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留守儿童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3)
3.第三单元:珍爱生命
本单元活动目标:在活动当中反思生命的价值,获得关于生命的价值观念。
(1)热身活动:一起歌唱《隐形的翅膀》
活动目标:活跃气氛,引导学生领悟歌词的含义。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程序:
播放伴奏带或者歌曲MV,带着学生一起歌唱。引导学生认真去唱,领会歌词的含义,学会在孤单中坚强,将逆境和挫折转化为我们成长的动力。
(2)心理活动:我生命的重要五样
(3)活动总结(10分钟):
辅导老师总结全程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命中有很多东西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健康、亲情、友情、爱情、快乐。在同学们的生命中,什么是最重要的?是家人健康长寿?还是在未来拥有财富?还是遇到生命中的真命天子,家庭和谐美满?获得了什么,你就拥有了人生的幸福?当你发现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之后,我们要如何去获得它?
4.第四单元:展望未来
本单元活动目标:将在团体活动中学到的经验用于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
(1)热身活动:松鼠与大树
活动目标:增加团体凝聚力,活跃团体气氛。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程序:
学生三个人为一组,两个人拉手围成圈作为“大树”,一个人作为“松鼠”站在“大树”中间。辅导老师施不同的口令,“大树”与“松鼠”做不同的动作。辅导老师喊“着火了”,所有“松鼠”不动,“大树”解体,与其他解体的“大树”组成新的“大树”。辅导老师喊“猎人来了”,所有“大树”不动,所有“松鼠”脱离原来的“大树”,寻找“新的大树”。当辅导老师喊“地震”,所有“大树”与“松鼠”互换角色,重新组合。通过松鼠与大树的活动,活跃团体气氛。这个游戏也能训练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
(2)心理活动:真情告白
活动目标:学生之间给予反馈和祝福。
活动时间:50分钟
活动准备:准备彩笔、白纸、别针等若干。
活动程序:
给每一个学生的后背上用别针别一张白纸。
请小组内成员互相在背上写祝福的话,也可以找小组外其他重要团体成员写。
写完后,想一想其他成员会给自己什么样的祝福。
辅导教师下达口令,学生统一拿下背上的纸仔细阅读。
分享阅读感受,感谢成员的真诚祝福,带着美好祝福面对未来的生活。
(3)活动总结(30分钟):
辅导老师总结全程活动。
三、感恩父母——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辅导
(一)辅导方案设计
1.团体性质
发展性、同质性、封闭性。
2.团体目标
(1)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激发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2)在交流与分享中,使留守儿童学会换位思考,懂得父母的不容易,消除对父母的不理解、怨恨甚至逆反行为。
(3)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使留守儿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体谅父母。例如,在生活上能做到自立自强,面对困难能主动寻求父母或者老师的帮忙;在学习上努力上进;对父母的关爱给予情感上的反馈。
3.团体领导者
乡村少年宫辅导员。
4.团体成员及规模
12~18名乡村儿童,男女人数相当,年龄相当,最好都是同年级的。对学生的筛选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或者通过心理测试确定。
5.团体活动时间及频率
总时长8小时,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
6.团体活动场所
符合要求的活动教室。
7.团体辅导理论
在成长的过程当中缺乏父母的陪伴,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及行为问题。部分留守儿童可以理解父母,知道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给自己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但是成长过程当中的失落、孤独与茫然,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内心缺失。尤其是进入青春期,与父母的关系更加疏离。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在满足了基本的生理、安全的需要之后,人会产生爱与归属、自尊的需要。亲子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它不仅仅提供了留守儿童爱与归属的感受,也能够满足儿童的自尊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建立在彼此理解、互相包容的基础上。本次团体辅导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感恩父母,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技巧,从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改善留守儿童家庭的亲子关系。
8.团体活动评估
(1)团体辅导过程当中的观察记录。
(2)通过学生的自我描述。
(3)通过完成团体辅导活动之后的学生的心理及行为表现,包括学生的人际交往、自我评价、学业表现等方面。
(二)团体辅导方案的实施
1.第一单元:有缘相识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具体要求、目标、时间、程序等见152页“生命结缘”)
2.第二单元:互相信任
本单元活动目标:引导学生学会体谅、信任父母和他人。
(1)热身活动:放松训练
活动目标:学会互相合作,互惠共赢。
活动时间:10分钟
活动程序:
学生两人为一组,一个成员为另一个成员进行放松按摩;5分钟后互换角色,让成员体会到付出才有收获。同时活跃气氛,进行热身。
(2)心理活动:同舟共济
活动目标:增强团体凝聚力。
活动时间:20分钟
活动准备:报纸若干。
活动过程:
将团体分为2~3个组,每组4~6人。每组拿一张报纸作为“小船”。成员全部站在“船”里。刚开始小船很大,但是在海上遇到风浪,船越变越小。成员之间要互相协作,保证每个人都能站到“船”上。在“疾风暴雨”中,队员间必须同舟共济,相亲相爱,才能集体胜出。
(3)活动总结(30分钟):
辅导老师总结全程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队员之间保持紧密合作的秘诀是什么?在家庭这个集体当中,我有没有信任父母?有没有怀疑过他们不关心我?
3.第三单元:认识自己
本单元活动目标:学会自我欣赏,直面自己的缺点。鼓励学生悦纳自我。
(1)热身活动:笑容可掬
(2)心理活动:逆向思维,变“废”为宝
活动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身处的逆境和身上的缺点。
活动时间:30分钟
活动准备:空白纸、笔若干。
指导语:变废为宝,就是逆向思维,换个角度看问题。作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可能是缺位的,这是我们的劣势。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历练。换种思维,这种历练也可以让我们自立自强。留守儿童不是被遗弃,也不是被忽视,而是父母换了另一种方式在爱着我们。
逆向思维,就是朝着事物的反方向去思考。我们的劣势和缺陷,经过逆向思维,就能变废为宝,成为我们成功的助力。
例如,很多同学感到自卑,觉得自己内向敏感,不善交际。一般的思考方式,认为内向敏感不利于社交,不利于成功。但是逆向思维是,内向性格未必不好,要知道,很多伟人都是内向性格。内向性格的人可能思维敏感细腻,反而能注意学习和工作当中的很多细节。很多作家、科学家都表示过,因为自己不善交际,比较内向敏感,所以更容易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取得成功。所以,找找自己身上的缺点,看哪些可以通过逆向思维去改变的。换个角度思考,你会超越自我。
活动过程:
活动开始,将准备的纸、笔分发给全体参与者。请同学们在纸上写出自己认为的缺陷,这个缺陷对自己有什么影响。然后同学们进行讨论,如何将这个缺点逆向思维,变成你成功的助力。
(3)活动总结(20分钟):
辅导老师总结全程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我周围的环境有哪些劣势?我自身有哪些缺点?这些缺点和劣势如何影响我?如何转换思维,改变这些劣势对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