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1)
《庄子·天下篇》举儒、墨、阴阳、名、法诸学,总名之为道术。汉初司马谈《论六家要指》,以黄老之清净无为曰道家。《汉书·艺文志》从之。然《史记·封禅书》,已称方士为方仙道。汉末乃有太平道。而东汉王充《论衡·道虚篇》,以辟谷养气神仙不死之术为道家。此皆后世天师道教之始基。而当时渐行流布之佛教,亦附于此种道术。《牟子》称释教曰“佛道”。《四十二章》自称佛教为释道,为道法。而学佛则曰:为道,行道,学道。盖汉代佛教道家,本可相通,而时人则亦往往并为一谈也。
精灵起灭
汉代佛教,最重要之信条,为神灵不灭,轮转报应之说。袁彦伯《后汉纪》曰:
又以为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故所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而不已,以至无为,而得为佛也。
又曰:
然归于玄微深远,难得而测,故王公大人,观生死报应之际,莫不矍然自失。
范蔚宗《后汉书》亦曰:
又精灵起灭,因报相寻,若晓而昧者,故通人多惑焉。
《牟子》书谓世俗非难佛道者曰:
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此圣人之所纪也。今佛家辄说生死之事,鬼神之务,此殆非圣哲之言也。
夫既谓佛家辄说生死鬼神,可见此为当世佛徒所常言。《理惑论》又云:
问佛道言人死当复更生,仆不信此言之审也。
牟子答辞,谓灭者身体,而神则不死。
魂神固不灭矣。但身自朽烂耳。身譬如五谷之根叶,魂神如五谷之种实。根叶生必当死,种实岂有终亡。得道身灭耳。《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以吾有身也,若吾无身,吾有何患。又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惑者复问:
为道亦死,不为道亦死,有何异乎。
牟子答言:
有道虽死,神归福堂。为恶既死,神当其殃。
此乃报应之说。《四十二章经》有曰:
恶心垢尽,乃知魂灵所从来,生死所趣向,诸佛国土道德所在耳。
经中涉及轮回报应,其言非一。至若无我一义,则仅见于下列一章。
佛言,熟自念身中四大,名自有名,都为无吾,我者寄生亦不久,其事如幻耳。
“无我”此译“无吾”。汉魏经典又称“非身”。盖无我仅认为精灵起灭,寄生不久,形尽神传,其事如幻。释迦教义,自始即不为华人所了解。当东汉之世鬼神之说至为炽盛。佛教谈三世因果。遂亦误认为鬼道之一,内教外道,遂并行不悖矣。
《史记·封禅书》,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于是李少君言上曰,祠灶则致物云云。而方士少翁亦能致鬼。东汉王充《论衡》尤多辩世俗鬼神之说。《论死篇》云,世谓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又曰“世间死者今生人殄,而用其言,及巫叩元弦,下死人魂,因巫口谈”,则时人固信鬼可据巫之形体也。王充又谓“死人不能生人之形以见”。又言“未有以死身化为生象者也”。此皆指鬼魂具人之形状而言。未尝论及轮回之说。其《福虚篇》曰:“世论行善者福至,为恶者祸来”,此亦仅谓祸福降于本身,或至子嗣,而非及身行善,来生受报也。《论死篇》又有曰:
或曰,鬼神阴阳之名也。阴气逆物而归,故谓之鬼。阳气导物而生,故谓之神。神者伸也。申复无已,终而复始,人用神气生,其死复归神气。
鬼神盖阴阳二气之别名。王充据此,破斥世俗之所谓鬼神。但桓帝时边韶作《老子铭》中有曰:
厥初生民,遗体相续,其死生之义可知也。或有浴神不死,是谓玄牝之言,由是世之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降什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渡世,自羲农以来,为圣者作师。
