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哪位诗人因不信佛教而差点丢命?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长安城流传着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当朝皇帝已经派了宦官杜英奇等三十人到凤翔法门寺迎佛骨了!

佛骨是什么?皇帝为什么要派出这么多使者去迎接呢?

佛骨又叫佛骨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圆寂后,遗体火化得到的遗骨和珠状生成物。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佛教徒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佛教是在西汉末期传入中国的,唐代佛教极为盛行,武则天曾经下令尊崇佛教,而且大肆修建寺庙佛塔,于是造成了举国上下崇佛的局面。

唐宪宗时,凤翔法门寺有一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一节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每三十年和尚就将舍利请出供养,举办法事,祈祷国泰民安。唐宪宗也信仰佛教,便派使者到法门寺,要把指骨舍利请入宫中供养。

中唐之后,举国崇信佛教,如今皇帝都要供奉指骨舍利,于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对佛教的崇信更加癫狂了。他们有钱的就施舍钱物,没钱的甚至自残身体以表示虔诚。

这时候,有一个勇敢的大臣站出来,旗帜鲜明地反对皇帝崇信佛教。他就是韩愈。

韩愈是中唐诗人,著名散文家,也是一个坚定的儒家学派的捍卫者。他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坚决反对佛教,这道奏章就是有名的《论佛骨表》。

韩愈说,佛是“外国人”,与咱们中国言语不通,又不支持儒家的经典,不知道君臣父子的道理,甚至说佛骨是“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应该把它烧毁,扔进水里,不能让它为害后世。更大胆的是,韩愈竟然说从东汉明帝以来,好佛的皇帝大多是短命的,好不容易有一个在位时间比较长的梁武帝,可是也不得善终——他最后被叛将侯景饿死在台城。于是韩愈得出结论:“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皇帝看到奏章后大怒,坚持要治韩愈死罪。宰相裴度向皇帝求情,说韩愈只是崇信儒家思想,才有这样的言论。皇帝说:“韩愈说我崇信佛教太过分,这些我都能容忍。可是他说信奉佛教的皇帝都是短命的,这简直是在诅咒朕!怎么能如此狂妄?”皇帝十分恼怒,但是最后还是在大臣的劝谏下,免除了韩愈的死罪,下旨贬谪韩愈为潮州刺史。

险遭杀身之祸的韩愈神色黯然地离开了京城,前往千里之外的潮州。走到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韩愈见到侄孙,百感交集,便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早上把奏章递交到朝廷,晚上诏书就下来了,把我贬到遥远的潮州。我只是想为大唐帝国兴利除弊,所以我不怕把这副老骨头断送在朝廷上!可是,因为说了几句真话,韩愈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云横秦岭家何在”这句诗似乎是一句谶语。韩愈离京的时候十分仓促,坐着驿车就匆匆出发了。他离开之后,家人也被遣逐,他的小女儿在路上病死了,只草草葬在驿站旁的山下。“雪拥蓝关马不前”,蓝关的积雪挡住了前路,马似乎也知道诗人的悲怆,停步不前。诗的结尾很沉痛,但是又略微有一些苦涩的幽默:“我知道你来是为了什么事,一定是前来准备在瘴江边上为我收尸的吧?”

广东潮州在唐代还几乎是蛮荒之地,当地有鳄鱼为患,还经常发水灾。由于地处偏远,那里文化也不发达。韩愈到潮州之后,首先驱除了鳄鱼,为百姓除了一害;之后他聘请教师,开办了学校,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他还解救了因欠债而被卖为奴隶的人,又带领百姓兴修水利,为民造福。

韩愈在潮州只担任了八个月刺史,却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被后人永远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