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哪位诗人用诗文来打听应考情况?

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实施的,到唐朝逐渐完善。唐朝的考试在考生进入考场之前就开始了。当时的考生在考试前,必须先通过名人将自己介绍给考官,然后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呈现给考官,这叫“行卷”;过几天之后,再将自己的作品送给考官以加深印象,这叫“温卷”。在《趣讲唐诗·从初唐四杰到诗圣杜甫》中,我已讲到王维就是经过考前向岐王、玉真公主等人推荐自己,才考上进士的;后面我还要讲到的白居易、杜牧也是经过行卷和温卷后考上进士的。

不过,在众多行卷和温卷的考生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应该是朱庆余。

朱庆余是唐代越州人,他年轻的时候到长安参加考试,有人把他推荐给了一个大官——就是前面讲过的写《节妇吟》的水部员外郎张籍。张籍一看到朱庆余的作品,就对他十分欣赏,而且要来了朱庆余的二十六篇作品,藏在袖子里,见到人就拿出来推荐。人们看到张水部对这个年轻人如此赏识,于是都争相传抄朱庆余的作品,一时间朱庆余名满京城。

转眼间考试将近,虽然有张籍的推荐,朱庆余还是心怀忐忑:张水部固然是大官,但是他毕竟不是当年科举的主考官,县官不如现管,万一主考官不像张水部那样赏识自己,那么前面的努力不都白费了吗?

聪明的朱庆余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向张籍打听他的推荐有没有效果,考官是否也赏识自己。但是这种事情当然不好明说,于是朱庆余用一首诗来委婉地打听:

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闺意”的意思就是男女之情,张籍和朱庆余之间显然是不可能有男女之情的,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就暗示了,它是借男女之情来询问考试的情况,也就是说朱庆余用的也是“香草美人”法。

这首诗的意思是:洞房花烛之后,新嫁娘将要接受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考验——要见公婆了。新嫁娘初次拜见公婆,心里难免忐忑不安。为了这次拜见,新嫁娘一大早就起来,坐在梳妆台前梳妆打扮。可是,妆扮来妆扮去,新嫁娘仍然心有不安:自己化妆的式样是否是公婆喜欢的呢?于是化妆完毕之后,新嫁娘悄悄问夫君:“我的眉到底是画深一点还是浅一点,公婆才会喜欢呢?”中唐王建有一首《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里面讲到的新嫁娘的“小聪明”跟《闺意献张水部》里的新嫁娘颇有类似之处。不过,朱庆余这首诗中的新嫁娘显然不是平常意义上的新嫁娘,实际上是暗指自己,而公婆则是暗指考官,那么新郎官无疑指的就是赏识自己并不遗余力为自己做宣传的张籍了。

张籍看到这首诗心领神会,他自己写《节妇吟》就用过“香草美人”法,对这一套是十分熟悉的。朱庆余用这种方法打听考试,他也用这种方法给他回复:

酬朱庆余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朱庆余是越州人,越州出美女,西施据说就是这里的人。于是张籍干脆就把朱庆余比作越州美女,安慰他:“你应该像美女一样,对自己的美丽有充分的自信。你的文章犹如越女所唱的菱歌,一曲即价值万金,就是珍贵的齐纨也比不上。”其实也就是明白地告诉了朱庆余:“放心吧,考官那边我已经搞定了,你就放心参加考试吧!”果然,在张籍的帮助下,朱庆余参加考试,高中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