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八、风声雨声读书声——无锡篇(5)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江南行本章字数:2990

水波中仿佛掠过一阵读书声,风声雨声读书声从未随岁月逝去。东林书院的讲学声,是东林党人的情怀。从东林书院到瑾槐书堂,人们的思想都融进了太湖的浪中。

几百年后,薛福成仍在读书,但他读的书不一样了。江南的园林再大,也围不住他追梦的心——他去过许多中国人不曾到过的地方,他开始走向世界。

太湖的水中,还有远远传来的音乐声。月影下,少年用心演奏属于他的乐曲,时而低回时而高亢的二胡声是那么沧桑。他看尽人世百态,他的乐曲与惠山寺的钟声交汇在一起,似悲似喜。

水边的映山红是春日最明媚的色彩,它能与冬梅争艳。空空的梅园里,仿佛还有那个穿中式长褂的身影。荣德生一生办了很多学校,这些学校就如土壤中生长的梅花,映出了无数学子,也映出了荣德生的实业精神。

潺潺水声,与古镇里的笑声相呼应。这些笑声中,是否有钱穆的笑声?那个最最平凡的人,用他的汗水浇灌他的学问。无数夜晚的挑灯苦读,铸就了一位文人学者,也成就了他的育人精神。

如果把钱锺书比作海,那顾毓琇便是天。虽然海大不过天,但海比天空要低沉。他们走的路不同,但殊途同归。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你会发现,他们的思想其实是一样的。

一代代的无锡人,其实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逐浪,逐梦,共同走向世界——他们都是追梦人。

苏绣·无锡

罗程梦婕

“沙沙!沙沙!沙沙……”她在做什么?穿针又引线,上缝又下缝。呀!这不是苏绣吗?

我朝着第一幅苏绣走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远处,一个亭子;近处,几朵大大的映山红,衬得亭子与众不同;中间,一大片湖水,水波在荡漾,映出亭子的影子……

第二幅苏绣,绣出了美丽的梅园。一条小径通往“香海”,旁边是绿油油的梅树,一颗颗梅子藏在叶间,等着被寻觅。天空中悠悠的白云与宁静的梅园遥相呼应。

第三幅苏绣是寄畅园。近处的大树,远处的高塔,中间的知鱼槛,都非常生动清晰。知鱼槛中的鱼,时而跃起,时而吐泡,时而潜入水底……让人联想到庄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水波荡漾,知鱼槛的倒影在水中忽隐忽现……

一幅幅苏绣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我不禁感叹道:“苏绣绣出了美丽的无锡!”

无锡

解芷淇

一、湖

“太湖美……”,听着优美的评弹我想起了“大一点”的太湖。一望无际的太湖,岸边一尊大大的佛像,佛像头顶上有个大大的肉髻。

太湖还有一个小弟弟,名叫蠡湖。从湖面大小看,蠡湖确实是小弟弟;但论名气,蠡湖也算得上大哥哥哟!范蠡带着西施畅游蠡湖。蠡湖还有多种形态各异的假山,比太湖美多了!

二、园

犹记得梅园中那几栋“大别墅”,走进去有一种庄严感。屋前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蚊子,蚊子,大蚊子!屋后的台阶下有一个奇怪的黑漆漆的洞,我们壮着胆,钻进去,摸索着向前走,好不容易走了出来,发现自己已经站在山上。

惠山有个寄畅园,还有天下第二泉。泉有两个,一圆一方,圆泉中有大量的钱币,也许这钱币是人们对阿炳的怀念!阿炳虽然是盲人,但他的《二泉映月》打动了许多人的心。

三、故居

钱穆旧居,虽然简陋,生活在里面的人,却如此伟大。

钱锺书故居,很宽敞,生活在里面的人,很寂寞。

薛福成故居,虽然奢华,本人却从未在里面生活过。

无锡之美

查雯茜

我是一株四叶草。

很不幸,我被一双手摘下,拎着把玩。

但我又是幸运的。跟着她,我看见无锡很多风景。

我到了太湖。我看见了叶圣陶所说的像淡墨画出来的山,看见了渔翁一网打尽湖上的风光。

我参观了梅园。看见了那一颗颗饱满的梅子,想象着花开时的美丽和荣德生低首拜梅的身影。

不过我觉得,无锡最美的,不是它的风景,而是人。

我去了一个名叫荡口的小镇,认识了一个身材瘦小,但口若悬河的老师——钱穆。他小时候经常在后院假山上看书,天色暗了就爬到屋顶上看。

我看见了天下第二泉,看见了盲人阿炳站在泉边,拉着二胡,演奏着他心中的《二泉映月》。

我知道了俯瞰人间的寂寞才子钱锺书和文理兼通的全才顾毓琇。

虽然我已经变得干枯,但我觉得值。

再见了,无锡

林家璐

无锡,我来了

太湖,烟波浩渺

蠡湖,烟雨迷蒙

当年的扁舟飘飘

橹声渺渺

早已从历史的后门失踪只有蠡湖

留了下来

“珍重珍重,这是我新亚精神”钱穆

他的影响能与鲁迅、胡适媲美影响的不只是学生,还有大众传递的不只是习作,还有新亚新亚精神

风声雨声读书声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万顷烟波宜水月一生知己是梅花民族实业家荣德生他的事业

