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才子他乡老——说韦端己(2)
王国维曾说,有主观之诗人,有客观之诗人,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客观之诗人必多阅世。端己的情况却要复杂得多。历史上很多的诗人,政治上、生活上幼稚得一塌糊涂,端己从宦后,却一直备受器重,他的政治嗅觉非常灵敏,判断力不是一般的好。天复四年,朱全忠终于等不及了,派手下入宫杀害了唐昭宗以及昭仪李渐荣,立昭宗子李柷为皇帝,即后来的唐哀宗。三年以后,又废哀宗自立为帝,同时改国号为大梁,并且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作朱晃。这时候他就派了使者司马卿到西川去,宣读“圣旨”。先至兴元,兴元节度使王宗绾又派使者用驿马把这份“圣旨”传给王建。王建很想恢复大唐,端己却看出大唐气数已尽,劝王建说兵者为大事,不可仓促而行,于是代王建起草复信,峻责王宗绾不能为大唐守节。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吾家受主上恩有年矣,衣衿之上,宸翰如新;墨诏之中,泪痕犹在。犬马犹能报主,而况人之臣子乎?自去年二月,车驾东还,连贡二十表,而绝无一使之报,天地阻隔,叫呼何及!闻上至谷水,臣僚及宫妃千余人皆为汴州所害,及至洛,果遭弑逆。自闻此诏,五内糜溃,今两川锐旅,誓雪国耻,不知来使何以宣谕?
责以大义,封住王宗绾之口,又勒令王宗绾自决进退,司马卿一看此情形,只得悻悻然向朱全忠返报。
梁篡唐后,端己与诸将佐劝王建自立为帝,端己也因此成为前蜀的开国宰相。朱全忠自知无法统一全国,又派使者跟王建通好,信中卑辞自抑,尊称王建为兄,端己一看书信,就明白了朱全忠的用心,笑谓左右,说这是“神尧骄李密之意”。神尧,指的是唐高祖李渊。隋末之时,天下反隋者众,李渊势力渐大,但仍不及瓦岗寨的首领李密,所以李渊给李密写信,把李密捧得很高,让李密自骄自大,出兵抵挡东都强敌,李家却专心一意扫平关中,据有关河之险,休养生息,直待其他反王鹬蚌相争,而坐收渔人之利。端己政治上的成熟老练,可见一斑。
在古往今来的诗人、词人当中,端己可算是非常另类的。他的另类就体现在,他在政治上非常成熟,在情感上又非常真挚,非常浓烈。他让我想起梁羽生先生的小说中有一章的回目:“中年心事浓如酒,少女情怀总是诗。”端己就是中年心事浓如酒的典型,他的情感是有阅历、有思想的人的情感,不是毛头小伙子的荷尔蒙冲动。他什么都经历了,什么都见过了,却仍然选择奋不顾身地去爱,这才是耐人回味的诗性人格。正因为端己的词里包蕴的是这样一种浓烈深挚的情感,才更加沉郁动人。
怎么会是这样?我的看法是,端己的政治成熟、见事机敏并不是来自他的天赋,而是来自读书和阅历。现实中有很多人,因为出身微贱,很小就懂得钩心斗角、看人眼色,这样的人往往能在政治舞台上青云直上,但在情感上绝对不可能纯粹执着。因为这样的人从懂事起就是彻底的利己主义者,他把社会看作彻底的功利场,所有思考的出发点,所有选择的目的,无非是获取最大的好处,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像端己这样既有经世之才,又不失为一纯粹之诗人的。端己是宗奉儒学的士人,他读书出仕,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并不是为了追逐名利。儒家经典的实质都是政治哲学,端己就在经典中汲取为政之道。另外,他从青年时期便读书有成,开始考进士,一直考到将近六十岁,方才考中,这中间又经历黄巢兵燹,流寓江南时为人做幕僚,也锻炼了他的心智和才干。但是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归根结底是由其性情决定的,读书和阅历,没有戕贼他的性情,他以赤子之心对待感情,又以赤子之心忠君爱民。在政治上,端己智而不诈;在情感上,端己深情眷眷,他是一位诗性的循吏。
