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想对片刻不离社交网络的你说的话

书名:好的关系,需要刚刚好的距离本章字数:2986

如今,人们一起床就忙着找手机。只要打开手机在社交网络上传信息,马上就可以和在遥远的国度或素昧平生的人联系。除了可以互相问候外,我们有什么疑难问题,也可以利用网络来搜寻答案,比如去哪里吃什么好,穿什么好,以及怎么做才好,等等。越来越多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解决,我们也因此而渐渐失去了非要与某人见面的理由。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学术会议,坐在圆桌周围的8个人中,有5个人在忙着用手机处理事情。其余3个人虽然互相聊着天,但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虽然这是一个为了工作而聚会的场所,大家也都很开心能够碰面,但是这种情况,真让人觉得不知为何要聚会。更让人讶异的是,面对这种几乎没什么彼此问候或是人际互动的状况,大家居然都不以为意。也就是说,这8个人似乎都活在自己的孤岛上。这也难怪,在这个连情侣之间吃饭的时候也鲜少对话,都各自在玩手机的时代,对于这种正式场合的碰面,还有什么好期待的呢?

为什么越是沉浸在网络中,你的自信心就越弱?

我因为罹患帕金森病导致身体不适,即便想要与人碰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偶尔会有朋友来家里找我,但是因为彼此都忙,见上一面也不容易,所以我也经常通过网络向朋友们问好,分享各种信息,真的很不错。最棒的是,通过网络,我觉得自己跟外界仍然有所联系,所以感到很安慰。但是,我不会与陌生人在网络上建立联系,因为没有非要这么做的理由。然而,我和女儿聊过之后,惊讶地发现,有很多人相当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粉丝人数或被“点赞”的次数,甚至有些公司是通过为用户增加粉丝数量来盈利的,这让我相当吃惊。

若是希望“我”的存在具有意义,绝对需要有“你”的存在。如同韩国诗人金春洙在《花》这首诗中所写的:“在我呼喊它的名字之前,它只是一个躯壳。当我呼喊它的名字时,它迎向我,成为一朵花。”只有当某人呼喊着我们时,我们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即使是在互联网的空间中,我们也总是在积极地寻找能够了解“我”的存在的“你”。

现在,人们会将自己所写的内容,视为自己本身,如果所写的内容没有人响应,就会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因此,当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发布图片或文章时,就会迫切期待“点赞”的数量不断增加,希望关注人数持续提升。因为这意味着有人正在倾听并响应自己所发出的信号,显示自己并不孤单。人们还会通过分享别人上传的文字,或是“点赞”来展现自己的存在感,同时运用这种方式来向对方表达“我正在观察和评估一切”的掌控感。

但是,网络是一个难以让“我”和“你”之间真正碰面的地方。在社交网络上,我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对方亦如此。观察那些上传的自拍照片,就不难发现这一情况。难道我们不是从许多照片中,挑选出拍得特别好的那几张,再把它们上传到社交网络吗?我们尽可能地包装出自己想要展现给别人看的样貌,然后上传到社交网络,等待别人的关注。在社交网络中,很少出现人们不堪的一面,因为人们总是努力展现出自己是多么幸福,并且希望获得认可。

然而,即使我们把自己包装得很好,仍会有些令人不愉快和不舒服的事情。世界上总是有些人表现得比我们更好、更帅气、更成功。当我们看着这些人时,虽然会觉得“如果羡慕就输了”,试着自我安慰,却又忍不住自惭形秽。根据某一网站以20~29岁的人为对象所做的问卷调查,针对“你觉得自信心最弱的瞬间是什么时候?”这个问题,回答“看到好朋友在社交网络上展示出幸福的模样时”的人数最多,占了27.6;其次是“找不到工作时”,占了22.7。从这份问卷中,我们也可以轻易看出20~29岁的人有多么重视社交网络。但是,通过社交网络与别人进行实时交流所得到的安全感,往往也只是暂时的,有时反而会产生让自信心变弱的反效果。

另外,基于其本身的属性,社交网络上难以存在真诚或长篇内容的对谈。所以,轻松幽默的内容才会大受好评,人们只会交换一些有趣和令人兴奋的消息,很难进行真挚的、有深度的沟通。那么,为什么人们会留恋隐藏了自己内心,只给别人看到表象的社交网络呢?

