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秘史(1)
在很多描写清代宫廷的影视作品中,都将草原上最美丽的女人和爱新觉罗最勇猛的男人描述成一对痴情的恋人,于是,便有了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百转千回的爱情故事,甚至,还出现了孝庄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的传说,给这段漫长的爱情长跑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那么,历史是否真如传说那样动人,皇太后是否真的下嫁了呢?
清初的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位重要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她历经三朝,两辅幼帝,以其过人的政治谋略和胆识深远地影响了历史的走向,稳定了清初动荡混乱的政治局面。智慧与美丽并重的女性往往会牵扯出更多的话题,围绕孝庄与多尔衮关系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甚至传出孝庄曾下嫁多尔衮的说法。为了剖析这个问题,我们先要了解其人、其事。
孝庄皇太后,名为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宰桑之次女。蒙古科尔沁部很早就归附了后金,双方以联姻的方式巩固政治同盟关系。早年,宰桑将自己的妹妹哲哲嫁给了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做正房大福晋,但是多年没有子嗣。1625年,宰桑又将时年十三岁的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做侧福晋。布木布泰先后生下了皇四女、皇五女和皇七女,全部受封公主尊号,长大后皆嫁与蒙古贵族。皇太极继承汗位后,于天聪八年娶了布木布泰的姐姐海兰珠。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建元崇德,称帝于盛京,并建立了后宫制度,在众多的妻妾中分封了五宫后妃。大福晋哲哲为中宫皇后;海兰珠为宸妃,位居东宫——关雎宫,地位仅次于皇后;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居次西宫,即永福宫;其余两位分别是西宫麟趾宫贵妃和次东宫衍庆宫淑妃。从封妃的情况可以看出庄妃姑侄三人的受宠程度。尽管庄妃不及海兰珠受宠,但也是比较受宠的。尤其是崇德三年,宸妃所生的被皇太极视为皇嗣的皇八子夭折,而庄妃恰逢此时生下皇九子福临,更加抬升了她的地位。
崇德八年,皇太极病逝。由于皇太极生前没有指定继承人,因此朝中出现了权力真空的局面,很快形成几方势力的严重对立。按照传统,传位有“父位子继”“兄终弟及”两种形式。这样一来,作为皇太极长子的豪格与作为皇太极弟弟的多尔衮就成了继位的热门人选,双方的争夺非常激烈。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母亲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据说多尔衮的相貌最像努尔哈赤,因此也最受父亲的喜爱。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被逼殉葬,年仅十五岁的多尔衮也失去了争夺皇位的可能。此后,多尔衮凭借赫赫战功被晋封为睿亲王,与同母弟多铎共掌两白旗。
皇太极的死再一次造成了皇权之争,尽管豪格握有从皇太极那里继承的两黄旗,以及自身的正蓝旗三旗力量,但多尔衮的威望仅次于皇太极,双方互不相让,剑拔弩张。多尔衮审时度势,意识到如果双方兵刃相见,必然是两败俱伤,于是决定放弃皇位,但同时又要牵制住豪格,遂决定从皇太极的子嗣中另选一位皇子。而年仅六岁的皇九子福临脱颖而出,其母永福宫庄妃作为五大后妃的尊贵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这次政治斗争,福临成为帝国新的君主,其母庄妃也被晋封为“圣母皇太后”,多尔衮也在粉碎豪格皇帝梦的同时,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势力。此时,清朝最有权势的三个人,即皇帝福临、孝庄皇太后和摄政王多尔衮。皇帝年幼,作为监护人的母亲自然站到了与多尔衮政治征伐的对立面。聪慧而又美丽,并且非常年轻的皇太后要如何抑制多尔衮称帝的野心,保护年幼的福临呢?于是,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之间的关系便开始衍生出很多的传说,其真假难辨,甚至还出现了“太后下嫁”的说法。具体依据如下:
