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国家的世俗化命运(一)
在中亚和西亚地区的三个国家,恰好诠释了世俗化的重要性。
从欧洲直到南亚的路上分布着三个国家,分别是土耳其、伊朗和阿富汗。自古以来,欧洲的人们要想从陆路到达印度,这三个国家都是必经的。现代人们到达土耳其,会发现这里是一个相对世俗化的世界,虽然现在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一直想让土耳其回归宗教,但走在土耳其街头,依然能够感觉土耳其的世俗化成果是持久的,伊斯坦布尔大街上的女孩子昂首阔步地走在街头,不用担心所谓的头罩问题。人们的思维也更加现代,对现代事务完全不排斥。
而在伊朗,这里的女孩子们上街都必须佩戴头巾,否则会被风纪警察抓起来。这里的毛拉们仍然是政治的一部分,霍梅尼和哈梅内伊的画像挂在了各处。不过伊朗比起阿富汗依然要好很多,阿富汗的年轻女孩除非把自己装进布袋一样的袍子里,否则是很难上街的。三者的差别在街头就一目了然了。
然而从20世纪的上半叶直到70年代,这三个国家却都处于世俗化的努力之中,甚至存在竞争关系,它们你争我赶,试图并入西方文明的轨道。但由于领导人采取了不同的路线,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土耳其闯过了世俗化这一关,到了今天,即便领导人想要退回去也是阻力重重;而伊朗则虽然依然不情愿地转身回到了宗教的统治之下,却也保留了一定的世俗化成果;至于阿富汗则没能守住世俗化成果,不得不回到了传统的轨道上,令人扼腕叹息。
三个国家追赶西方文明的改革都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真正结出成果都是在20世纪。
先看土耳其。土耳其在19世纪就有苏丹领导的改革尝试,以及青年土耳其党人领导的改革运动。这些改革运动发生时,土耳其还是一个大国,因为整个中东地区都还在土耳其的统治之下,而在欧洲部分,许多东欧的土地也是土耳其的领地。历史上的土耳其统治着从非洲直达中东,再囊括了东欧、希腊的大片土地,是仅次于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罗马帝国的超大型帝国国家。如果土耳其能够较早改革成功,也许它就能保持更多的领土。
然而,土耳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痛定思痛,下决心进行彻底的改革。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土耳其到这时几乎处于亡国的状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地逐渐被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族侵占。东欧的斯拉夫人、巴尔干人和希腊人,原来都是奥斯曼的属民,也开始了争取独立的斗争。非洲的埃及也已经在穆罕默德·阿里的领导下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只有亚洲的阿拉伯地区和高加索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承认土耳其的宗主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更加悲凉,由于站错了队,土耳其和德国人一起并肩战斗抵抗英法等国,一战结束时,它莫名其妙成了战败国,并且是待遇最差的战败国。
德国和奥匈虽然战败了,毕竟它们还属于基督教内部的国家。土耳其作为伊斯兰国家本来就是异己,欧洲国家对它瓜分起来没有任何怜悯之意,完全是从利益考虑。于是,在英法等国的主持下,土耳其剩余部分被瓜分。
按照胜利者的计划,两个高加索小国被分离出去;而原来的阿拉伯领地则被分给了英国和法国,在英国分得的土地上现在变成了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而在法国分得的土地上如今变成了叙利亚和黎巴嫩。这些还是土耳其帝国的外围,更让土耳其人绝望的是,就连他们生活的土耳其本土(现代土耳其共和国的土地)也将被瓜分。这个国家的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将脱离土耳其,成为一个国际共管的城市;小亚细亚南部地区被分给了意大利,而希腊则将土耳其的海岛全都拿走,甚至想要占据爱琴海岸地区。
如果按照这样的瓜分,土耳其将变得大约只有现代土耳其大小的13,并且还是最没有价值的土地,可谓结结实实的亡国。