在社交网络上结识的人们,不会第一时间赶来帮我

社交网络只是佐证了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而已。人际关系是需要互动的,很多人都有着这样的童年回忆:小时候独自玩了一会儿之后,抬头看着妈妈时,若妈妈给了自己一个温暖的微笑,就会感到安心。同样,当有人知道我们在这里,并且给予回应时,就会产生交互作用。若我们在社交网络上传了照片或文字,立即获得响应,这也是发生互动。以往,人们如果分隔两地,即便想立即与某人联系,也无计可施。社交网络成为一个吸引人的沟通通道,因为我们不必非要与某人见面,也能够与对方保持联系并且进行互动。

然而,当我们离开社交网络时,等待我们的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必须回到不知何时会出错,也不知应该如何解决问题,甚至让人窒息的日常生活中。于是,觉得心情烦闷的人,为了忘掉现实生活的不快,会再次回到社交网络,埋首于网络与人分享轻松的话题。

但是,社交网络也有其局限性。当我们与某人面对面地交谈时,语言只传递了20的信息,其余80的信息是由肢体语言传递的。我们看着对方的眼睛、手势和肢体动作,听着对方的声音,感受对方的语气,可以掌握对方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但是,在网络上,即便是视频聊天,表情、手势、肢体动作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了,所以我们有时候没有办法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无论对方的真正想法是怎样的,我们都会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对方所表达的内容。同理,我们自己的心意也可能被误解。因此,如果人们只通过社交网络沟通,而没有经常碰面的话,彼此了解和达成共识的能力将会减弱,处理聊天所产生的复杂而微妙的情感的能力也会下降。

此外,通过社交网络,我们能够与素未谋面的人进行互动,但人们往往对陌生人有着模糊的恐惧,而恐惧可能会产生一种防御心理或引发粗暴的行为。人们对在线空间有一种模糊的幻想,认为在网络上可以做任何事情,而且一切都将被接受。这种幻想使人们可以实现较多的情感交流,例如,如果他们在网络空间中找到一些共同点,就会突然变得很亲近。但是,当这种期望受挫时,就会产生相当激烈的愤怒。所以有的人面对那些对自己不友好的负面反应,会感到受辱而反应过度,此时他很可能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因为我们并没有看到对方的脸,所以无法得知对方的直接反应如何。因此,社交网络瞬间就成为一个想要排遣孤独的人们之间相互诽谤,并且深受伤害的空间。

我们不会试图隐藏这种社交网络中的攻击性,而是任其而为,是因为我们随时都可以重置。如果我们不喜欢在社交网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随时退出。我们可以建立另一个账号,并且与我们想要连接的人建立联系。在这个凭借己力往往一无所成的世界,这种可以随心所欲地操控的事情,对人们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就像当计算机不听使唤时,我们按下重启按钮,再次启动系统似的。但任何时候都可以重启,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在社交网络上所建立的关系,都没有特别的意义,只是一场空而已。一旦完全删除了过去的记录,我们累积的所有记忆和时间,也将灰飞烟灭。

如果你和某人建立了人际关系,就会开始累积彼此之间的记忆,一起哭泣和欢笑的回忆,将会让彼此的连接更为紧密,但是社交网络的特性是可以在一瞬间就删除所有记录。

因此,我们可以经营社交网络,但是不要因此而错失与自己重视的人们共度的时光。即便菜都凉了,也要求对方等候你拍照上传后再开饭,对于正与你碰面的人而言,其实是不礼貌的行为。你现在需要关注的对象,应该是你眼前的这个人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