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一章 盛景·时代拉响了胡琴(6)

书名:因为喜欢,可迎万难:张爱玲传本章字数:1846

踏着母亲的脚步

没有母亲宠爱的童年,终是会让孩子少几分肆意、纯真。在小煐的记忆里,仿佛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被宠爱的孩子,才有资格童言无忌。而她是没有这样的资格的,因为没有人有耐心去包容她言语中的错处。于是,她渐渐变得更加沉默,也学会了在沉默中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洞察他人言行背后的深意。

母亲和姑姑的朋友经常让家里非常热闹,小煐记不清母亲这些朋友的名字,甚至记不清他们的容貌,只记得他们都是和母亲一样漂亮的人。而脸上带着笑,穿梭在人群中的母亲,则是整个房子里最美丽的女主人。

小煐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学会了做西方的糕点。在她看来,那些精美又小巧的蛋糕,只有会变魔术的人才变得出来。而此刻,她美丽的母亲,就是那个会变魔术的人。

每次请朋友来家里聚会,母亲总会亲手做出漂亮又香气四溢的蛋糕,煮好香甜的奶茶。这样的气味是小煐之前从未闻过的,她更愿意将之称为母亲的气味。而父亲的气味呢?就是在他身边缭绕了多年的鸦片烟的味道。仅仅是这两种无法融合的气味,仿佛就已经预示了父母二人的关系终将走向决裂。

当然,尽管如小煐这般早熟的孩子,也无法预料父母日后的分离。她只知道,此刻的生命中,终于有了一些能用“美好”等字眼来形容的事情。比如,母亲会征求她的意见,问她想学音乐还是绘画。母亲的关注,比任何事情都更让小煐激动。可尽管如此,习惯了察言观色的她,还是无法像别的孩子一样遵从自己的本能喜好去选择,而是开始揣摩母亲的心思:究竟母亲是更喜欢让自己学音乐还是绘画?

思考了半晌,小煐没有答案。她只好说自己需要好好想一想,暂时拿不定主意。黄逸梵也觉得女儿还小,既然要好好培养,那慎重选择一下也是应该的。

或许连小煐自己也没有想到,影响她做出决定的,竟然是和母亲、姑姑一起看的一场电影——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个落魄的画家。多年以后,电影的名字和具体的内容,她已经记不清,只记得电影中的画家过着贫穷凄惨的生活。小时候的她只要一联想到学了画画就要过电影中的画家那样的日子,就会觉得非常可怕。

母亲看着边看电影边掉眼泪的小煐,为女儿对艺术的敏感而激动不已。她根本不知道女儿的小心思,也不知道女儿的眼泪不是出于对艺术的感动,完全是对贫穷生活的恐惧。看完电影后,小煐做出了决定。她告诉母亲,她不要学画画,要学音乐。

其实,小煐是喜欢画画的。她从小就喜欢在纸上涂涂画画,即使成年以后,对绘画的喜爱也从未改变过。可是,对贫穷生活的恐惧,战胜了内心的喜好。在小煐当时的认知中,音乐家是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里演出的,特别美好。

其实,学了画画也不一定会像电影中的主人公那样活得狼狈凄惨。但黄逸梵也知道,一个学画画的人,在成为知名画家之前,日子也的确宽裕不到哪里去。于是,她支持女儿学习音乐的决定。至于究竟学习哪样乐器,她还是想听听小煐的想法。

听完母亲的问话,小煐立刻开始揣测母亲更希望自己学习什么乐器。她记得,母亲似乎不太喜欢小提琴的声音,想着想着,小煐脑海中忽然出现姑姑弹钢琴,母亲在钢琴旁边唱歌的画面。画面中的母亲,脸上露着甜美的笑,小煐看得出来,母亲非常喜欢听钢琴演奏的声音。她几乎脱口而出:“钢琴。”说出口的一瞬间,小煐能听到自己小小的心脏正在“怦怦”地剧烈跳动,因为她不确定这个答案是否是母亲想要的。

幸好,她的决定换来了母亲赞许的点头。小煐在心里暗暗地长呼一口气,庆幸自己做对了选择题,否则母亲一定会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而不高兴。

小煐对母亲的情感实在有些复杂,就连她自己也说不清是爱还是怕。或许,与爱、怕都无关,只是一个长久得不到母亲宠爱的孩子,在想方设法讨好母亲,又不希望被母亲发现。小煐的这种感情,复杂又纠结,且延续了一生。

多年后,她曾在《私语》中写道:“画图之外我还弹钢琴,学英文,大约生平只有这一个时期是具有洋式淑女的风度的。此外还充满了优裕的感伤,看到书里夹的一朵花,听我母亲说起它的历史,竟掉下泪来。我母亲见了就向我弟弟说:‘你看姊姊不是为了吃不到糖而哭的!’我被夸奖着,一高兴,眼泪也干了,很不好意思。”

母亲为小煐请来的钢琴老师,是一位来自俄国的钢琴家,学费不菲,但母亲认同,父亲的态度却截然相反。然而从欧洲留学归来的黄逸梵,早已成为新派女性。母亲尽管裹着一双小脚,还学会了游泳,这一点令小煐十分佩服。为了成为和母亲一样的新派女性,为了日后也能像母亲一样去欧洲留学,她心甘情愿地学习着母亲安排的课程。

除了让小煐学钢琴,黄逸梵还希望让她接受西方教育,将她培养成欧洲上流社会的淑女。于是,黄逸梵决定送女儿去读小学,因为让女儿只在家里读书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