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后记 年少时遇见惊艳一生的人(2)

书名:你是我唯一的崇礼本章字数:2299

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接下来,这位在那么遥远的异乡“从天而降”的中国帅哥,一边和我聊天,一边陪我找团队。我们聊得很开心。他知道了我是怎么走丢的,也告诉我他看过我刊文的那份杂志上的很多文章,他每次回国的时候都会带很多本回来看,那些文章里的国内的故事,是他在国外工作生活这么多年中最重要的乡情和慰藉。我也说了很多,说了当一名最真实的写作者的热血和烦恼,说自己写得很累,还说了很多我采写过的纪实故事中的艰辛。

时间过得很快,他也很快帮我找到了等我等得心急如焚的团队。

和领队还有导游打完招呼后,我才忽然想起还在酒店门口等我确认情况的那位中国同胞。我寻出去,想请他进酒店来坐,他却说不了,他还要归队。我当时愣了一下,看见他正要转身离去,急忙问道:“可以告诉我你是在这里做什么工作的吗?”听见我的问话,那张英俊而温和的面孔又微笑着转过来,轻轻说道:“你知道大使馆安保吗?”我愣住,没有回答他,却继续问道:“那你是哪里人?回到国内的时候我能联系到你吗?”

落满雪的街道上传来他渐行渐远的声音:“我家在河北。那里的冬天也下这么大的雪。”

我有点点怅然若失,望着雪光映照下的前方正在远去的人影。

雪道的尽头,飘来了最后一句话:“要坚持写你喜欢的那些故事,我会一直看。”

那个冬夜,那个远在北欧某个小镇上的这段经历,奇妙得就像一场梦境,从天而降又即刻消失了。

而我除了那场大雪中的夜谈,和在异乡认识的第一个河北人,终没能留下可联系到他的任何一点信息。

我甚至连那个有过奇遇的北欧小镇都忘记了是在哪里。

我能记得的,是他说喜欢看我写的故事。他的家乡是冬天也会下雪的河北。他多年远在异国工作。他的面容英俊而温和。在那个陌生而遥远的冬夜,他给迷路的我指引过方向。

我没有再见过他。

我也不知道他的名字。

但幸运的是,命运在每一个我准备放弃的关口,却都又准备了更充分的理由和契机,让我继续从事并始终在写我喜欢的故事。

我一直记得那个在异乡遇见的同胞的话,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他说过他会一直看。

年轻时的一点点美好,是不是就是这样足够温暖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呢?!

第二段记忆,是我来北京后。

十二年前,来北京是一场偶然,而决定留在北京工作,是因为来的那年冬天,看见北京下的那场大雪。

我是一个疯狂热爱有四季轮回万物交替的南方女子。我希望看见花开雪落山川物秀的每一次生命清晰渐变的过程。

所以我选择由南至北,放弃一切已熟悉的,迁徙来到全然陌生的北京。

机缘巧合,那时候,我在北京一所国内顶尖的大学临时工作。经历了更多的事,我写累了,也不想再做记者。想想能在学校听听课,做做教学辅助类的工作,不必再用文字去剖析人性,不必再让自己的内心承受又愈合,愈合又承受,也是好的。

可是,我还是没能逃脱命定的轨迹,来北京的第二年,我写了关于山川物秀和人在旅途的第一本书《留一半爱给博鳌》。

写完第一本书,我无奈地发现,尽管下了很大的决心,尽管那个时候的我,写作已经再次成为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但我似乎还是不能完全放弃写故事这样一条属于我的生命通道。

接下来该做什么,我很纠结,也很犹豫。

就这样,在高校的一堂旁听课上,因为我的那本《留一半爱给博鳌》的书,我邂逅了我的第二个相交至今的河北朋友。

十二年前的北京,还没有暖冬,下了雪后的北京城,依然如作家尹丽川说的那样,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

那是我喜欢的。

而和我同桌坐在最后一排听企业经营者课的那位陌生的同学,整堂课下来,看的却是我放在桌旁刚印刷出来的新书《留一半爱给博鳌》。

他看入了迷,下课后,我们一直交谈,也由此因书成了知心的朋友。

他是河北人,做二三线城市终端连锁超市。在拿起我的那本书前,他没有去过博鳌,但在后面我们认识的这些年里,他和他的家人去了海南和博鳌无数次,甚至在那里买了房。当然,他也去过我后来写过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地方他都去过很多次。

我的这位河北朋友,是一位不爱说话的人。时至今日,相识多年,我很清楚,作为我们彼此认可的一生一世的朋友,我能给予他的,是用笔和纸,带他去我去过的地方,带他看我看见的风景。而他给予我的,是我来北京之初,在我最迷茫和艰难的时刻,毫不犹豫给予我他所能给予的支持和帮助。

他的决定,就是在那堂课结束后的一个小时内,在北大未名湖畔雪后校园的雪地上即刻做的。他说我的书写得好,但我沮丧地告诉他,写书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我已经决定放弃这项工作。

“为什么要放弃?”新认识的这位朋友打断我的唉声叹气,“如果有任何问题,我可以支持你。”

我很诧异:“那你需要什么回报?!”

“不需要。”他一字一句地说道,“只要你坚持继续写下去。坚持写你喜欢的故事。我会一直看。”

我怔住了。十几年前,似乎也有人对我说过相同的话。也是在我对人生的目标纠结犹豫的时刻。

原来有些事情,我以为没有回应,但命运始终是有回报的,而且是带着温度的回报。

北京十二年,因为有了这份毫不犹豫的信任和支持,我一直写到了今天。一直写到我在崇礼认识了新的河北的朋友们。

所以我将第三段记忆,也放在了这本书里。

放在了崇礼。

放在了能让我在人生又一个面临放弃的时刻,它还能让我找到信心和信仰,找到把这本书写完的所有理由和最微小的感动。

谢谢我的崇礼,和我愿意藏在心里的崇礼的那位朋友。

你和崇礼,让我再次找到了年轻时曾惊艳过我的那束光。找到了我的青春,和生命价值所在。

成书之际,我告诉自己:人的一生,总是要奋不顾身地去爱一次,哪怕前路莫测,哪怕未知结果。

成书之际,我再告诉自己:那些年少时代惊艳过我的、感动过我的、指引过我的,其实一直都在我的心中。在我生命的每个停顿和拐角处,持续不断,惊艳、感动并指引着我,从未停止。一直都在。

一直都在照亮我生命暗淡时的每一处缝隙。

上一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