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鼠龙
书名:美国国家地理植食恐龙防御力排行榜本章字数:528
鼠龙最初被发现的是它的幼体和青少年个体化石,幼体化石只有二三十厘米长,跟我们平常在野外看到的蜥蜴差不多大。青少年个体要大一些,但仍然显得很袖珍。
鼠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那是恐龙刚刚诞生不久的年代,那个时候的恐龙体形无论多小都很正常。因此鼠龙的未成年个体化石误导了阿根廷古生物学家,也是食肉牛龙和阿马加龙的发现者何塞·波拿巴,他以为这种恐龙只有这么大,于是将其命名为鼠龙,意思是“像老鼠一样的蜥蜴”。
后来发现的成年鼠龙的化石,完全颠覆了人们最初的认知,成年鼠龙体重居然超过了1吨。在三叠纪的恐龙里,似乎只比天赋异禀的板龙小。
在鼠龙被命名之前,有一些鼠龙的化石标本曾被归类于板龙。后来的重新研究发现它们其实是成年的鼠龙。
鼠龙未成年个体的身体结构与成年个体差异很大,小鼠龙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学会用四足行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转变为用二足行走。这表明鼠龙宝宝出生后相当长的时间都需要长辈的照料。
有研究发现,鼠龙存在共同筑巢的现象,它们将蛋集中下在一处,共同孵化。专家推测鼠龙可能不存在单一父母的概念,而是共同照料后代。
鼠龙是目前被证实有群居行为的最古老的恐龙。这种群居生活很可能是恐龙度过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并在随后的物种竞争中成为地球王者的相当关键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