弱的事物,但同时正因为其柔弱,才能打败坚强者。“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因此,老子的“无为”之道,并非彻底的“无为”,而是要求人们顺应“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的自然规律,不要逞强好胜,这样才能使自己处于不败地位。
“尊道”之外,老子还有“贵德”之说,把德看成君主管理臣下的基本原则,强调“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依照“道”的规律行事,就是“贵德”。只有坚持“无为”之法,依照“道法自然”原则行事,才算得上是真正“有德”。
具体而言,就是“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基于此,老子提出了“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治国原则,强调“清静为天下正”,要求统治者少扰民,少劳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因此,老子特别欣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状态。有人认为老子是在鼓吹回到原始社会,其实这是对老子的误解,他的“小国寡民”说,只不过是对理想治国状态的一种形象比喻罢了。
老子思想有极强的思辨色彩,是中国古代哲学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杰出代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世间万物,都是彼此对立与相互依存的。因此,贵贱、刚柔、强弱、祸福、荣辱等,相反而相成,没有“此”就没有“彼”,没有“彼”也没有“此”。但事物总有向其对立面转化的趋势,这是“道”的普遍法则,也是“反者,道之动”的含义,基于此,老子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共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的观点,认为祸福、正奇、善恶等对立面之间,均可相互转化。因此,肯定的东西,要以否定的东西为基础、为根本、为开端,才能最终成就自己。此所谓“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实在是一种微妙的智慧。
《吕氏春秋·审分览·不二》提出,“老聃贵柔”,确实是对老子思想的精准概括。作为战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作,《老子》一书在战国百家争鸣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国时期的老子之学大致有三个基本走向:一是与南方楚地的归隐养生学说相结合,对以庄子为代表的自由主义道家学说产生了直接影响;二是与“三晋”刑名法术之学结合,对田骈、慎到等人的“权势论”产生了影响,促进了战国法家“法、术、势”结合理论的形成;其三,老子的无为学说对齐国稷下学派的宋钘、尹文的“心术论”产生了影响,同时结合齐国原有的黄帝神仙术,催生了齐地“黄老之学”的出现。
战国道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的庄子。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人,其生活的年代“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庄子与老子一样,也是一位著名的隐者。他曾做过漆园小吏,生前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与权势名利。据说,楚威王听说庄周有贤才,便“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却笑着对楚国使者说:“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贵的职位了。你难道没看见用作郊祭牺牲的牛吗?用美味的食物养了几年,就让它穿上华丽的衣服,进了太庙(成为祭品)。这个时候,即使想当一头自由自在的小猪,难道还可能吗?你赶快走开吧,别玷污我的名声。我宁愿在污渎之中游戏,以图逍遥自在,也不想被有国的人所羁绊。”(《史记·老子伯夷列传》)庄子对当世的统治者采取了完全“不合作”的态度,力图在乱世之中保持独立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在。
《史记》记载,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史记·老子伯夷列传》)。其思想学说保留在《庄子》一书中。《汉书·艺文志》载《庄子》其书共五十二篇,今传本《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和杂篇三大部分。
庄子继承老子的“贵柔”“无为”学说并加以发挥,开创了后世老庄哲学的先河。在庄子看来,道无为无形,不见形迹,却是“有情有信”的客观存在,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却又与社会、自然现象密切相连,是一切事物的本源,是人效法、学习的对象。要体察“道”就必须做到“无人”“无我”,像“古之真人”那样,“忘怀于物”且“淡情寡欲”,“随物而变,应时而行”,最终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道”的境界。庄子强调,德的完美,靠的不是人为的刻意而为,而是要保持人的自然之性。“全德之人”要听从道的安排,随万物变化而变化,顺应自然规律,“游心乎德之和”,“无以好恶内伤其身”。
庄子思想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要点有三:一是自然主义,二是相对主义,三是“顺从时变,随遇而安”。
庄子坚持“天人合一”的自然论,强调坚持“无己”“无功”和“无名”原则,超越人我之境、物我之境,顺物自然,随其所用,追求超脱一切现实羁绊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逍遥游”状态。
庄子人生观的哲学基础是相对主义的“齐物论”。在他看来,是非标准生于“人心”,“物无非彼,物无非是”,“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是亦彼也,彼亦是也”,所有的区别都是外在的,最终内在统一为虚无的“道”。只有坚持“万物齐一”的无差别原则,才能破除固有的社会成见和世俗标准,才能达到“物我两忘”“齐万物,一生死”的状态,最终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由。这种哲学思维的本质,实际是从道家相对主义原则衍化出来的绝对精神理念。
庄子强调,人要摆脱世俗的窠臼,远离混乱无道的社会现实,就要秉承道的要求,追求一种审美主义的人生态度。他主张,只有随遇而安,坚持“虚而待物”的“心斋”原则,才能收到“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的效果,进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人生至高境界。这种“忘物我,同天人,超利害,无思虑”的自由理念,其思想核心无非是希望通过人的“自然化”方式,打破日常生活或现实环境的种种羁绊与局限,以无限之审美,破有限之拘束,达到精神境界的绝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