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巨人(1)
1900年,世界正值帝国主义的高潮时期。狂热的帝国主义者塞西尔·约翰·罗德斯留下一句名言:“扩张就是一切。”
其时,武器竞赛使枪炮技术突飞猛进,人类很快就拥有了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杀死远处敌人的能力。自动化的机枪终结了密集方阵,机枪的广泛应用直接催生了陆战之王——坦克。机枪的高效杀人方式彻底结束了以骑兵为主的传统战争形态,代之以钢铁、引擎、石油为主的机械化战争形态。
1800年至1900年,西方能源获取量只增长了2.5倍,但其军事力量却增长了10倍。战争法则就是毁灭——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的毁灭;工业革命使西方社会的技术优势轻易就可以转变为暴力统治的帮凶。
在内燃机、火箭、电报、雷达和喷气发动机出现之后,杀人机器成为工厂流水线上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产品。战争即使不能影响发明,它也绝对能绑架生产。1914年,全世界的飞机总数为5000架,4年之后就超过20万架,暴增了40多倍。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先是一场机动化战争,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结束了一战时的僵持局面,机械化的闪击战使战争完全改观。坦克、汽车、摩托、轰炸机、航空母舰——武器装备成为战争的主要决定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耀眼的是机械师、设计师和工程师,他们通过改善机械装置,寻找从智力上战胜敌人的方法。因为机械化程度的突飞猛进,第二次世界大战消耗的汽油比一战足足提高了80倍。
二战之前,美国就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经济,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一半。1939年,美国成立了战争资源委员会,提振军事工业成为罗斯福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增加国防开支来增加就业率;同时修改《中立法案》,战争物资成为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现代战争是钢铁大战,不仅武器都是钢铁的,制造这些武器的工作母机也是钢铁的,特别是钢。1929年,美国的钢厂年产量将近6300万吨。在大萧条和新政后的岁月里,这一数字下降了一半以上。直到二战爆发的1939年,美国的钢厂才重新焕发了生机。
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授予罗斯福总统前所未有的权力,他可以任意采购、制造、出售、转让或租借一切军需品。这其实等于让美国非正式地参战。
1941年12月7日,日本派出6艘航空母舰和400多架飞机突袭美国珍珠港,致使美国损失了8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和188架战机,另有3000多美国人伤亡。这次成功偷袭,宣告了大舰巨炮时代的结束和航母时代的到来。
作为现代工业的极致代表,航空母舰与其说是一部机器,不如说是一座移动的工厂。讽刺的是,日军这次精心策划的偷袭竟然对美军航空母舰没有丝毫损毁。
战争之前,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就警告说,不要让美国卷入战争,因为美国拥有巨大的工业和战争潜力。偷袭“成功”后,山本五十六毫无喜色,“我们只不过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确实,在当时美国国力几乎是日本的10倍。很多年后,参加过这次珍珠港之战的源田实承认,从军事上来说偷袭珍珠港是成功的,但在政治上是彻底失败的。日本前首相犬养毅遭刺杀而死早就证明,在狂热的军人眼中,从来只有军事而没有政治。
因为这“耻辱的一天”,珍珠港事件将美国拉进了世界大战的角斗场。1941年12月8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对日宣战的决议。
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曾言:“现代的文明的美国的历史,是从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对工业时代的美国来说,战争一旦开始,整个国家就将变成一部轰鸣的机器。1916年时,美国联邦政府开支总共仅占国民收入的2.5,罗斯福新政时期上升到12,二战期间这一数字达到50以上。
作为大规模生产的开创者,美国模式成为盟军赢得二战的重要保证。
作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汽车上的国家”,从1942年到1945年,美国投入200亿美元为制造业升级。当时,几乎所有的汽车制造厂都被改造成军工厂,用来生产吉普、坦克和飞机。
“Jeep”来自“General Purpose Vehicle”的缩写,意思是“通用车辆”。这是一款简单、结实、易操作、多用途的军用车,1940年定型,在之后的五年里总共生产了60万辆,其中25万辆由福特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