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在惺惺作态吗?(1)

书名:历史的荣耀本章字数:2300

不识字

历来说君臣关系融洽都会提到刘备和诸葛亮,尤其是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那是多少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事情。让我们仔细回味下小说《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描述——刘备听了徐庶和水镜先生的推荐,开始对诸葛亮日思夜想。第一次去访隆中,与诸葛亮擦肩而过;第二次去,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和一帮闲散野人;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本人,一番恳求后,刘备把他请下了山。

刘备百折不挠,求贤若渴,经受住了诸葛亮的考验;而诸葛亮从此委身侍奉,至死不渝。这便是“三顾茅庐”的佳话,令人神往。

三顾疑点

但小说毕竟是虚构的,在正史里,情节并没那么丰富。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对此事的记载很简单,只有一句话:“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意思是刘备主动去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这和演义里的整体情节基本一致,只是具体细节没有罗贯中描绘得那样一波三折,吊人胃口。

而《魏略》的说法大有不同。根据《魏略》的记载,是诸葛亮主动去樊城拜见刘备的,开始时他只被当作一般宾客对待,后来刘备知道诸葛亮“有英略”,才将其奉为上宾。

在两家各执一词的情况下,南朝宋人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指出,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证据确凿,确实是刘备主动去访隆中,三次才请出了诸葛亮的。

现在大多数人执此观点,笔者也不例外。但这种观点存在两处疑点:一、诸葛亮既有出仕之心,为什么自己不主动投奔刘备?二、当刘备亲自去请诸葛亮出山时,为何会有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的情况?

先说疑点一。从君臣关系来看,刘备虽穷困新野却为“君”,而诸葛亮虽未出仕也为“臣”,以君主的身份去拜见臣下的情况,自古少之又少,距当时最近的还是几百年前齐桓公见小臣稷的传说。况且那是春秋时代,而经历过两汉大一统的三国时期,已不流行这种君臣风度。与诸葛亮同时代的谋臣,如荀彧、郭嘉、贾诩、陈宫、张昭、法正等,哪个不是主动择木而栖,偏偏只有诸葛亮“搞特殊”,要刘备亲自来请,不奇怪吗?

再说疑点二。关于去草庐的频率问题,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提出了一个“偶然说”,即刘备前两次无功而返只是一种遗憾的错过。很显然,这不过是小说家笔下的一种美好假想。事实上,以诸葛亮后来展现的缜密心思,若他真想早点儿见到刘备,很难想象这种“偶然”会连续发生两次。可以说,这只可能是诸葛亮故意为之,是他刻意制造了前两次的“偶然”。

至此,两个疑点合为一:诸葛亮为何要刘备主动、多次前来拜访?当下最为流行的解释是,这是一种考验——诸葛亮想要测试刘备的诚意。其一,诸葛亮掌握主动性。谋臣最高的追求是什么?莫过于君主对其言听计从。诸葛亮如此行事,等于在告诉刘备:是你主动来请我的,日后相随时若对我所言半理不睬,我尽可一走了之。其二,频率反映地位。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很露骨地表明了野心——不出仕则罢,要出仕则要“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达此目的,必须突显自己的重要性。一两次的来访是不够的,重要的事情尚且要说三遍,确认过眼神又很重要的人,让他来访三次怎么了?

刘备的性格

不得不说,这个解释确实合乎情理,也为大众所接受。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只从动机和利益的角度来揣测是远远不够的;事在人为,对当事人自身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这之中又以对当事人性格的分析最重要。诸葛亮且先不论,只说刘备一人,只要了解他的性格,便会发觉事情并不是那么回事。

刘备给人留下的印象,主要是仁义、感性、坚韧等,但从一些经典的片段还可以窥得其性格的另一面。以许汜为例。

有一次,许汜来到荆州,见了刘备。二人在荆州牧刘表那里,议论天下人物。谈到曾在徐州牧陶谦手下担任典农校尉的陈登,许汜说:“陈登这个人,虽然很有名望,但是性情粗野,不能礼贤下士。”

刘备曾在徐州多年,素与陈登相熟,便说:“你说陈登性情粗野,不能礼贤下士,可有什么根据吗?”

许汜回答:“以前我遭受祸乱,四处奔走,有一次路过下邳,便去拜见陈登。他见到我很不热情,没有一点儿主客之礼,很长时间不与我说话。到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自己睡大床,让我睡下床,真是有些傲慢。”

刘备当即表示:“许先生虽有国士的名望,但如今天下大乱,你本应在此国难之时忧国忘家,济世救民,可你却只顾置买田舍,把国家大事抛在脑后,这正是元龙所厌恶的,他和你还有什么话说呢?”

说罢,留下许汜在那里独自一脸尴尬。

这个片段出自《三国志·陈登传》,史称“求田问舍”。这里的刘备,好像和那个说话温柔、与人为善的“大耳朵”判若两人?没错!辛弃疾说“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就是打心底里佩服这个屡败屡战、胸怀天下的刘玄德。刘备虽为政治家,骨子里却是个有理想的热血青年。东汉末年分三国,说不清对与错,但刘备是实实在在想为这乱世做些事情的。在自己价值观的引导下,他讨厌故作清高的隐士,这一点在他的性格里不容忽视。

再回到三顾茅庐。不出意外地,现下任何人都能发现,躬耕南阳不问世事、两次躲避刘备造访的诸葛亮,他的做法岂无求田问舍之嫌?而且,这时候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一个讨厌隐士的主公,一个故作姿态的谋士,这样的两个人居然最后走到了一起!

这是一对显而易见的矛盾,如果硬要解释的话,那么真相只有一个:两者中有一个是不实的。

求田问舍的典故载自正史《三国志》,很难有假;而“诸葛亮故作姿态”则是后人的揣测和解读,会不会是这里出现了误解呢?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关于三顾茅庐中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后人总是单一地用过多的利益关系去解读,而很少从性格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三顾茅庐”是为名为利的一场作秀吗?绝非如此。依笔者之言,在诸葛亮一次次反常的自比中,我们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