端己有诗集《浣花集》,集名浣花,是因为端己希望成为杜甫一流的大诗人。他自到成都后,觅到当年杜甫在成都住的浣花溪的遗址,那里本有杜甫的草堂,其时房屋已坏,但柱基仍存,于是他令人芟草培土,重加整治,新建草堂居住。在他去世后,他的弟弟韦蔼给他编集子便叫作《浣花集》。
但是在《浣花集》里面,偏偏没有收录端己一生写得最好、最重要的那首长诗《秦妇吟》。这首长诗湮没了一千多年,直到二十世纪初敦煌藏经洞被发现,人们才重新阅读到这首旷古烁今的史诗。
《秦妇吟》作于中和三年癸卯,作者时年四十八岁。他由长安城逃出,寓居洛阳,借一位“三年陷贼留秦地”的女郎之口,备述黄巢兵祸造成的“丧乱漂沦”。端己写《秦妇吟》,诗成耸动天下,人称“秦妇吟秀才”。但一千多年中,人们仅能从诗话里知道,这首诗里有“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二句。又传说端己出仕后,因这两句得罪当时官场,故“深讳之”,不愿谈及此诗,还作《家戒》,要子子孙孙不得“垂《秦妇吟》障子”。唐代凡房屋之中用于区分隔间的可拉式糊纸木制窗门或布帘,均可称为障子,后者又称软障,是由屋顶垂下来者。障子上往往会印上一些图画或诗句,《秦妇吟》就成了当时障子商人用得最多的素材。既然连《秦妇吟》障子都不许使用,其诗不收入《浣花集》,也就没有悬念了。
当代学者俞平伯先生对于端己深讳这首诗的原因,有着另外的考释。他认为《秦妇吟》鞭挞黄巢,更鞭挞了当时围城的官兵。其时黄巢被围困在长安城里,金银珠宝,堆积如山,却没有食物来源,于是就开始吃人肉,把城里面的人都吃光了,就向围城的官兵买人。官兵从山里抓来老百姓,卖给黄巢的队伍当饭吃。这样官兵不用拼命,就能得钱无数。这一段历史,当朝者当然想要从人们的记忆中永久抹去,端己后来担心因此诗招祸,也就可以理解了。
《秦妇吟》是一首长庆体的长诗。长庆体,是唐代长庆年间由白居易和元稹创立的诗体,在体裁上属于长篇的歌行,音节和婉,文辞绮丽,多用对仗,擅长铺叙,故殊便于传唱。我们且来看下面这一段,写战乱之后的萧瑟破败:
长安寂寂今何有?废市荒街麦苗秀。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文辞绮丽哀怨,又明白如话,这正是长庆体的特色。
传统文学史认为端己的一生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在唐朝做官,后期是到西蜀,“委身伪朝”,在王建手下干事;前期创作以诗为主,后期以词为主。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端己本有美姬善文翰,王建托以教宫人为词,强行夺去。端己无可奈何,作《谒金门》词忆之,姬闻之不食而死。这种传说只可当小说家言,当不得真。只要细读韦词,就知无论是说端己词多作于仕蜀时,还是说《谒金门》词是怀念被夺的姬人,都不思之甚。
实际上,端己词主要作于他流寓江南直到中举后不长的那些年。他作品中的情事不像李商隐诗那样迷离惝恍,而是有非常明晰的时间序列。他的词都是写一己之情事,没有特别的寄托。比如下面这首《浣溪沙》: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明是在京应举思念爱人之作。词中的女主人公,当是他在流寓江南时所识,故结句希望与她携手进京。首句中的“更漏”,是古时计时工具,是用铜壶钻孔,往下滴水以计算时刻,古时一夜分作五更,每一更有人击柝鸣锣,宣布更点,叫作更鼓,故计时工具称作更漏。更漏内的水已干,不再往下滴了,即所谓“更漏残”。首句意谓五鼓天明,夜色将尽,还是睡不成觉。何以夜夜失眠呢?因相思之情,备极残酷,故辗转反侧,不能成睡。次句则云既不能寐,不如倚着栏杆,看看天上的月色,寄托伤心吧。第三句“想君思我锦衾寒”写得不是一般的好,他不说我在想你,而是说想着你在想我之时,虽然盖着锦被,但是孤独难遣,依然感到寒冷。这样,情感就更深入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