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的背后(1)
中国人喜欢说“随便”。问他吃点什么喝点什么,去哪些地方看点什么耍点什么,日程怎么安排,事情怎么处理,都说“随便”。然而,当人家把饭菜安排了,行程安排了,说“随便”的人难免又觉得事情没有办好,性格沉稳的人嘴上不说,但心里的不满别人可以感觉出来;心直口快的人会火冒三丈地发作出来:“怎么有你这样办事的?”“会不会办事?”
由此可见,这些人说“随便”,并不全为了客气、礼貌和谦让,为了不给人添麻烦,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重,有时是自己没有把事情想清楚。事先根本没有把事情想清楚,临到头又觉得不是自己希望的那样,这种事情在我们周围随时大量发生。夫妻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常常因为先说了“随便”后来又不能将就,各执一词各讲各理,闹出很多不愉快。
没有人是可以被“随便”对待的,当别人说“随便”时,不能轻易信以为真。同时,也应该学会体谅那些说了“随便”却又没法接受“随便”的人。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不是有意找碴或故意下套,而是事先确确实实没有想清楚。
社会上有不少喜欢“骑墙”,即如人们所说脚踏两只船的人。这些人中有的善于“骑墙”,即他们想清楚事情后,把“骑墙”当作一种生存术,一种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明朝人李卓吾讲:“世间道学,好骑两头马,喜踹两脚船。”多数人其实是因为没办法把事情想清楚,所以临事不决、举棋不定。
在国人的日常表达中,除了“随便”,“莫名其妙”也是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莫名”者,不可言状也,无以言表也,无法付之于语言也。事情是什么样子,事物是什么面貌,自身是什么看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照理说都可以给出客观真实的描述,为什么会说不清道不明呢!
之所以说不清道不明,原因是没有想清楚,对面临的状况,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建立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无法作出有把握的判断。
最说不清道不明的,是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因为不清楚个人的需要,所以往往通过看别人有什么来确定自己想要什么。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刘邦和项羽,对标秦始皇确定了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与他们同时代的陈胜,则降低标准以“王侯将相”为参照目标。《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后来在大泽乡起事,他动员众人说:“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五代后晋人窦禹钧五个儿子相继科举及第、功成名就,被誉为“五子登科”。后人则以不同版本的“五子登科”,折射出渴望将财富、权力、地位、名誉、智慧、美色等,举凡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囊括为己所有的占有冲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古人看来,应有尽有、无所不有、一切愿望都能满足的只有皇帝。“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可见有些人最羡慕最向往当皇帝。
有了什么好处都不愿落下的心态以后,但凡别人在哪方面胜过自己,无论金钱、权力、地位,无论学识、能力、口碑,不管别人拥有的东西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也不管别人为什么能胜过自己,某些人都会感到不舒服。
喜欢攀比,嫉妒心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想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初唐人王梵志有首诗写道:“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后来有人根据这首诗编成一则顺口溜:“世人都说路不齐,别人骑马我骑驴,回头看看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劝慰人知足常乐,当然不乏说服力,但凡事都要跟人比,终归不是正本清源之法。每个人过自己的日子,重要的是想清楚自己想要怎么过,重要的是自己感到惬意,不需要通过与他人比较找满足感。
有时媒体爆出的一些官员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案例,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呢,要那么多不仅自己花不完而且子孙几代人都花不完的钱,有什么用呢?在他们看来,能够走上领导岗位的人都是人群中的佼佼者,不应该犯这样的糊涂。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是这些人没有想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自己的日子究竟该怎么过。没有想清楚这些问题,其结果必然是什么好处都不愿意落下,什么好处都想捞,任由本能支配着,在千方百计满足个人欲望的路上越陷越深、越走越远。
从欲望、心理等构成人性的深层次因素来看,在掌控欲望、自律这些基本的人生修养方面,社会精英们未见得比普通人更高明。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不是就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当我们义正词严地谴责各种贪腐现象的时候,是不是同时夹杂着艳羡的念头,或因为没有机会那样做而加重了深恶痛绝的程度?
“好责人者,自治必疏。”“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很可能正在我们自己身上上演。
老子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隋朝哲学家王通讲“自知者英,自胜者雄”。人保持自知之明,首先在于基于个人拥有的各方面条件,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因为没能把问题想清楚,所以就谈不上主见。
一般情况下,有主见的大约有两类人。一类是真正把事情想清楚的人,他们属于人群中的少数。另一类是虽然没有把事情想清楚,但是凭感觉选了个说法来相信和坚持,他们是理想主义者、完美主义者、教条主义者,或各色各样的极端主义者。相比之下,多数人缺乏主见。因为没有主见,所以只能“随大流”,跟着他人尤其是众人的看法走。
多数人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常常要考虑其他人作何反应,甚至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这并不是因为这些人虚假、伪善,而是因为想取悦他人,以所作所为赢得他人的肯定是他们的本性。对他们来说,自己说好不算好,别人说好才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