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八、风声雨声读书声——无锡篇(4)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江南行本章字数:2954

最后我们讲一下1910年出生的无锡人钱锺书,我总觉得他留给后世最重要的并不是一部小说《围城》,也不是一部学术笔记《管锥编》,而是他贯通中西、走向世界的那种方向、思路。他是清华大学训练出来的,也是牛津大学留学回来的,家学渊源,深通中国经典,同时又博通西方各种典籍,尤其在人文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对于他,也有许多的争议,因为他是一个极为聪明的人。“极为聪明的人”在中国往往不是褒奖,在许多人看来,他太聪明了,非常善于保护自己。我们翻到他写的《走向世界》的序,一起来读:

《走向世界》序

钱锺书

“走向世界”?那还用说!难道能够不“走向”它而走出它吗?哪怕你不情不愿,两脚仿佛拖着铁镣和铁球,你只好走向这世界,因为你绝没有办法走出这世界,即使两脚生了翅膀。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世界,就成为人的世界。

中国“走向世界”,也可以说是“世界走向中国”。咱们开门走出去,正由于外面有人推门,敲门,撞门,甚至破门跳窗进来。“闭关自守”、“门户开放”那种简洁利落的公式套语很便于记忆,作为标题或标语,又凑手,又容易上口。但是,历史过程似乎不为历史编写者的方便着想,不肯直截了当地、按部就班地推进。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有时大开着门和窗,有时只开了或半开了窗,却关上门,有时门和窗都紧闭,只留下门窗缝和钥匙孔透些儿气。门窗洞开,难保屋子里的老弱不伤风着凉;门窗牢闭,又防屋子里人多,会闷气窒息;门窗半开半掩,只怕在效果上反而像男女搞对象的半推半就。谈论历史过程,是否可以打这种庸俗粗浅的比方,我不知道。

我们借“走向世界”这个说法来贯穿今天下午这节课。东林书院的那副对联上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里面有“世界”这个词吗?没有,但是邓拓在解释的时候把“天下”解释成了“世界”。我不同意他的解释,那个时候所讲的天下并不是现在所说的世界各国。在东林书院时代,顾宪成、高攀龙他们的理想中,应该还没有“走向世界”。但是,从生于1838年的薛福成开始,在无锡这块土地上出生的一代又一代的人,薛福成、荣氏兄弟、钱穆、顾毓琇、钱锺书等,虽然他们的领域各不相同,有人做外交,有人做实业,有人做学问,有人做教育,但是有一条线可以将他们串在一起,就是“走向世界”。薛福成走向世界,他不仅双脚到了欧洲四国,关键是他的脑子、他的思想到了世界;荣氏兄弟是土生土长的无锡人,读书不多,他们虽然没有走到世界,但是他们创办新式的企业,办面粉厂、办纺织厂,他们在实践上走向了世界,他们的产品走向了世界。走向世界有很多方式。钱穆早年也没有到过国外,完全是在无锡这一带成长起来的,他在1949年以前一直生活在中国内地,但是他的胸怀是走向世界的。顾毓琇、钱锺书都曾留学西方,他们是双脚进入过世界、思想也走向世界的人。走向世界,是近代以来一代一代人所走的路,也是今天和将来的我们必走的路。但是走向世界并不意味着可以把母语学得一塌糊涂,字写得潦草难看;走向世界并不表明可以把中国的经典忽略,变成一个空心的中国人。空心的中国人是什么意思?长着一张中国脸,心里面空空的,没有中国元素,讲不出跟中国文化、跟中国历史有关联性的东西。我觉得一个现代的中国人应该既能脚踏在中国文化深厚的土地上,又能眼睛看见世界的辽阔,像我们今天所说的——薛福成、荣氏兄弟、钱穆、顾毓琇、钱锺书这样的人,他们都是走向世界的人,我盼望你们都能成为走向世界的人,同时又是有中国根基的人。走向世界不表明没有中国根基,没有中国根基,你走向世界也是一个空心人,要以一个实心的中国

