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十六、吞天沃日第一潮——海宁潮篇(1)

书名:寻找中国之美:少年江南行本章字数:2919

童子诵

观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先生说

你们刚才背诵的是宋代词人周密的传世之作《武林旧事》中关于浙江潮的一段描写。这是近千年来关于浙江潮最好的一篇古文,你们觉得哪个词最精彩?如果我们晚上来,没有日怎么办?金庸是怎么写的?我们来读《书剑恩仇录》的节选:

……耳中尽是浪涛之声,眼望大海,却是平静一片,海水在塘下七八丈,月光淡淡,平铺海上,映出点点银光……

这时潮声愈响,两人话声渐被淹没,只见远处一条白线,在月光下缓缓移来。

蓦然间寒意迫人,白线越移越近,声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岭,天际而来,声势雄伟已极。潮水越近,声音越响,真似百万大军冲锋,于金鼓齐鸣中一往直前。

潮水愈近愈快,震撼激射,吞天沃月,一座巨大的水墙直向海塘压来,眼见白振就要被卷入鲸波万仞之中,众侍卫齐声惊呼起来。白振凝神提气,施展轻功,沿着海塘石级向上攀越,可是未到塘顶,海潮已经卷到。陈家洛见情势危急,脱下身上长袍,一撕为二,打个结接起,飞快挂到白振顶上。白振奋力跃起,伸手拉住长袍一端,浪花已经扑到了他脚上。陈家洛使劲一提,将他挥上石塘。

这时乾隆与众侍卫见海潮势大,都已退离塘边数丈。白振刚到塘上,海潮已卷了上来。陈家洛自小在塘边戏耍,熟识潮性,一将白振拉上,随即向后连跃数跃。白振落下地时,海塘上已水深数尺,他右手一挥,将折扇向褚圆掷去,双手随即紧紧抱住塘边上一株柳树。

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海潮势若万马奔腾,奋蹄疾驰,霎时之间已将白振全身淹没在波涛之下。

但潮来得快,退得也快,顷刻间,塘上潮水退得干干净净……

乾隆转头对陈家洛道:“古人说‘十万军声半夜潮’,看了这番情景,真称得上是天下奇观。”陈家洛道:“当年钱王以三千铁弩强射海潮,海潮何曾有丝毫降低?可见自然之势,是强逆不来的。”……

金庸有没有读过周密那篇文章?从哪里看出来的?“吞天沃月”或许正是由“吞天沃日”变化过来的。金庸在“吞天沃月”前面用了“震撼激射”,之后还有“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万马奔腾”,这与你们刚才背诵的“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是不是一个脉络?面对童年时就熟悉的海宁潮,金庸也并不是靠自己的天才去描述,而是直接站在了周密的肩膀上。有了周密,才有了金庸描写夜潮的精彩段落。

母语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很少有人平地起高楼,大多数人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如在唐朝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前面,有南北朝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许多名句都是这样来的,北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前面,有唐朝李白的“东风已绿瀛洲草”;南宋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之前,唐代诗人吴融就写过“一枝红杏出墙头”,陆游直接用了“一枝红杏出墙头”。我们读一下下面三首诗: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马上作

陆游

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最终还是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胜出,其前一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也非常好。

从“吞天沃日”到“吞天沃月”,一字之差。白天来看潮是“吞天沃日”,夜里来看半夜潮是“吞天沃月”,就看你是什么时候来的。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并不是从零开始的创造。周密已经先想到了“吞天沃日”,从“日”到“月”,便容易多了。周密是金庸的“一”,就像庾信是王勃的“一”,李白是王安石的“一”,吴融是陆游、叶绍翁的“一”。

一千多年来,关于“天下第一潮”的诗文多矣,我们这一课读了前人留下的好诗好文章,你们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他们就是你们的“一”,你们不用从零开始。有了“一”,你们可以在后面画“○”。至于能画几个“○”,就看每个人的造化、能耐和努力了。如果一个“○”也画不上去,“一”仍然是“一”。这个“一”太重要了。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的“一”在哪里?这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一”,只能在你生命中遇到的事物当中,在你读到的书当中。

自南宋以来,很多人一想到“天下第一潮”都会想到周密这篇文章。周密的文章是从天而降的吗?当然不是,周密也有他的“一”,虽然我们不知道,我们只发现了周密是金庸的“一”。

刚才我们从江堤边那组铜像经过,那些人你们认识几个?1923年9月28日,海宁人,曾留学美国克拉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诗人徐志摩,邀请了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回国的陶知行,美国留学回来担任过教育次长的朱经农,美国留学回来的化学家后来做过四川大学校长的任鸿隽和美国留学的他的妻子北京大学教授陈衡哲,担任过广西大学校长的马君武,还有胡适及其女朋友曹诚英——后来到美国留学,在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拿到了硕士学位——一位农学界的女教授,以及Ellery——美国Vassar大学的史学教授,陈衡哲的老师,一同在这里看八月十八的大潮。这一行人,几乎都是留学归来的,代表了当时中国具有新知识、新思想的科学家、教育家、学者、诗人。这一天是农历八月十八。九十年后,这里出现了一组为他们九个人立的群雕。

唐宋以降,看过“天下第一潮”的人多了。孟浩然看过,李白看过,白居易看过,刘禹锡看过,苏轼看过,周密看过,杨万里看过,黄仲则看过。但是我们不知道孟浩然跟谁一起来的,白居易跟谁一起来的,苏东坡跟谁一起来的,杨万里跟谁一起来的。

历史上只留下两个纪录。一个纪录就是徐志摩邀请了胡适、陶行知他们这一行人来,这么多重量级的名人集体来看潮,这是千年以来难得的一次。也许这一次算得上史上最豪华的看潮阵容,没有之一。以后还会有吗?恐怕不会有了。一代有一代之人物。这些人物过去了,就不会再有,我们再也见不到这样的场面了。

在他们之前,1916年9月15日,有另外一批人来到这里看潮,那些人是与孙中山一起来看潮的,包括宋庆龄、蒋介石、朱执信、张静江、叶楚伧等。

就在徐志摩他们一行来看潮的那一年,在海宁袁花镇新伟村,查家诞生了一个婴儿,就是后来的金庸,我们说他是海宁潮捎向人间的一个婴儿。徐志摩当然也是海宁潮捎来的婴儿,他呼朋唤友,来看他从小就熟悉的大潮。

海宁潮看见了徐志摩他们匆匆来去的身影,胡适当天留下了一篇比较详细的日记。我们来读一下这则日记:

1923年9月28日

今天为八月十八,潮水最盛。……

船开到海宁,看潮。潮到时已近一点半钟。

潮初来时,但见海外水平线上微涌起一片白光,旋即退下去了。后来有几处白点同时涌上,时没时现,如是者几分钟。忽然几处白光联成一线了。但来势仍很弱而缓,似乎很吃力的。大家的眼光全关注在光山一带,看潮很吃力地冲上来:忽然东边潮水大涌上来了,忽然南面也涌上来了。潮头每个皆北高而斜向南,远望去很像无数铁舰首尾衔接着,一齐横冲上来。一忽儿,潮声澎湃震耳,如千军万马奔腾之声,不到几秒钟,已涌到塘前,转瞬间已过了我们面前,汹涌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