是伟大的

商人

很少被说“伟大”除了他

而天下第二泉则是一曲二胡拉出了人间谱出了阿炳的心

钱锺书是个神话学贯中西

寂寞、孤傲

顾毓琇不同

对什么都有热情

是少见的全才

当然,他们两个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努力最后一场《岳飞》结束了最后一次对话演完了

转瞬间,四天过去

踏上了归途

江南园林

明看苏州

清看扬州

民国看无锡

无锡,再见了!

无锡花语

陈胤涵

九里香

太湖蠡园沉浸在花香之中,处处皆可见到我。

我看着黄蓉郭靖游太湖,

我随着范蠡西施隐居于蠡园。

酢浆草

我很不起眼,

也许连钱穆都不知道,在他家的小院子

有这样的小野花。

但我一直都看着他,与他一起努力。

木绣球

我来到惠山,

并在这里扎下根。

看着秦金建造寄畅园颐养天年,

听着阿炳演奏那苍凉的《二泉映月》。

梅花

我是梅园里的一朵梅花,

在荣德生先生种下的第一株梅树上绽放。我看着他种下另外两千九百九十九株梅树,我看着他亲手为梅园题字。

今日我看到一位大先生带着一群童子,

在我面前读着“一生低首拜梅花”。

无锡之美

范采奕

太湖是无锡的湖,成仿吾游太湖时想起了歌德写的《湖上》。到了蠡湖,就会想起范蠡和西施在五里湖上泛舟。两个都是湖,但有所不同。

“咚、咚、咚”,钟声在惠泉山响起。这钟声让人想起阿炳《二泉映月》的伤感与悲凉,让人想起天下第二泉的清澈与甘美。秦观后人的院子里,那座假山就像秦观的背影。

无锡名人辈出,杰出的有一代国学大师钱穆。说起钱穆,不得不说新亚书院,新亚书院里传来一阵阵咏唱校歌的声音:“山岩岩,海深深,地博厚……”

“万顷烟波宜水月,一生知己是梅花”,这副对联挂在梅园。园中一块巨石上刻着“梅园”二字,大家都称荣德生是“梅园孔圣人”。登上梅园顶端,能看到整个太湖的美景。白色的太湖,安静得像一个熟睡的少女,悄无声息,这无声无息中透着诗样的柔和的美,湖上蒙着一层轻纱似的水汽。

依依不舍地离别太湖,飞向那理想的世界。

“醉”美无锡

沈聿锴

四天游学,我沉醉于无锡的美。

每天听傅老师讲课,我感受到了他平凡的话语中蕴含的超凡脱俗的美。此时,仿佛饮用了一杯美酒,我的思绪飘到了很远、很远……

当年,范蠡辅佐越王灭了吴国,后与西施乘一叶扁舟,随风而去,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

借着“酒”劲儿,呼吸闭眼间,我仿佛又看见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岳飞誓死不屈的模样、面对死亡面不改色的模样,在我眼前晃过。同样是喝酒,岳飞喝的那杯可是毒酒啊!

又一呼吸闭眼间,耳边传来了二胡声。演奏者不是阿炳吗?这二胡声多么沧桑、多么哀怨,但又不失希望。这不正是阿炳用心感受的那个世界吗?

昏昏然间,突然有一束光,那光是钱锺书的窗里透出来的吗?窗外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是否精彩?窗只是一个引子,推开门,走出去,迎进来才有“大同”吧?

酒不醉人人自醉,不知不觉,我已醉倒在无锡历史长河中。

网中物

王晟睿

雨落太湖边,然而并不大。雨中,一个渔夫,戴斗笠,披蓑衣,慢慢走到湖边,弯腰,撒网,然后坐在石头上,抽烟,陷入遐想。

四周忽然响起悲怆的二胡声。不错,正是《二泉映月》。阿炳虽双目失明,但创作了不朽的乐曲。这声音如冷雨一般凄凉,洗涤着渔夫的心灵;他两眼“紧盯”着渔网,乐曲声浸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