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说,对方才会听
很多人认为说话很简单,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我们说话一方面是为了表达自己,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别人听。如果别人不听,我们说话就变成了自言自语,那么我们说的话还有什么意义呢?
自己说的话让对方喜欢听,然后引导对方尽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才是聪明人的说话之道。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喜欢自言自语。人与人沟通的关键就是说和听,你说,我听,或者我来说,你来听。
可你如何说,对方才愿意听?如何说,才能勾起对方的说话欲望呢?不妨看看蔡康永是如何说的。
蔡康永特别会说话,他说话时总能带给人一种亲切、轻松的感觉。他的提问也很温和,能够在不经意间触到别人内心深处最敏感的那一点,使对方愿意向他倾诉心声,甚至谈论平时不愿意谈论的话题。
成龙接受过很多次采访,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媒体,他都能侃侃而谈。可仔细品味起来,很少有人能真正触动成龙的内心,让他心甘情愿地吐露心声,但蔡康永做到了。
蔡康永在采访成龙时没有刻意去恭维他,也没有像其他媒体一样过多地询问其私生活,而是真诚地问道:“拍电影累不累呀?”这简单的一句话,让硬汉成龙潸然泪下,居然哭了十几分钟。
这一句简单的问候,对于成龙来说,却具有不一样的意义——因为人们都关注成龙的成绩、成龙的功夫,很少关注他自身的感受。蔡康永对成龙这种朋友般的关心,让他深有感触,从而产生了倾诉的欲望。
很多人都应该学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让自己把话说到别人的心窝里,说对方想听、喜欢听的话。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个道理。有些人在说话时总是努力地表现自己,这也不是什么坏事,相反,这是一件好事。如同我们之前所说的,一个人只有善于表现自己、敢于表现自己,人生才能有所突破。
可一个人如果随意地表现自己,确切地说是卖弄自己、炫耀自己,那肯定就不是好事了。一旦你不加以注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就会给人留下“张扬”“爱出风头”“不靠谱”的印象。当别人对你产生这样的印象时,还会愿意听你说话吗?还会愿意和你真诚地交流吗?
我这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因为一个朋友的经历有感而发。这个朋友为人十分热情,很喜欢表达自己。
一次,我和同事谈事情,恰巧遇到了这个朋友,便相约一起吃晚饭。席间,几个人一起谈天说地,这个朋友充分地发挥了他出色的表达能力,把气氛烘托得非常好。高兴之余,朋友越说越来劲,说起自己生意上的事情,还提起和自己合作过的大人物,比如某企业的董事长、某公司总经理、某单位的局长等。
我知道,这个朋友并没有吹嘘、炫耀,因为他确实认识很多成功人士。对于我来说,他就是一位十足的成功人士。可我的同事并不这么想,他所说的话就给我的同事留下这样的印象——虚荣、显摆、爱出风头,感觉不太靠谱。
事后,同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这个朋友可真有本事啊!你瞧瞧,他一来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又是敬酒,又是讲笑话的,把气氛搞得多热闹啊!别人还以为他是聚会的绝对主角呢!
“他一再提及那些大人物,好像自己和他们有多熟似的,可我看着他也不像什么大人物啊!这种人啊,一看就满嘴跑火车,不靠谱得很!谁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有本事、真的认识那些大人物!”
看吧!从一个人的言语中,我们未必能真正全面地认识一个人,可它已经给人形成了第一印象。不管我的朋友是否真的“虚荣”“爱显摆”“爱出风头”“不靠谱”,其实都不重要了,至少我的同事认为,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同事都无法打破对他的这一坏印象。除非我的同事能够像我这样的老朋友一样,真正了解他的为人、品格。
可不幸的是,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陌生人之间,谁也没有耐心去深入地了解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给自己留下不好印象的人。当觉得一个人说话不中听、爱显摆、夸夸其谈的时候,人们往往就会关闭沟通的大门,拒绝再听下去,就更别提继续深入了解了。
退一步讲,即使面对熟人、朋友,卖弄和随意表现自己也是不好的行为。在沟通的过程中,人的心理是很微妙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重视,都希望别人能听自己说话,你若一味表现自己、突出自己,甚至不惜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又怎么能获得别人的好感呢?
没有谁愿意看别人自吹自擂的样子,也没有谁爱听别人炫耀的言论。而且,你嘴里说出来的话,不仅是你内心的想法,还是别人看到的你自己。如果想让别人愿意听你说话、喜欢和你交流,你就应该说对方愿意听、喜欢听的话,同时还要做到谨言慎行,不卖弄、不炫耀。否则,你只会让人嗤之以鼻,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