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专家队伍(3)

长期从事磁约束聚变、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先后撰写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在国内外刊物、会议文集上发表了40余篇。他曾获核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四项,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中国环流器一号物理实验研究主要参加者。他参与了磁约束聚变发展规划、“863”高科技立项、中国环流器一号实验和工程改进方案的指导及负责工作。他代表核西物院多次出席iaea国际聚变研究大会,出访过多国的聚变研究单位,在美国有关聚变研究及空间等离子体研究单位工作两年多,完成了多项科研成果。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人,并进行博士生的培养指导工作。

黄锦华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东中山人,1933年生。195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1956年10月至1958年7月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装置专业学习。1958年至1971年,先后在北京401所和194所工作。1971年调585所工作。他曾于1981至1983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聚变工程部工作,曾任聚变堆工程研究室主任,系国内聚变堆研究的学术带头人,是“863”混合堆专题专家组成员。1989年被评为全国能源工业劳动模范。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早期主要从事潜艇核反应堆设计、钠水反应堆理论、核临界安全、快中子反应堆等科研工作,取得了多项优良成果,其中有的属国内开创性的工作。完成了二机部生产厂的一批核临界安全规程,培养了国内首批核临界安全工作人员。近20多年主要从事聚变堆理论研究和聚变堆概念设计以及中子学的研究等,组建了聚变堆研究室,目前已形成一支国内领先的堆设计队伍,完成了一批较完整高水平的概念设计。其中有的被国家列入“863”高技术研究计划;有的在国际会议上得到了专家好评。先后获得了国防科委重大成果四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邱孝明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北黄冈人,1938年生。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原子能系核物理专业,后在原子能研究所、194所工作。1972年调入二机部585所从事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研究,历任该所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理事,被国内多所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他先后从事过中子物理学、热中子反应堆和快中子反应堆理论、液态金属传热问题、“烟圈”加速器原理、高能核反应理论以及受控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以及非线性理论等多个不同领域的研究工作。他共撰写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80余篇,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以及重大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和演讲50余篇。在他的一系列理论研究工作中,有些属学科前沿性并在国际上属开创性工作,获得国外许多著名理论家的好评。1994年被收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还被收入美国传记研究所Five hundred Leaders of Influence,另外被美国aaas和nyas分别邀请为国际会员。曾多次被邀请出席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多次受邀请出国访问。由他主持的研究成果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防科工委重大科研成果二等奖。

焦伯良 研究员。江苏泰兴人,1935年生。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加速器专业,分配至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71年调二机部585所工作。历任大组长、室主任、环流部副主任、工程部总工程师。

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了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主机的设计和研制工作;主持并组织领导了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主机的工程调试;负责并组织领导了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主机的一系列旨在提高装置性能的重要工程改进项目。因此,为中国环流器一号装置的顺利建成和建成后8年来取得较好的物理实验成果提供了性能优良和运行稳定可靠的装置条件。他组织领导的这些科研项目共获得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5项,包括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及核工业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四等奖2项。他还在hL-1M工程设计和hL-2方案设计中参与了重要技术决策工作,被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王魁武 高级工程师。辽宁人,1932年生。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先后在哈尔滨汽轮机厂、沈阳风动工具厂工作。1959年调入二机部401所。从1960年起先后在东北503所、585所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中国制冷学会第一学科专业组成员,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理事,国家科委受控核聚变与等离子体专委会成员。1984年调入天津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

曾从事多种技术工作,有丰富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管理的经验。先后从事过金属物理实验、多种测试仪表的研制、重水堆理论计算和燃耗分析、脉冲磁镜装置理论分析等工作。参加制订了低能离子注入装置方案,他作为磁镜聚变研究室主要技术负责人在主持建设我国第一个大型核聚变装置期间,在理论分析、总体设计、工程研制、加工与调试、总体联调等方面做了大量组织领导工作。最后建成的303装置,在超导磁体、大体积超高真空低温抽气系统及液氦生产输运等若干技术领域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其中一些项目属国内首创。该装置建成后实现联调,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