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巨人(2)
对汽车巨头福特公司来说,福特汽车只有1.5万个零件,B-24轰炸机的零部件却达到10万个,这已经不是对汽车生产线进行简单升级就可以满足的了。福特公司迅速转变生产方式,将庞大的生产过程分解,大部分零部件转移生产,有些甚至交给其他生产承包商。生产的分散产生了惊人的效益,其在密歇根州的柳溪飞机厂仅用63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台B-24轰炸机的组装。到1945年,福特公司共生产了8685架B-24轰炸机。
按照庞大的战时计划,在不到3年的时间中,福特公司一共制造了8600架B-24轰炸机、57000台飞机发动机,以及超过250000台坦克、驱逐舰及其他战争用机器。福特公司生产的武器比整个意大利战时生产的还要多,但却没有生产几辆民用汽车。
作为重型战略轰炸机,“空中堡垒”B-29比“空中霸王”B-24更大、更复杂。面对这个当时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机器,波音公司不仅首次实践了“多线生产装配法”,将零部件分包至多达1400家私营生产商手中,而且在不期然间还启动了一次制造业的技术革命。
底特律是美国著名的汽车城,在战争爆发后被改造成美国最大的军工基地。在军工生产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各个工厂分工合作,焕发出不可思议的活力。在优势互补的合作交流中,美国整个工业体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在克莱斯勒工厂,先进的工装夹具使博福斯式40毫米高射炮的炮管加工时间从450个工时压缩到10个工时。在“复仇者”鱼雷轰炸机生产中,东部公司采取模块化生产、集中组装的分工模式,将生产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二。
A.O.史密斯公司从生产自行车架起家,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热水器制造商。战争期间,它的热水器工厂摇身一变,成为炸弹工厂,总共生产了450万枚航空炸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与其说体现了美国这个工程师国家的工业力量,不如说揭示了全世界最大的自由市场经济的无尽资源。
1944年伊始,美国70的制造业都专注于战时生产。工厂每 5分钟就可以生产1架飞机,每分钟可以生产150吨钢。造船厂每个月可以生产8艘航母,还可以在1天内生产50艘商船。
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拼实业”,那么美国成为最后的赢家的关键,是它的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要尽可能地在自愿的原则下保持军需生产的动力,这样才可以通过适当的激励——包括利润的刺激——来找到恰当的人选开展工作。这也意味着,要尽可能保持民用经济的强大,这一点似乎正是战争部的批评者有时候未能理解的事情。
1944年,在美国全部经济产出中,备战工作不足50,而英国为60,德国、日本和苏联的更多。与之相比,美国的比例最低,但在产量上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整个战争期间,美国的经济生产总额翻了一番,人均工资上涨了70。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是德国工人的2倍,是日本工人的4倍。
在福特、克努森、凯泽等人的推动下,美国惊人的工业转型升级不仅改变了战争的走向,也使美国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工业和社会革命。
在战争之前,美国有三分之二的钢厂处于闲置状态。在战争期间,根本没有造过船的建筑承包商亨利·凯泽管理着7家造船厂,他将汽车流水线和建筑技术移植到“自由轮”的生产上,由此引发了一场造船行业的革命。
传统的造船方法是先铺设龙骨,再往龙骨周围和上方铆接其他部件;凯泽的创新是先把各个零部件安装好,然后再统一焊接起来。同时,他将造船工序重新分解安排,每个工人只要掌握一门简单的技能就可以;他甚至雇用芭蕾舞演员来拉紧绳索。
“自由轮”载重9000吨,零部件达3万多个,在凯泽的流水线上,其生产周期从244天缩减到42天,最后只需要4天。1922年到1937年,美国只生产了2艘货船,然而战争期间美国共计生产了2700多艘“自由轮”。
1942年,美国制造的船只总载重量为1100万吨,但被敌军潜艇击沉的船只总载重量为1200万吨;于是1943年,美国将船只生产量提高到总载重量2000万吨。
可以说,反法西斯同盟最终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美国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是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