这时,土耳其人才意识到不改革就是死亡的道理。于是,他们聚集在英雄凯末尔(后来称阿塔图尔克)的旗帜下,将希腊人、意大利人击败,在丢失了外围的情况下,保卫住了本土,特别是伊斯坦布尔和南方海岸。如今到土耳其,人们会发现南方海岸目视距离之内的小岛,竟然都不属于土耳其,反而属于希腊,他们会感到无比惊讶,但考虑到历史上土耳其曾经差点连海岸都保不住,可以说,这已经是当时最好的结果。
也正因为经历过一次这样的历程,土耳其人感激将他们从深渊中救出的阿塔图尔克。正是这种遭遇,让阿塔图尔克获得了在别的国家无法获得的权威,能够随心所欲地进行改革。哪怕人们心里并不赞成,却不敢忤逆他,更不敢阻挠。毕竟如果不是阿塔图尔克,这个国家都不存在了。而在伊朗和阿富汗,虽然国王们也在进行改革,但由于他们的权威不够,改革受到了更多的掣肘。
如果阿塔图尔克是一个野心家,完全可以通过人们的拥戴变成一个新的苏丹,但他是一个强烈的共和主义者,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世俗主义者。
从1923年10月29日成为土耳其共和国总统,阿塔图尔克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世俗化和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甚至不惜采用实质性的独裁,冻结了多党制,规定总统可以连选连任。他也不吝于利用武力镇压反对派,审判、流放、封报馆,只要能维持土耳其稳定和按照既定轨道前进的事情,他都会去做。
在这种实质性独裁下,他启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可以总结为六大主义,分别是:共和主义、世俗主义、平民主义、改良主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后两者的内容较直观,在这里我们只解释前四项。
所谓共和主义,是指虽然他保留了独裁的权力,却有意保留共和国的架构,人们在他死后能够较为顺利地过渡到多党制和共和国。为了保证共和国不会被野心家所劫持,回到君主制或其他乱七八糟的形式下,阿塔图尔克对土耳其的法律系统进行了重大改革,按照西方观念重写了刑法、民法和商法。司法改革打击最大的是土耳其的宗教势力。
所谓世俗主义,是指除了对法律系统改革之外,阿塔图尔克还在生活方式上针对伊斯兰宗教势力进行打击。他担心未来教法势力会成为阻碍土耳其现代化的最大障碍,试图在自己活着时用强力将其击碎。在他采取的措施中,有的也非常可笑,他倡议禁止土耳其的无沿帽子,男人如果戴帽,必须戴欧洲式的宽边帽。穆斯林典型的特征大胡子和面纱也受到了人们的嘲笑。另外,为了与西方合拍,土耳其采纳了公历体系,不再使用伊斯兰历,休息日也改为周末而不是星期五。此外,在保护妇女权益上,阿塔图尔克也大踏步前进。他授予了妇女选举权,并规定男人不能再按照穆斯林法娶四个老婆,只能娶一个。他强迫达官贵人的妻子抛头露面,并鼓励她们从事各种工作,或者参加政治。他废止了许多苦行团体,没收了他们的庙宇,关于伊斯兰的教法课程也全部被清出了公立教育体系。
所谓平民主义,就是土耳其的平权运动。在废除了外国的特权之后,阿塔图尔克宣布所有的人民都拥有相同的权利。但是,如何保证所谓相同的权利呢?如果经济基础和教育问题无法解决,那么所谓的平权就是空谈。所以,在经济上他注重占土耳其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问题,免去了什一税,也减少了其他税收。而在教育上,他大力推行义务教育,消灭土耳其占总人口80的文盲。在教育中,他甚至将土耳其的文字系统都改掉了。在之前,土耳其使用的是阿拉伯文字系统,阿塔图尔克按照拉丁字母系统创立了新的文字。1928年,所有的政府文书都不得再用阿拉伯文,全部改用新土耳其文。所有的报纸必须使用新文字。一夜之间,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文盲,大家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学习文字。这一改革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当精英和平民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重新学习语言时,各种资源迅速到位,书本、报纸出现了惊人的发展,与之相伴的是文盲率的大大降低。土耳其摆脱了阿拉伯文字后,也从阿拉伯浓郁的宗教氛围中摆脱了出来,更加贴近于西方。
所谓改良主义,就是要避免革命和暴力,采取改良主义的做法,不断地改革,利用小步慢跑但是不停歇的方法来化解应力的积累。
通过这一系列激进化的改革,土耳其变成了一个准西方的国家。虽然它的人民大部分还是信奉伊斯兰教,但政教分离的原则却建立了起来,土耳其的政治是建立在西方化宪政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