人的心态走向世界。你们的身上既要有中国元素,也要有世界元素,它们是融在一起的,要像这些过去的无锡人一样。

在薛福成故居内的瑾槐书堂

我们要感谢瑾槐书堂的主人陈彤老师,是她让我们拥有了这个美好的下午。

童子习作

天下兴亡

付润石

一面面白墙、一排排黑瓦,碧色的水波微漾着,穿过淡灰的小桥,脚踏的青砖还是当年的青砖,精美的梁柱还是当年的梁柱。岁月的气息萦绕在厅堂之间。

1111年,杨时踏过这里,创立了东林书院;1604年,顾宪成重建东林书院。面对种种的压迫、不断的攻击,他不低头。这是君子的反抗,看似如飞蛾扑火,实则包含着一种东林精神,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东林党人唱出了最后的绝唱:“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东林已绝,但其风犹存,也许是换了方式。从东林书院到新亚书院,从古代到现代,钱穆抱着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推开那扇几千年的旧门,迎来了崭新的世界。

薛福成、荣氏兄弟、钱穆、钱锺书……一代一代人努力着,旧世界渐渐变成了新世界。钱穆的《国史大纲》、钱锺书的《围城》,和梅园里的梅花一样暗香依旧。

读书声

罗程梦婕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室内传出琅琅读书声。窗外,一朵朵红杜鹃竞相开放,比比谁更美。湖面倒映出花的影子。一圈圈波纹泛起,带我们穿越时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从一间教室中传出的。一阵阵朗读声,融合成一句句古诗词;一阵阵背诵声,拼凑出一篇篇精美的古文。

“今日当作文。但天雨,未能出门。令诸生排坐楼上廊下看雨……”这是钱穆先生当小学老师时留下来的文字。沙沙的雨声与老师的教导声融在一起,一句句谆谆教导与一个个发问,汇成一股暖流……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一睁眼,忽然发现已经把《前出师表》读完了。然而,那只是一个梦,梦中的故事……

用心

陈胤涵

一个人要走向世界,只是走遍整个地球吗?

如果薛福成的脚到了世界各地,却贸然地把心忘记了,那他究竟有没有走向世界呢?

虽然薛福成的脚到不了世界各地,但如果他用心阅览西方历史、文学,这也算走向世界了吧?

“用心”是一个词语,意义深奥的一个词语,在它身上多下功夫,也许能悟到很多智慧。

不能做一个空心的中国人

曲木子

薛福成的心走向了世界。他主张学习西方,但是他的心还是中国心,他不忘中国文化。

钱锺书虽然留学英国、法国,但是他的心还是中国心,他没有忘掉中国文化。

薛福成的宅子,很美。一草一木都绿油油的、水灵灵的。水中,鱼儿们在嬉戏。但是如果没有人,它就只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宅子。

我们也一样,不能到了国外留学,就忘了中国文化,忘了中国。

东林

张雨涵

忆从前,

一个无锡人落寞的背影,因为耿直,

被迫离开了官场,

几年后,

一个站在东林讲台上的身影,一个党派的崛起,

一群人的努力。

从台前到幕后,他的时代,

才刚刚开始,

无锡的东林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从窗外传来,

“家事国事天下事”,不过是自己的事。逝去的岁月,

君子与小人的斗争,一切的党争,

无数人的逝去,

归来却仍是,

永恒的东林。

瑾槐书堂

范采奕

“走向世界”?那还用说!难道能够不“走向”它而走出它吗?薛福成走向了世界。

薛福成在自己的人生当中,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他的灵魂在空中飘荡,他看到在他的老宅里有一个瑾槐书堂,他听到了童子们的读书声,他心里的世界从水墨色变成了彩色。

“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历史的背影不断地涌现在历史的画面上。

世界,是多面的,我们要探索多面的世界。

童子习作

乘风逐浪

金恬欣

太湖。五月的微风,将水波惊扰。在我平静的思绪中,激起一片浪花。

水中似有倒影——一个姑娘静静地洗着衣,她的身后站着一个人,那人凝神注视着浪花。

这浪花承载着多少辛酸,才会千万年不停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