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四章 逆行·勾勒全新的故事(5)

书名:坚守浪漫,不惧人间:陆小曼传本章字数:1678

遥望你的方向

1926年,胡适去了美国,张歆海去了南京,凌叔华和陈西滢举行了订婚仪式,林徽因旅美还未归来……新月社人去楼空,再也没有当年的热闹了。

而陆小曼和徐志摩,终于迎来他们新的开始。

本来徐父并没有爽快地答应徐志摩结婚的请求,可是,经过和徐志摩的一次长谈,再加上胡适、刘海粟的劝说,他只好答应了下来。不管怎么说,徐志摩终究是他的儿子。而且,徐父特地给他们盖了一座宅子,供他们结婚后使用。

陆小曼和徐志摩开始规划自己的紧要大事:订婚、结婚。

徐志摩想邀请父母来北平参加婚礼,可是,他却收到父亲的这样一封电报:

余因尔母病不能来,幼仪事大旨已定。尔婚事如何办理,尔自主之,要款可汇。

这封电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徐父不愿意参加这一场婚礼,而徐夫人也以自己生病为由推辞了。张幼仪也没有什么意见,剩下的事情就由徐志摩自己做主。如果徐志摩缺钱,可以跟他的父亲提出来。

同时,徐父也提了三个要求:一,婚后费用自理,家庭概不负担,这也是对陆小曼的制约,不想让她拿徐家的钱在北平铺张浪费;二,婚礼必须由胡适做介绍人,梁启超证婚,否则不予承认,这是为徐家的面子考虑;三,结婚后必须南归,安分守己地过日子,这才是最重要的条件,用来限制陆小曼的生活。

为了结婚,徐志摩全都答应了下来。

至于徐父不参加这场婚礼,在徐志摩的意料之中。在那个年代,离婚是一件有辱家门的事情,更何况,徐志摩和陆小曼还是离婚之后再结婚。

作为长辈,徐父爱护晚辈,可是,道德伦理规则也是他必须遵守且做到的。他同意后辈再婚,已经是自己做出的最大让步,怎么可能还来参加这一场婚礼呢?

对于父亲不来参加自己的婚礼,徐志摩当然是伤感的。毕竟,一直以来父子俩的关系都挺好的。

当年,徐志摩去英国留学,到后来游历欧洲,再到结交好友……徐父都全力支持。

徐志摩能有如此成就,跟徐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如果不是徐父的支持,他没有那么足的底气,更不会活得那般超然。

但人生不可能处处完美,徐志摩自然明白这个道理。

当这场震惊北平城的婚礼开始筹备,自然少不了外界的关注。一个多情浪漫的诗人,一个背叛丈夫的交际花,他们之间的事情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庆幸的是,陆小曼和徐志摩终于可以在一起了,其他的一切烦恼都可以抛在脑后,她只想好好地享受此刻的幸福。

1926年8月14日,是陆小曼和徐志摩订婚的日子,按农历算,那一天是七月七日,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是东方的情人节。

作家梁实秋这样记载当天的盛况:那一天,可并不平静,衣香钗影,士女如云,好像有百八十人的样子。

订婚的地点选在了北海董事会的画舫斋,画舫斋又叫水殿,坐落于北海东岸,是清代行宫建筑。“画舫斋”三个字是乾隆皇帝亲笔写的,慈禧太后非常喜欢这个地方。

此座建筑布局精巧,色彩古朴,雕刻精美,古色古香。八国联军的法国军队,就曾将司令部设在这里,到北洋政府时,此处被设为北海董事会。

虽然徐志摩和陆小曼是二婚,但是订婚仪式依然办得很隆重。在订婚仪式上,男女都要交换信物,以表示自己的心意。陆小曼和徐志摩交换的,是《爱眉小札》和《小曼日记》。

他们俩曾经约定过,把分别后的日子写下来,把过往的经历记下来。而这两本日记,也是他们历经磨难的见证。

订婚仪式结束后,接下来就要安排结婚的日期。

结婚的日子,是陆小曼的父母决定的: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再往下看,九月份不适合结婚,必须等到十月份了。时间怕是有点久,就定在了八月。此时,陆小曼的母亲是心慌的,只想着尽快把女儿嫁出去。

徐志摩非常忙碌,平时要去学校上课,只有星期天才有一点时间筹备婚事,抓紧一点也是好事。

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1926年10月3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地点依然选在北海公园的画舫斋。

这一天,陆小曼和徐志摩举行了婚礼。

这场婚礼,是按照西式婚礼的模式布置的。考虑到徐志摩的父母都没有来,就把婚礼的中式规矩和礼数全部取消了。同时,崭新的形式,也预示着他们将迎接崭新的生活。

婚礼当天,陆小曼穿着白色的婚纱,光彩照人,戴的头饰,是她自己设计的。她把所有希望都融入了头饰的设计里,希望她与徐志摩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徐志摩穿着深色的西装、白底的衬衣,再加上花领带,成为全场无人可比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