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瓶颈期的突围三招(2)
这样的日子连续过了半年啊!我觉得所有的斗志几乎都要被浇灭了。后来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要自费去读书。你觉得我的方案缺乏专业性,那我就去专门学一个品牌专业,回来给你看看。
就这样,我报了香港大学商学院的品牌整合营销专业。上了三堂课后,我就开始借用课上学到的模型,给老板做了一轮提报。
老板从秘书那里听说我自费去香港大学读书,很吃惊。她看到我用模型推演做出的报告(从总目标出发,再制订执行计划),就对我原本的印象改观了。
关于我在香港大学读书这件事,我在《穷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这本书里单独拿出一个章节做过梳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入学时,我带着明确的目的,知道自己重点要学什么。从学习目标到人脉交际,我做了一个排序。因此,我的学习效果非常明显。我知道我的报告里缺乏什么,于是有针对性地学习,在课上讨论时,提的问题也都有侧重点,真正做到了理论结合实际。
从那次提报之后,我学会了写品牌年度报告及品牌3年战略等。
升职或跳槽会不会带来瓶颈期?坦白说“会”。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期,川叔并没有具体的方案。我总结的方法是“重塑第一印象”。不论是企业的老员工,还是跳槽过去的新领导,都需要好好思考这一点。
每个人都会有比较明显的标签,想要换掉标签并不容易。尤其是之前一直都在执行层的中低层员工,现在忽然做到管理层,不论是下属还是领导,都在看你怎么转换标签。
如果自己无法做到,就需要借助外力。参加培训、考取某类资格证书,或者去读书,都是很容易让人改观的切入点。但这些动作带来的成效只是一时的,真正让人对你刮目相看的还是你取得的成绩。
如果你和我一样选择了通过再学习去重塑第一印象,那么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对位学习,才能事半功倍;二是,要学会自我展示。光学不练,或者不好意思展示自己,那不就白白浪费学费了吗?
第三招:从危机里赢取机会
通过再学习,我获得了老板对我的重新评估和赏识。但是,我的固定工资并没有增多,只是年底的奖金变多了而已,我的职位依旧还是最初级的总监。年底的奖金要看企业的盈利及个人的表现,还有老板的心情,不是固定的。
怎样让自己向上走一步呢?
通过再学习,我的视角打开了,带队的能力和领导自信都增强了,瓶颈期似乎也随之而来。我花了差不多10万元去学习,最多做到了德以配位,离我希望得到的认可相差甚远。
做总监两年后,集团开始进入业务下行阶段。所有职能部门的考核开始与回款指标挂钩。管理层的年薪按比例浮动,先是30的年薪是浮动的,第二年又变成了40。
这个现状让我明白,企业开始务实,要缩减支出,很可能会裁员,不再养闲人。
以前习惯了每个月领固定工资的部门,包括领导层,都出现了情绪反弹:业绩不好,你调整市场部和销售部,关我们支持部门什么事?这就好比吃了败仗,主要责任需要作战人员担负,你和烧火做饭的人逞威风有意思吗?
员工只看到利于自己的那一面,但是老板希望风险共担、全员一体。很多人抱怨的时候,我觉得这或许就是我的机会。于是我带着部门主动将管理职能下沉到项目,对项目相关联的自媒体、网站、营销策划进行帮扶,一方面是表态,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和团队赢取更多存活的机会。
可能你会问:这么带着团队干,团队的成员乐意吗?其实只要你把自己的预测告诉他们,相信每个人都希望利用机会多学一点,希望自己不是被裁的那一个。
我差不多用了一年的时间,通过了董事长设置的种种奇葩考试,比如让我带领团队进行市场化运作,给自己挣工资等。这些内容在《穷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这本书里专门讲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
总之,我通过了老板的测试,拓宽了人脉,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年薪也完成了4年三级跳,从30万元到50万元,最后到了80万元以上。我成为公司培养的新生代领导层的骨干成员,参与了有关公司未来新项目的对接和决策的会议。我觉得我完成了职场试练。
如果你现在和我一样想要在职场里寻求突破,希望突破所谓的天花板,那么你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机会往往伴随着危机而来。职场的天花板可能是某种能力的逐渐累积,也可能只是一层自我心理障碍。
很多时候,并不是瓶颈期突破后就一劳永逸了,走得太快了,反而会迷失自己,找不到方向。我在年薪100万元的时候选择了辞职离开公司,让自己停下来修整。因为我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目标是什么,之后的人生要不要这么继续下去。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但我并不知道接下来我想要什么。
我知道,我这次遇到的是人生的瓶颈期,如何去突破它,或许就是下一本书的主题。
每个瓶颈期,都是我们成长的里程碑。希望我的这一小段人生经历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参照,愿你的人生不一定全是坦途,但一定要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