说法一是前明遗臣张煌言所作的《建夷宫词》十首,其中有一首写道:
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
此诗中,慈宁宫是太后居住的寓所,而春官是指礼部官员。整篇诗讲的是,慈宁宫里张灯结彩,礼部官员已经呈进了预先拟定的礼仪格式,因为正遇上太后的结婚典礼。
持“太后下嫁”说的学者们认为,由于此诗作于顺治六七年间,当时宫中有两位皇太后,一位是年近五十的孝端皇太后,另一位是三十多岁的孝庄皇太后,而多尔衮比孝庄大两岁,不可能娶五十岁的孝端,所以大婚只能是指孝庄与多尔衮的婚事。对于这一说法,不同意“太后下嫁”的学者给予了反驳,认为诗歌是一种艺术创作,本身就不能作为可靠的史证。况且,张煌言是明朝遗臣,诗中不免存在贬斥、嘲笑清廷的成分。其在另一首诗中写过“错将虾子作龙儿”,意在讽刺清初某皇帝娶了一位怀有遗腹子的孀妇做皇后,这在清史上是子虚乌有的事。此外,诗作本身的意思也有问题,诗作提到慈宁宫张灯结彩,准备大婚。事实上,慈宁宫因修缮,在顺治十年时,孝庄才搬进去,而此时多尔衮都去世三年了。因此,著名的清史学家孟森先生在其著作《太后下嫁考实》中认为张煌言的诗:“自必有成见,且诗之为物,尤可以兴致挥洒,不负传言之责。”也就是根本没有史实依据。
说法二是“皇父摄政王”的称谓。
清乾隆时期史学家蒋良骐,在担任国史馆纂修官时编撰的《东华录》中有这样的词句:顺治五年十一月,“冬至,恭奉太祖配天,四祖入庙,遣官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加‘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凡进呈本章旨意,俱书‘皇父摄政王’”。此外,《清史稿·睿忠亲王》中也有记载:顺治五年十一月,“南郊礼成,敕,诏曰,‘叔父摄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勋劳,宜加殊礼,以崇功德,尊为皇父摄政王,凡诏疏皆书之’”。以上两部史书,清楚无误地交代了多尔衮加封“皇父摄政王”尊号的史实。于是部分学者认为,将臣子尊为“皇父”,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既然有“皇父”的称号,自然是娶了孝庄以后才被如此尊称的。但是,持相反观点的学者认为,“皇父摄政王”显然是一种尊号,而且,多尔衮的尊号是一步步抬升的。顺治元年十月,顺治帝被拥入关后再次举行登基大典,此后,功勋卓著的多尔衮就被晋封为“叔父摄政王”,共同辅政的郑亲王济尔哈朗被封为“辅政叔王”,级别低了一格。顺治二年,御史赵开心上疏称多尔衮以皇叔之亲兼摄政王之尊,仪制宜定,“称号必须正名”。他说原来的“叔父摄政王”不妥,“夫叔父,为皇上叔父,惟皇上得而称之,若臣庶皆呼,则尊卑无异矣”,建议更名为“皇叔父摄政王”,经礼部等议定批准。顺治五年十一月,南郊礼成,颁布恩诏大赦天下,第一条即称“叔父摄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勋劳,宜增加殊礼,以崇功德”。经部院大臣集体讨论,多尔衮的称号就定为“皇父摄政王”。自此,直到多尔衮病逝,清政府的公文中都是这样称呼的,现存清代档案可以确证。此外,从时间上说,朝鲜《李朝实录》中记载,顺治六年二月接到的清朝咨文中已有“皇父摄政王”的称谓,而多尔衮的妻子是在同年十二月底去世的,传说的“太后下嫁”是在顺治七年初,与定尊号“皇父摄政王”相差了一年多。显然,“皇父摄政王”的称号是在表彰多尔衮的功德。古时周武王曾称姜子牙为“尚父”,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蜀汉后主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因此,此次将多尔衮加封为“皇父摄政王”,是沿用古代国君尊称臣下的遗意,绝非指多尔衮真的娶了孝庄太后,成了顺治小皇帝的继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