王充谓人禀神气以生,其死复归神气。虽无轮回之说,然元气永存,引申之则谓精神不灭。边韶言,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固不但好道者根据浴神不死之句,且亦用阴阳二气之义,触类而长之。因谓老子即先天之道,遗体要续,蝉蜕渡世。形体虽聚散代兴,而精神则入玄牝而不死。佛家谓释迦过去本生,历无量劫。道家亦谓老子自羲农以来,叠为圣者作师。道家主元气永存,释氏谈生死轮转,因而精灵不灭,因报相寻,遂为流行信仰。轮回报应,原出内典。浴神不死,取之道经。二者相得而彰,相资为用,释李在汉代关系之密切,于此已可见之矣。
省欲去奢
《四十二章经》全书宗旨,在奖励梵行。其开宗明义,即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为四真道行,进志清净。其余各章,教人克伐爱欲,尤所常见。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人怀爱欲,不见道。
心中本有三毒,踊沸在内,五盖覆外,终不见道。
爱欲之于人,犹执炬火逆风而行。
人为道,去情欲,当如革见火。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畏。
爱欲之大者为财色。
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
人系于妻子宝宅之患,甚于牢狱桎梏。
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
因视财色为爱欲之根。故沙门去世资财,出家学道。《牟子》曰:“沙门弃妻子财货,或终身不娶。”又曰:“佛道崇无为,乐施与,持众戒,兢兢如临深渊。”袁宏《后汉纪》亦曰:“沙门者,汉言息也。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
“归于无为”,见于《牟子》,亦见于襄楷之疏。无为乃涅槃之古译,而其义实出于《老子》。所谓顺乎自然也。顺乎自然,则不溢其情,不淫其性,归真返朴,省欲去奢。黄老之学,本尚清净无为。司马谈曰:
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故圣人重之。
《汉书·艺文志》曰:
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其于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胸中。
欲保性命之真,须精神内守,而不为外物所诱。《淮南·精神训》曰:
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哗耳,使耳不聪。五味乱口,使口爽伤。趣舍滑心,使行飞扬。此四者,天下之所养性也。然皆人累也。故曰嗜欲者,使人之气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劳。弗疾去,则志气日耗。
人淫于嗜欲,则愚暗不明。鉴明者尘弗能薶,神清者嗜欲弗能乱。故《精神训》又曰:
使耳目精明玄达而无诱慕,气志虚静恬愉而省嗜欲,五藏定宁充盈而不泄,精神内守形骸而不外越,则望于往世之前,而视于来事之后,犹未足为也,岂直祸福之间哉。
又“精神盛而气不散则理,理则均,均则通,通则神,神则以视无不见,以听无不闻”。有三明,则得六通。六通之一,为宿命通。《四十二章》有曰:
有沙门问佛,以何缘得道,奈何知宿命。佛言,道无形相,知之无益。要当守志行。譬如磨镜,垢去明存,即自见形。断欲守空,即见道真,知宿命矣。
《淮南·原道训》,又谓全身养性与道为一,则可谓有天下:
夫有天下者,岂必摄权恃势操杀生之柄而以行其号令耶。
吾所谓有天下者,非此谓也,自得而已。
自得者则浑然而往,逯然而来,形若槁木,心若死灰。
是故视珍宝珠玉,犹石砾也。视至尊穷宠,犹行客也。视毛嫱西施,犹丑也。
《四十二章》之末亦曰:
佛言,吾视诸侯之位如过客。视金玉之宝如砾石。视氎素之好如弊帛。
行道者屏除嗜欲,其结果必至等富贵于朝露,见美人为髑髅,固亦中外学说中所常有也。
案张衡《西京赋》,叙述长安多佳丽,而曰:“展季桑门,谁能不营。”襄楷亦引佛视玉女为众秽之言。盖沙门不近女色,中国道术所无。当甚为时人所惊奇。但襄楷之谏桓帝,已云陛下淫女艳妇极天下之丽,奈何欲如黄老乎。则当世黄老之徒,似亦以节淫欲见称也。考汉代学人,仅张衡襄楷述及佛教。《后汉书·方技传》,谓张衡为阴阳之宗,而襄楷亦擅术数之学,二人之知佛教,固又可证浮图方技关系之密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