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焦虑的心理特征(1)

书名:无惧焦虑本章字数:2471

我通过两个例子带大家体会一下焦虑的一些心理特性。

小美是一位焦虑的家庭主妇,把日常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希望所有事情都能够按照她的计划发展,对于一点儿未知和变动都感到不舒服。小美平时对所有的事情都会有所担忧,总是担心会发生不好的结果。小美的丈夫小王平时都是晚上6点回家,但今天都已到晚上7点半了,小王还未回来,这可把小美急坏了。她感觉情绪特别紧张、焦躁,心神不宁,想到小王要么是出车祸了,发生车祸的画面和情景不停地出现在脑海中,要么是遇到坏人被伤害了……想到这里,小美感觉心都要蹦出来了,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小美越想越害怕,她不停地给小王发微信、打电话,但是小王始终没有回复和接听。

没有得到小王即时回应的小美变得更加焦躁,浑身发抖,冒冷汗,感觉几乎要晕倒了。后来直到小王安全回家,小美才得知,原来小王在快下班时临时被叫去开会,没来得及给小美打电话,而开会时又没办法接听电话。此时,小美的情绪才慢慢地平静下来。

小美的焦虑还体现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小美有个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儿子很机灵,平时成绩还算不错,属于中上等,喜欢踢球,就是不太爱写作业,对学习兴趣不大。

小美平时对儿子要求很严格,每天不但要陪着儿子一起学习,还要不停地催促儿子写作业、复习功课。只要看到儿子在玩手机或者做错了题,小美便会火冒三丈,非常气恼。她想:“儿子怎么这么笨,有时听了好几遍的题,还是不明白。连小学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到了初中、高中可怎么办呀,说不定连大学都考不上!”想到这里,小美感到担忧害怕、烦躁难安、一筹莫展。每当儿子要考试时,小美比儿子还要紧张,不断地督促他学习,只要儿子一做错题,小美就感觉儿子这次考试一定会失败!

对儿子学习问题的焦虑,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小美的日常生活,令她寝食难安,好像有巨大的灾难要来临一样。她有时做梦都会梦到儿子的学习与考试,仿佛儿子“惨淡”的未来就在眼前。

当然,小美平时担心焦虑的事还远不止于此。生活中的所有事都会引起她的担忧,让她很快想到各种可能的糟糕结果。她自己也感觉大脑就好像一部“永动机”,充斥着各种各样担心的事情,她为此烦躁不已,却又难以自控。

在这个案例中,小美的丈夫小王晚回家是由于临时开会未及时通知她。这种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但小美在无法确定丈夫小王为何没有按时回家的情况下便产生了不安感,并且马上联想到可能发生的最糟的情况。

对儿子亦是如此,小美对儿子的学习不停地督促,这种高掌控就源于她的焦虑担忧。在她看来,只要儿子玩手机或做错题就意味着考试将失败,显然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平时做错题并不代表考试就会失败,成绩再好的学生也需要休息的时间。小美之所以总担忧儿子的学习,是因为她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了所担心的“失败”的结果上——不希望看到儿子考试失败的后果。

这个道理很简单,小美希望儿子考试能获得好成绩,自然对可能影响考试的负面因素变得更加敏感。比如儿子玩手机等不学习的行为,使她更多地联想到可能由此导致考试失败的后果,烦躁与焦虑的情绪也由此而生。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怕什么想什么”。更糟糕的是,她不但对于想象中失败的结果给予过多关注,并且不断做出对于儿子状况更为消极的解读与推论,如做错题便无法考出好成绩,小学考试都考不好,以后中学会更困难,未来就更难考上大学。小美沉浸在这一连串的负面假想中难以自拔,并为此焦虑难安,仿佛这些想象中的后果都已经发生了似的。

看完小美的例子,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个例子。

假如你下周要面对单位全体同事和领导做工作汇报的演讲。刚接到这个任务,你便紧张起来,想到自己下周演讲时的情景:在众目睽睽下发言,你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出来,结结巴巴、憋红了脸,到时候同事们一定会嘲笑自己,认为自己连说话都说不利落,工作能力肯定也很差,而领导也会因为自己差劲的表现而看不起自己,导致自己从此不被重用。想到此,你感觉自己都快窒息了……

在工作汇报演讲当天,你努力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但根本无法控制紧张的情绪。在上台前的一刹那,你的心仿佛都要蹦出来了,你要用力地深呼吸才能确保自己喘过气来,上台后大脑一片空白,除了不断告诫自己“不要紧张”,什么都想不起来了!这一刻,你只体会到不断加剧的紧张感、窒息感以及自己颤抖的声音。经历了这场“噩梦”后,你发现自己更加“怕人”了,再也不想面对公众发言。事实上,这种情况广泛存在于社交恐惧者中。很多人在当众讲话时的恐惧常常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从上面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焦虑的一些共同特性,这些共同的特性就构成了焦虑的心理特征。我们看到当事人所焦虑担忧的事情往往并未真实地发生,但他们常聚焦在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非常糟糕的负面结果上,像小美想到丈夫出事了、儿子考试失败甚至以后考不上大学,你还未进行演讲便想到自己到时会紧张得说不出话、被耻笑的情景。可见,焦虑往往是一种预期的、指向未来的并以未来可能发生的负面结果为导向的情绪状态。虽然所担心的状况并未发生,但焦虑者已很快地预想到可能发生的负面后果并深陷其中,从而引起焦虑的情绪反应。他们预想到的往往是负面的、消极的甚至是灾难化的后果。当事人的焦虑程度往往取决于对所预想到的糟糕结果的相信程度。

这种焦虑与我们对环境或事物的控制感相关。试想:如果一切尽在掌控中,并且结果也是可预测的,那么或许很多焦虑就不会发生。然而,生活中很多状况是我们无法预知和难以掌控的。例如,小美无法得知丈夫迟迟未回家究竟发生了什么,儿子能否考出好成绩;你即将到来的当众发言能否表现出色,能否获得大家的认可。这些都是无法预知和难以掌控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比如在考前我们无法预知会考多少分,在递交一项申请前无法判断能否成功,在体检报告出来前难以判断健康状况。当人们面对难以掌控、无法预知结果的事而又很在意这件事的结果时,焦虑便会产生,但每个人面对不可控感的反应都是不同的。焦虑者对不可控感的反应程度比非焦虑者要更为强烈,它往往与早年的家庭互动、教育模式相关。我们将会在第二章对此进行专门的探讨。总之,这种面对难以掌控和无法预知的不可控感是焦虑情绪形成的基本心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