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从飞梭到珍妮纺纱机(1)

棉花原产于印度,美洲新大陆为棉花提供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广阔热土。从17世纪开始,来自美洲新大陆的棉花源源不断地运往利物浦。同时,曼彻斯特也开始种植棉花,兰开夏郡的棉纺工业逐渐兴起。

一开始,兰开夏的棉纺织品根本无法与印度的纺织品相比。于是,他们尝试将棉花与英国麻一起进行混纺,以坚韧的麻为经线,以柔软的棉为纬线,这种混纺织品逐渐获得了英国人的青睐。

曼彻斯特就是依靠这种棉麻混纺工业起步,从一个小镇迅速发展成为英国的棉纺工业中心,从而带动整个英国工业革命浪潮的兴起。

1739年,莱瑟姆一家花了12先令买了两台棉花纺织机,以及梳棉机、纺锤和纺轮,开始在曼彻斯特创业。当时,莱瑟姆的妻子在家纺纱,每周可以挣4先令;他们有两个八九岁的女儿,每天也可以挣几便士。

他们一家成为这场棉纺革命的先行者。

因为马镫的出现,欧洲中世纪算得上是一个骑士时代,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已经进入了马车时代。到17世纪晚期,随着欧洲国际邮政系统的复苏,这种公共马车已经具备了钢制弹簧、玻璃窗和车闸,人员和信息的交流日益频繁,技术传播的速度明显加快。

毫无疑问,纺织机械的进步成为这场革命的关键前提——

制造这些机械的木工工具——锯、刨、凿子之类的工具,也由工匠们用手制造出来了。另外,这些工具当然都是单独使用的,但是,他们又在机械上下一番苦功,将工具安装在其机床上,就能制造出手工不能加工出来的精密工件了。这样,手工业就开始逐渐被机械所代替了。

与印度手工棉纺织品相比,英国的棉纺工业一开始就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因为英国的人力成本要比印度高得多。印度的廉价棉纺织品迫使英国棉纺织商必须减少劳动力成本,发明更好的加工工序和生产机器,从而把生产成本降下来。

如果英国仍然继续以手工工场模式进行生产,那么他们根本无力跟来自印度和中国的棉纺织品竞争。也就是说,要在这场国际贸易竞争中获胜,英国的棉纺工业只有华山一条路,就是必须采用大规模自动化的机器生产。

从技术角度来说,棉花比羊毛更容易进行机械化生产。羊毛来自动物体表,质量参差不齐,而棉花属于植物纤维,质地结实而均匀,一朵棉桃的纤维首尾相接可以绵延30多公里。因此,棉纺织业一旦实行机械化,自然比毛纺织业更容易获得成功。

就这样,棉花促进了机器的发展,正如咖啡和茶延长了劳动力的工作时间一样。作为第一个高度机械化的产业,棉花帮助欧洲从农业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建立了持续两个世纪的发展模式——从落后的农业国家进口原料,然后制造成商品,出口到全世界。

相比欧洲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和荷兰,英国纺织业的发展显得有些滞后。18世纪初,一些英国商人利用荷兰技术和意大利技术建起纺织厂。“‘在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中,伦敦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是从欧洲大陆或印度引进技术的孵化基地,直到它们可以移植到各个省……’直到1750年,在曼彻斯特的大型生产车间,还有1500台荷兰织机在运转。”

16 世纪中期,德国人于尔根在手摇纺车的基础上发明了脚踏纺车。他给轮轴装上曲柄,并与脚踏板相连接,用脚踏动踏板,使纺车转动。纺车带动纺锤旋转,空出来的双手就可以自由工作,于是两个纺锤同时可以纺出两条纱。

与纺纱机类似,早期的织布机也很简陋;织工们把纱线紧紧地系在木架上做经线,然后再把纬线缠在小木梭上,用手来回在经线之间穿梭织布。在纺机发生革新的同时,织机也出现了变革。立式织布机全面取代了传统的卧式织布机,仅靠一两个人操作,就可以织出宽幅布。

织布与织席一样都是经纬相交。织布机有一个关键部件叫“综”,它的作用是把奇数列和偶数列的经线上下隔开,让梭子带动纬线从中间穿过。这样只要纺织工调整一下综,上下经线就会交换位置,梭子反过来穿一遍,纬线就可以来回编织在经线上。这样一来,用织布机织布其实就是不断地操纵梭子左右穿线。

1733年,曼彻斯特30岁的纺织工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凯伊对旧式织机进行了根本性的改进,把经线之间的手工穿梭改成机械穿梭。因为穿梭的速度比原来大大加快,故名“飞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