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专家队伍(2)
他主持执笔编制和参与历次的10年规划和5年计划以及科研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和检查总结。
提出了核西物院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期间“着眼能源目标,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科技水平,建成堆芯模拟装置,加速转民应用,促进聚变发展”的指导思想。对我国受控核聚变的战略部署,他曾多次向国家提出建议,并于60年代末率先提出在我国建造“托卡马克”装置,后经努力争取得到国家批准,在核西物院建成了中国环流器一号。30多年来,他计划、组织、协调了几乎所有的重大科研项目,为核西物院的发展辛勤地劳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改革和转民举步维艰的困难时期,他受任院长,为院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技术开发与应用,面向经济建设转民创收,进行第二次创业肩负了卓有成效的组织领导工作,使院走出困境。他为核西物院开展国际合作与竞争进行了艰辛的努力,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钱尚介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人,1937年生。1958年毕业于东南大学无线电工学专业,分配至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从事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1969年11月内迁三线核工业部585所。历任大组长、室副主任、副所长兼环流器研究部主任,现任院科技委主任。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委员,等离子体与表面相互作用国际会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核学会等离子体应用专委会主任,乐山市第二届政协副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他长期从事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工作,先后撰写有代表性的研究总结报告和学术论文10余篇。他组织领导了中国环流器一号的物理调试和实验研究。在1990年10月由核工业总公司主持的“中国环流器一号物理实验成果评议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hL-1上进行的实验研究是卓有成效的”,“大致达到了这一类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中等离子体品质参数的国际水平”,“从而具备了进一步参与国际核聚变研究既竞争又合作的条件”,“对边缘等离子体性能和等离子体磁流体力学特性包括破裂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有创新的研究工作”。5年实验研究,重要成果报告349余篇,其中在国际上发表科技论文30余篇,获部、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奖80余项。上述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在其领导下获得的。
尚振魁 高级工程师。山东省黄县人,1937年生。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制造及电子学专业,分配到东北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1965年1月至6月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所核研究实验室工作。1967年5月内迁三线585所。曾是磁镜装置总体组负责人之一,先后担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所科技委常委、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专业硕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副院长。四川省劳动模范,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多用磁镜、超导磁体、强流离子源等供电控制、保护以及仪表的研制等工程技术和科研工作。1961年担任教学任务时,编写了《无线电技术》《电子电路》《脉冲技术》等讲义。1962年在中科院地物所参加了气象火箭地面接受系统的研制。1963年到1964年从事放射仪表的研制,有的仪表达到了当时国内先进水平。1965年起负责并参加了稳态超导磁镜装置电气系统的研制工作,投入运行的该电气系统达到了设计指标,属国内先进水平。后担任管理和领导工作,仍承担了具体的科研课题,做了许多科研工作,除参加强流中性束源的电气工程和负责会切静电堵漏装置电气系统的研制以及大功率高压开关的研制等项目科研外,还带领科技人员在经改建的我国第一台完全轴对称双会切串级磁镜装置上开展实验,获得了国际上只有少数装置才能获得的负高电位等离子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先后撰写并在公开报刊上发表的学术报告和论文有10余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有20余篇。
邓希文 研究员。山东即墨人,1939年生。196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至东北技术物理研究所工作。1967年内迁三线核工业部585所工作。
在长期从事科研工作中,他主持了150千焦耳螺旋箍缩实验装置的研制和物理实验,该项成果荣获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在物理实验研究工作中,又曾获得多项成果,其中“150千焦耳螺旋箍缩等离子体实验”获1980年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三等奖;“载流等离子体客观行为研究”获1982年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四等奖;“角环一号装置及反场位形先行实验”成果,获1983年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四等奖。1983年起做科技管理工作,后又出国工作一年。回国后他先后组织了中国环流器一号物理实验研究成果评议会和hL-1M技术方案审查会的工作,任副院长后主管全院的科研工作,使hL-1物理实验不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他先后撰写并在公开报刊上发表或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学术报告和论文有20余篇。他是中美合作中方牵头人,也是“863”混合堆专题专家组组长。
石秉仁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浙江兰溪人,1937年生。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原子能系核物理专业,其后在原子能所工作。1969年调二机部585所。历任该所环流研究部副主任、环流理论研究室主任、环流装置专家组组长。现任国际聚变研究顾问委员会委员。1990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