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二(2)
他以逻辑严谨、趣味丛生的方式,给我们讲述从电灯、电报、电话、收音机、电视机,一步步发展到电脑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演变史,然后是这样一句话:“自古以来,技术都是人类智慧的一种,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智慧最后会成为技术的一种。”
这种写作方式看起来行云流水、自由洒脱,但其实最为累人。它得将三种需要日积月累、经年打磨的能力结合起来:对东西方思想文献的庞大阅读量、对学术问题内在脉络的长期深入思考,以及总是能够保持生动感性和把握鲜活历史细节的能力。民科不具备第一种能力,复读机不具备第二种能力,教条主义者不具备第三种能力。
书可以为大众而写,但作者自己需要经历长期磨炼后,保持一种格调和品位,使自己的文字能够对读者有西方教育理念中的“提升”之效,而非迎合与媚俗。在这样一个为流量而写作甚嚣尘上的年代,我唯一的抗议方式,就是为杜君立先生这样的书花钱。用粗鄙一点的方式来说,在我们这个年代,这么一本凝聚了作者多年心血的书,价格竟然远远比不上快餐手游的皮肤,有什么不值得我们为它花钱呢?
题名为“现代的历程”的这部书,以钟表、印刷机、纺织机、蒸汽机、电脑等机器为骨骼,以大量旁征博引的历史细节为血肉,讨论了全球化时代东西方文明相遇、碰撞与汇流的灵魂问题。
这是贯穿了超过一个世纪的、引无数风云人物为之折腰的、一直萦绕在我们这个民族心头的根本问题。在中国,如果有哪个思考者对这个问题表示麻木,那他恐怕本质上不属于这个国度,而是生活在别处。
但正因为这个问题太过重要,参与讨论的人太多,所以它也难免会面临从“哲学问题”变成“哲学家问题”的危险。这也就是说,有许多象牙塔中人,以西方学界的研究方法和问题意识为圭臬,认为关于“现代化”的大历史线性叙事是危险的,“现代化”的历程其实是不存在的,甚或后现代问题比现代问题更值得探讨。
在我看来,这些“哲学家问题”,与许多人思考“现代化”或“现代性”时,更多的时间是花在阅读大量理论框架、术语探讨、学派梳理和思想家研究上,有莫大的关系。如果你的阅读时间有一半以上是花在那些灰色的理论材料上的,那么你眼中的世界,一定有一半以上是灰色的。
更重要的是,这些灰色的写作,有可能“隔断”我们在思考现代性与现代化问题时所应关切的那些感性的历史认知。对许多经历了与现代世界遭遇的非西方民族而言,这些感性认知可能更为重要。
试想,就我们每个人对时间性的感受而言,究竟是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里描绘的历史哲学对我们的影响更大,还是念书上班前每天早起叫醒我们的闹钟影响更大?就我们每个人对现代社会的规训体验而言,究竟是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给我们揭示的现代组织体系作用更直接,还是公司企业明确的规章制度对请假和旷工规定的惩罚措施更直接?就我们对机械文明系统化精神和对自然主义的祛魅效力的认知而言,我们是通过刘易斯·芒福德的《技术与文明》感受到了这一点,还是直接通过蒸汽机车驶过乡村、高速公路通往山区、通信讯号覆盖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感受到这一点?
这就是《现代的历程》所采取的丰富、鲜活的历史视角之意义所在。历史的细节中蕴含着塑造我们现代人骨骼、血肉和灵魂的“魔鬼”,我们不是通过象牙塔中的理论和术语感受到这一点的,我们是通过被卷入进来的现代生活的每个具体经验和场景感受到这一点的。
杜君立先生不在高校任职,不拿体制内工资,没有发论文的要求,没有学者的同侪压力,正因如此,他对于现代化与现代性的思考,既不至于沦为三流思想者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亦不至于陷入学术界内人士逐渐狭窄化的问题意识与“黑话”切磋中。在我看来,他是更有条件在讨论这个重大问题时,保持“允执厥中”的人。他所有的阅读都是为了自己的兴趣,所有的写作都是为了回应他在人世间感受到的真正有价值的问题意识。我不知道别人称此为什么,我称此为自由。
一个自由的写作者是无求于他者的,讨论问题本身就是写作的最好回报。因此对我来说,我没有更好的方式向杜君立先生表达我对他的尊重,以及我对这部书的喜爱。我能想到的唯一方式就是,郑重地将这部书推荐给更多的人。如果你对阅读有类似的品位,对历史细节有类似的向往,以及对现代性和现代化问题有类似的兴趣,那么你也会和我有类似的感受。
张笑宇,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研究员,兼任宽资本产业研究顾问、腾讯腾云智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