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直觉思维(2)

书名:亲爱的丫头3本章字数:1755

中国人喜欢谈“悟性”。人们经常评论某某人悟性高,某某人悟性低,比如讲“这孩子有悟性,一点就通”,比如讲“再怎么也学不会,一点悟性都没有”。所谓悟性,指一种能够见微而知著、闻一而知百,善于迅速地、准确地认知理解事物的能力,说到底也就是运用直觉把握事物的能力。

英语中很难找到意思上能够与“悟性”精确对应的词。中文里面,“慧根”“灵性”可能算得上是与“悟性”意思最相近的词。

不少汉语成语,比如恍然大悟、幡然悔悟、大彻大悟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等,以及情急生智、灵机一动、灵光乍现等,分别反映了人们运用直觉思维认知理解事物的不同情况。

直觉思维主要借助主观感受认知事物,难以避免地会有随意性。

比如难以建立标准和流程。川菜中有道久负盛名的回锅肉。这道菜的做法虽然大厨都知道,但在不同的师傅那里,选什么样的肉、煮到几成熟、用什么豆瓣酱、熬到什么火候、搭配蒜苗还是青椒、荤素各占多少等,全由个人把握,不像肯德基、麦当劳那样严格遵照一套标准化的流程来操作。结果同样一道回锅肉,有多少个师傅,就有多少种风貌,就有多少种口味。即便是同一个师傅做出来的回锅肉,由于个人情绪、状态不同,口味咸淡、滋味厚薄也有不小的差别。这种情况在川菜各个菜品中,在中国的各大菜系中,在中国各种传统工艺中,都是普遍的现象。

古中国与古印度、古希腊同为逻辑学的发祥地,但是在后续发展中,逻辑学未能在中国发展成为独立学科,逻辑思维没有成为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主流。

中国人偏向于直觉思维,西方人偏向于逻辑思维。直觉思维主要借助直观感受认知事物,逻辑思维主要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认知事物。中国人遇到事情通常直接思考“怎么办”,习惯于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西方人遇到问题往往首先追问“为什么”,习惯于在探究事物的原理上下功夫。

直觉思维长于突破认识的程式化,以高度凝练的方式从总体上把握事物,但与此同时有着神秘、偶然、模糊、不可靠等特点。在文学艺术等领域,这些特点未必算是缺点。而在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如果缺乏建立在逻辑思维之上的“小心的求证”,那么由直觉思维获得的“大胆的假设”,不仅无法转化为有效的认知,而且很容易流于妄想,酿成经验主义、教条主义错误。

不仅如此,直觉的产生与信息的刺激、知识经验的积累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一个人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与其直觉的准确程度成正比;知识经验越丰富的人,直觉思维水平越高,直觉判断更有价值。而信息的加工、知识的储备和经验的概括提炼,都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和前提。

世界历史的演进中,在已知的大部分时间内,古代中国的发展水平总体上领先于包括西方在内的其他区域。进入近代,西方对事物原理的探索推动科学技术快速进步、工业革命迅猛兴起,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导致西方在发展上反超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分析以及认识手段不断更新的基础之上,也即建立在运用和发展逻辑思维的基础之上。

对此有人感叹说,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中国的商高发现了“勾三股四弦五”的现象,但是勾股定理作为定理被证明,却由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完成。在科学的诸多领域,都有中国人发现了现象,但最终是西方人证明了原理的情形。

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背后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碰撞。经过从鸦片战争后被迫向西方学习到新中国成立后主动向西方学习,中国跟上世界发展浪潮,不仅建立了现代化的制度体系、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科学技术体系,而且走上了自主创新之路。这个过程,是中国人充分展现其直觉思维在学习能力、模仿能力、整合能力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是中国人从被动到主动地培养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中国人从不自觉到自觉运用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走过这个艰辛而又缓慢、痛苦却也欣喜的过程,中国人正在点点滴滴、由浅入深地理解和掌握逻辑思维。

作为人类认知的两种主要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实践证明,人的思维方式并非不可改变,而是可以通过被动性的适应或者主动性的接纳进行改进和提升。

善加利用由改革开放开启的对外交流的大环境,中国人在对比中看到差别找到差距,知不足而自反,知不足而后学,知不足而后强,如梁启超所说“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富有灵感的直觉和有所约束的逻辑两种思维方式,在中国人头脑中同样会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