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飞翔·当文字插上灵魂的翅膀(4)
拾荒少女的宝藏
每个人都拥有一双眼睛,但每个人看到的却是不同的世界。所有眼前的喜怒悲欢,美好与破败,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影。热爱生活的三毛,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更拥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能在别人丢掉的垃圾中找到“宝藏”。
三毛虽然是个在抗战末期出生的“战争儿童”,但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她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从未体会过物质缺乏的窘状,却偏偏爱上了拾荒。
在普通人眼中,拾荒就是捡垃圾,是贫穷的象征,是又脏又累的,是悲苦的。而在三毛眼中,拾荒却是浪漫的,充满生趣的。
三毛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拾荒萌生了兴趣,她的“点人机”玩具就是她拾来的。那其实只是一个弧形树枝,她拿着它像滚铁环一样在后面追着在前面跑的人,用树枝点到谁,谁就“死”了。一根普通的树枝,在三毛手中迸发出神奇的魔力,为她的童年添上了一抹欢愉的色彩,也为她后来拾荒的爱好埋下了伏笔。
三毛所处的时代,没有当下那么丰富的儿童玩具,但是孩子们总是能靠着想象力在生活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很多玩具都是顺手捡来的。把树枝一折,就可以当作哨子;破毛笔管蘸着化出来的肥皂水就可以吹泡泡;捡来5颗小石子,就可以下棋;围上手帕就可以唱布袋戏……物资匮乏的年代,孩子们的童年乐趣却不减分毫。
三毛拥有强烈的好奇心,走路时喜欢东张西望。在读小学的时候,她非常喜欢放学后走的那条乡间小路,那就是她的拾荒路。放学后,她会先请走得快的同学帮忙把书包带回家交给母亲,自己则在田间的小路上慢慢地“游荡”。
一条普通的乡间小路,在三毛眼中却是一条非同寻常的路,她总能在路上发现很多有趣的“宝藏”。有的时候是一颗弹珠,有的时候是一个大别针,有的时候是一颗狗牙齿,有的时候是一个极美丽的空香水瓶,有的时候是一只小皮球,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捡到一角钱……这些东西,足以让一个孩子欣喜若狂。
就这样,时间久了,她慢慢练成了好眼力,根本不必特地低头看,就能发现有趣的好东西。
有一段时间,三毛非常喜欢木头。因为当时她已经看了很多书,“拾荒”的眼光更有格调了。在十三岁的时候,她看到有人在锯完树后把大树干丢在了路边。她看着那个大树干非常喜欢,就把它扛回了家,还宝贝似的将其当作艺术品放在自己的房间。
后来,她又发现阿巴桑常常在院子里坐在一块木头上洗衣服。她仔细打量后发现那块木头非常漂亮,就像复活岛上竖立的人脸石像,充满了神秘的艺术感,用来当木凳实在是浪费,太可惜了。于是,她就用空心砖换掉了这块木头,结果把阿巴桑惹得很不高兴。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拾荒这件事,三毛对拾荒的爱,始终狂热。她在上小学的时候,就写过一篇关于拾荒的文章。
三毛的小学全科老师是一个非常严厉又认真的女人,对学生们管教很严格,常常骂三毛。三毛平时最擅长的是写作文,所以每到作文课的时候,她才能享受短暂的太平。老师对三毛的作文一直都很欣赏,常常会让三毛在作文课上朗读自己的文章。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理想。等到大家都写完后,老师一如往常地叫三毛站起来朗读她的作文。
三毛站起来,高声朗读。“我的志愿——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地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这……”
念到“这”的时候,老师忽然丢过去一只黑板擦,打到了三毛身边的同学。三毛吓了一跳,不敢再继续念下去,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她已经明显感受到了老师的愤怒,只能茫然无措地等待着受罚。老师的喜怒无常,她早已经习惯了,但在作文课上对她发脾气,三毛还是头一次见。
“乱写!乱写!什么拾破烂的!将来要拾破烂,现在书也不必念了,滚出去好了,对不对得起父母……”老师拍着桌子,异常愤怒,随后命令三毛重写作文。
很快,三毛重写了一篇。“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夏天卖冰棒,冬天卖烤红薯的街头小贩,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更重要的是,一面做生意,一面可以顺便看看,沿街的垃圾箱里,有没有被人丢弃的好东西,这……”
老师看到作文后,依然很生气,认为小孩子写下这样“没出息”的愿望是不合格的。结果可想而知,老师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叉丢给三毛,又让她重写。
最终,三毛迎合着老师的心意,胡乱写了“我长大要做医生,拯救天下万民……”。老师看了十分感动,很满意地给了个高分,觉得这才是一个有理想、不辜负父母期望的孩子的志向。
但老师并不知道,这个拯救天下万民的志愿是三毛特地写给老师看的。而就算老师给了三毛两次重写的惩罚,也没有动摇三毛拾荒的信念。虽然最终她并没有以拾荒为职业,但是拾荒的生活给她的人生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别的女孩都在追求新鲜的好东西,三毛却深深地迷上了这些旧物——别人丢弃的垃圾。
三毛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表现出了极开明的态度,并没有制止她的拾荒行为。不过父亲常常教导她,要消耗,要消费,社会经济才能繁荣。这些道理,三毛都会认真听。可是她一见到尚可利用的东西就忍不住拿来洗洗,再动手改造一番。她十分享受这样的过程,也始终无法割舍这份乐趣。
在离家远行之前,父母的家中已经被三毛堆满了从外面拾回来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三毛将它们视若珍宝。她的父母向她保证,就算搬家也不会丢掉她的这些宝贝,这样三毛才放心地离家。

别让爱情再流浪:三毛传
作者: 朱云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