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单打独斗,战胜日常俗务的小怪兽(1)
所有生活里的机关,
都要自己一点一滴地去破解。
住在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日子很快就到头了。没有想到,落地美国之后的第一个惊天震撼,这么快就来临了。
我终于明白,拿到录取通知,只是求学路上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到了纽约之后,现实的问题一个个扑面而来。衣食住行,事无巨细。原来,在你以前熟悉的生态系统里,你根本无从检验一个人是否是一个独立的人;原来,以前生活中的你可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都只是假象,那是因为生活还没有到达为柴米油盐都要发愁的地步。到了美国,一切生活中最简单的需求被放大了。一切的孤独和庞杂的冲击,你必须独自去面对,这所有超越语言的一切,只有一个英文单词可以形容:排山倒海。
哥伦比亚大学地处纽约市曼哈顿上城,校园很小,寸土寸金。在美国东海岸上学的朋友通常会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学校的房源比较紧张。在纽约,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哥大房子不仅少,而且贵,拉升了在纽约的留学成本。但是和中下城里那些在纽约大学读书的朋友们相比,哥大的学生们又是幸运的,因为和中城相比,上城的房子已经算是很便宜的了。一般来说,美国大学会尽量给本科生安排住房,但是研究生就不一定有这种好运了,尤其是在纽约这种繁华大都市,学校会不会给你分房,多半看运气。
在学校发出的在线录取通知书里,还是给了每个国际学生一个申请房子的机会,通过一个链接,可以跳转到学校网站上填写申请表格——那是一张大学公寓的申请表格,但是学校从一开始就说得很清楚,由于房源极其紧张,所以不一定每一份申请都能获批。言下之意,你得有买彩票的心态。
我提交了住房申请,发现这简直是另一个轮回的等待。等待这个分房通知,丝毫不比等待学校的录取通知轻松。每一天,我都满怀期待地去登录学校的网站,去查看分房的状态,但是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每一次登录,我看到的在线状态显示的都是——正在评估,以至于我在很长时间里都怀疑这个系统是不是已经坏掉了。这种等待的遥遥无期,饱含着一种甜蜜的望眼欲穿,让我在是否需要在校外租房这件事情上,陷入了暂时的僵局。
后来一个朋友告诉了我真相,除非学生主动联系学校,学校的房屋部门一般不会主动联系学生,即便学生上了候补名单也一样。我听了这话简直是大跌眼镜,原来只知道学校录取结果里有一项叫候补名单,没有想到学校分个房竟然也弄个候补名单,可见大家对房源的争夺真是激烈无比。他后来的一句话让我更为震惊,“其实吧,申请大学公寓比申请哥大本身,竞争还激烈,通过率极低。”
那是我第一次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在美国求学,不能凡事都像在中国上学时那样去习惯性地依靠一个庞大的系统,让那个系统帮你解决事情。在美国,什么都要自立为王,靠组织的想法没有出路。
后来我果然被加入候补名单了。一个月的等待眼看就要无疾而终,就在我已经开始研究谷歌地图,准备自己在校外找房时,事情又出现了一个小小转机。学校突然给我发了一封邮件,说给我分配了一间Arbor的公寓,如果有意要住,就赶紧交1000美元的定金。这几年,哥伦比亚大学为了缓解主校区附近大学公寓的住宿压力,在布朗克斯区修建了名为Arbor的公寓社区。这里的好处是房子都是新建的,质量非常好,设施非常齐全,安全也有保障。楼内有健身房和洗衣房,生活十分便利。我看着Arbor房屋的平面图,舒展宽敞,大喜过望,于是拿着电话,四处向校友打听Arbor如何,是否要接受这个来之不易的房子。没有想到,所有人的回答竟然出奇一致——“算了吧。”
原来,Arbor虽然住房条件好,但是它不在曼哈顿,而是位于布朗克斯区,因此远离哥大主校区。虽然学校每天有班车往返,但是发车时间是固定的。一旦错过,出发去学校,从学校回到住处,都非常不方便。尤其是一旦过了凌晨两点,就没有班车接送了。所有这些限制,对于一个一心想去探索大纽约的我,显然非常不便。而住在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应该是你的老师,在我心中,你应该享有来去自由的权利。对于我来说,来纽约不是来追求物质享受的,而是来追求完全的精神自由。我对任何束缚,都极其反感。
于是,一波三折,我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在校外租房。还记得当时在北京认识了一个计算机专业在读的校友范若愚,他为了让我搞清楚哥大的地理位置,以及最佳的租房地区,三下五除二用电脑画出了一张漂亮的图。然后告诉我,黄色区域是学校位置,在这周围租房都还是挺不错的。我看着这张图,感觉心旷神怡,被校友的友爱和天赋融化了,好像人还没有去纽约,就已经可以感受到一种和校友相处的愉快氛围。
但是对于租房这么大的决定,我还是不敢轻易下决心。我提前一个月来到纽约,就是为了亲自去了解一下学校周边的环境,然后挑选一个合适的地方居住。而这一个月,正如前文所述,我住在位于阿姆斯特丹大街122号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宿舍里。这个临时居住地点,是通过哥大学联网站引申出的谷歌小组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