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8. 年轻人的困境(1)

书名:三十不设限本章字数:1879

他那么爱纽约,

就要承担纽约附加给他的一切痛苦。

因为缺乏控制力,杰西的早上通常是灾难式的。我常常在7点半左右被他打开橱柜门的声音惊醒。他会疯子一般地从冰箱里掏出牛奶和花生酱以及一根香蕉做早餐。他把花生酱和香蕉放在一只白碗里,然后倒入凉牛奶,最后用勺子将这些食材拼命搅动。我即使不被开橱柜门的声音惊醒,也会被勺子撞击碗沿的声音吵醒。很多时候,杰西通常不会给自己留吃早饭的时间,经常是还没有打好领带,就逃命一样奔出了屋门。

有时候,杰西睡过了头,实在不想上班,他就会打电话装病,和公司请病假。说自己今天不舒服,实在没有办法上班。隔着房间的门我都能听到他哼哼唧唧装病的声音。我耸耸肩,对这种不上进的人,唯一的感觉是——这人没救了。

就凭杰西这种不靠谱的工作态度,我预见到他失去工作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果不其然,有一天晚上,他对我说:“我明天就不去公司上班了,今天是我上班的最后一天。”

我问他:“是你拒绝和公司续约了呢,还是发生了什么别的事情?”

他说:“我和公司的合同到期了,但是他们也不准备和我续约了,我呢,正好也不想干了。”

这是我第一次和杰西谈工作的话题,我对他说:“杰西,我可以问问,你喜欢这份工作吗?你在公司主要做什么呢?”

杰西说:“我真的不喜欢这个工作,我做的是公关公司的工作,主要是一有客户来公司开会,我就傻傻地坐在那里,拿个本子记笔记。然后呢,我必须整理好会上的内容发给老板。还有呢,我需要整理网上的一些报道,正面的,负面的,然后发给客户。我觉得,我的工作真的是好无聊啊!你知道,我是在西北大学学新闻的,我呢,将来还是想当一名记者。”

我笑了。这个男孩在我眼里简直是少不更事。我怀疑,就算有一天你做了记者,就以你这样爱玩的性格,能做得好吗?

第二天,我的室友杰西,成为失业的杰西。早上他终于不用上班了,他开始一觉睡到中午,然后从下午开始打游戏。

我无可奈何地看着他,心想:“哎呀,杰西,你的纽约梦呢?”

失业的杰西,打了一段时间的电子游戏,终于抬起头来,开始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他需要自己养活自己,挣足够的钱来负担纽约高昂的房租和其他不菲的生活成本。毕竟,他生活在“世界的中心”——曼哈顿,就连一盒草莓,都比隔着一条东河的布鲁克林区贵一两元。他那么爱纽约,就要承担纽约附加给他的一切痛苦。不仅是年轻人,很多漂泊在纽约的人,就是要追求那种痛并快乐着的感受。那种挣扎感,是纽约的一种标志。

在美国年轻人的概念当中,“自立”是非常重要的,而“拼爹”是可耻的。这是我后来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交往,或者与很多美国的华人家庭近距离接触时,鲜明感受到的。上课时,大家从来不提自己的家庭背景。生活中,大多数人会打一份零工挣学费。毕业之后,花几年时间来还学生贷款,没有父母插手帮忙。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公开宣称,他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还完学生贷款,这是一种自立为王的价值观。在这片“美国梦”被广泛散播的土地之上,奋斗这个词,是一种标志,显得特别性感。

然而,2011年,对于美国年轻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年份,对于学习新闻的年轻人来说,尤为如此。美国经济整体还处在动荡的恢复期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是街头巷尾人们谈论的话题,普通的美国人怨声载道。而寻找一份与新闻有关的工作,似乎特别艰难。不仅是杰西,很多哥大新闻系的学生,也是如此。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对于年轻人,这个年头并不太好。”

杰西在这个年头不好的年代,变成了一个找工作的年轻人。他终于停止玩电子游戏了。每天上午,他打开电脑,修改自己的简历,在各种招聘网站上寻找与新闻有关的工作,似乎成为一个记者,才能让他重新活过来。他不停地打着电话,和不同新闻机构的人事部门沟通,问对方是不是需要招人,每天客厅里都充斥着他忙忙碌碌打电话的声音。不过结果可想而知,那段时间新闻机构不裁人就不错了,哪里会招人?大多数人事经理只是客气地表示,可以把他放进人才库里,但是连实习的机会也不给,这让他有一点点受挫。

我曾经问过他:“杰西,你要不要考虑一下外州啊,毕竟纽约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听到这话,杰西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他说:“我就是要留在纽约。这里有来自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新鲜事,还有啊,我想吃哪里的美食,纽约都会有。美国别的地方没有这么精彩,我一定要留在这里。再说,别的地方哪有新闻可做。”

我点了点头,说:“那你这段时间是不是可以去领取美国政府发的救济呢?我看新闻说,凡是失业的人,都可以去填写报告,政府可以在18个月内为每个失业的人每月发放1000多元的救济金,让人们度过危机。政府发的钱,完全可以维持你在纽约的一切费用了。这可以是个缓兵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