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读书要“以书化人,人书一体”

书名:教子也烦恼:左宗棠的23封家书本章字数:2190

左宗棠写这封信时,孝威跟着余三伯已经顺利到达杭州城。左宗棠将两人安置在浙江巡抚衙门,父子俩相聚达3个月之久。其后,左宗棠因军事移营富阳,与儿子一些不方便当面说的话,趁军事空闲又作书信,一则对前段的生活做个总结,再则对儿子存在的问题及时敲打、告诫。

好文章都有“文眼”,“文眼”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这封家书可以看作《左宗棠家书》的“书眼”。而“眼中之眼”,则是“操心危、虑患深”6个字。

一、“小头儿子,大头爸爸”

“诸葛一生惟谨慎”,以诸葛亮为榜样的左宗棠,操心之重,确实超出人们的想象。他凡事都要刨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18岁的儿子平安到达杭州,按理应该表扬鼓励。但左宗棠不是,他还要去信问江西巡抚、沿途州县长官,了解儿子行程的点点滴滴。当得知儿子经过弋阳至广信时,正值湖州的太平军败窜至此,而孝威若无其事,从太平军眼皮底下放胆经过。左宗棠被吓得不轻,接连几个晚上都在担心这件事。

成事不说,既往不究,为过去可能遭遇的危险担心,左宗棠此举,看上去已有点迂腐可笑。左宗棠当然意不在此,他担心儿子如此粗心与鲁莽,照此发展下去,将来不摔跟头则已,一摔恐怕再也爬不起来了。

客观地说,孝威确实有点懵懂与幼稚。但平心而论,我们也能理解。一个才满18岁的青年,能成熟稳重到哪里呢?父亲的担心也没错,如果孝威不幸被太平军捉住做了人质,左宗棠敢不听任太平军摆布吗?换了谁都会后怕。所以左宗棠必须指出来,让儿子明白下不为例。

问题的核心不是父子谁更在理,而是左宗棠与儿子交流的方式、方法可能出了问题。如果左宗棠点到为止,也就皆大欢喜,但他习惯性的批评又来了:“言动之间童心未化,虽无大谬可指,却无佳处可夸。”孝威17岁能中举,天资当然不错,属于“响鼓不用重锤敲”的类型,看到父亲如此凌厉的批评,最可能的感受是无所适从。

左宗棠之所以如此严苛,在于孝威是长子。长子是父亲毕生事业的继承人,寄托着父亲未来的全部希望,做父亲的哪敢放松大意?!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孝威出生太晚,年龄过幼。左宗棠20岁结婚,虽不算早,但也不晚。长女孝瑜此时已经31岁了,比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还大6岁。但古人认为,女儿无法传后,所以家族传人得从长子算起。左宗棠34岁时孝威才出生,父子年龄差距太大,童蒙的儿子总跟不上成熟父亲的步伐,达不到父亲的要求。换句话说,如果孝瑜是儿子,就理想遂心多了,左宗棠可以带着儿子一起成长,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父亲已经很成熟了,儿子还童蒙青涩,弄得左宗棠总有这种“小头儿子,大头爸爸”式的苦恼。

二、“以书化人,人书一体”

左宗棠盼儿子去掉童心,早早承担起“家督”的责任,因此他对孝威的要求,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孝威跟母亲在信中随口说了句“闽事当易了办”,左宗棠便批评儿子是“少年意气正盛,视天下无难事”。其实这句话是左宗棠自己在前面家信中说的,而且说过不止一次。

为什么孝威引用父亲的原话也有错?左宗棠的意思是,自己这样说是为了给家人宽慰;儿子引用此话,则显得年轻人口气大,轻率狂放。其实孝威未必不是想引用父亲的话来安慰母亲。左宗棠的严厉有点儿过头了。

当然,以“操心危、虑患深”教导儿子做人须谨言慎行,防止言出祸随,左宗棠的这个观点是对的,可以作为人的处世正道。

为了以事实论证自己的担心并非多余,左宗棠在信里说了一则实例:李云麟向朝廷上奏折担保的某事出了差错,慈禧太后一生气,撤去了他四品京堂的官衔。

李云麟1861年出任清军都统,驻军桐城、潜山一带。曾国藩对他评价很高,咸丰八年正月十一日,在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中曾这样说:“李云麟之长短,亦颇与我相似。”与曾国藩唯一爱好抽水烟相比,李云麟一生没有别的爱好,就是酷爱山水,逢山必攀,遇水必游,遇险必涉。这次他向朝廷拍胸脯担保某事却摔了跟头,左宗棠替他惋惜。但官场沉浮是常事,其后他又被起用。1866年,李云麟出任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兼署伊犁将军。

左宗棠自称“立品当如山有岳,持身要比玉无瑕”。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零差错主义”者,用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来警醒孝威,目的不是批评他,而是教他沉下心来,学点真本事。

上封信,父子俩还在争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发生冲突时该怎么处理。这封信,左宗棠继续坚持自己的一贯意见,强调“寓素质教育于应试教育之中”。

左宗棠的意思是:八股文习的“四书五经”可以作为政治学;实学所习的知识、方法论可以作为技术学。以政治统领技术,则两者并行不悖。这无疑是一种远见。而孝威受父亲前些年只求“素质教育”的影响,开始固执地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不可调和,为了“素质教育”,只有放弃“应试教育”。

左宗棠觉得这个逻辑有点儿荒唐,怀疑儿子是“应试教育”没学好,以“素质教育”来敷衍塞责。他不厌其烦地扭转儿子的偏见,试图将他引上正确的道路。

左宗棠看出儿子在知与行方面出现割裂,因此在此信中干脆跳出“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的非此即彼的理论争执,总结出一个读书做学问的根本道理:读书的目的是“以书化人,人书一体”。即将书本中的道理变成生活本能。如果做不到,则“书自书,人自人,八股自八股,学问自学问”,人书割裂,后果严重:站在“应试教育”的角度,中进士无望;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学不到真本事。

这个观点其实也是“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的通俗表达。左宗棠随物赋形,从寓“素质教育”于“应试教育”中到“以书化人,人书一体”,其观点确实既新颖又深刻,今天读来仍予人以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