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破釜沉舟誓死战:项羽的横空出世(一)

这个人,说起来不是很有名,他叫召平。

召平,广陵人,乃陈胜部将。原本他是被陈胜委派出去到东海郡地区扩展地盘的。召平出发之时,身边从人并不多,所以在领军攻打自己老家广陵县时,打了好久都不能攻下。正胶着期间,陈胜大败消息传来,得知秦兵势猛,召平也不敢逡巡于广陵了,南下渡过长江来与项梁会面。

客来主地,肯定要狐假虎威,于是召平从箱底摸出一份空白委任状,填上“上柱国”的职衔,作为和项梁的见面之礼。

当然,这封委任状,肯定是以陈胜的口气给项梁封官的。在旧日楚国,上柱国的官职不可谓不大,基本就是副丞相了。见此,项梁十分高兴。

需要解释一下的是,这个广陵人召平,在历史文献中,似乎只是在项氏叔侄准备渡江前作为“群众演员”出场了一下,后来就再无此人踪影。他的结局和身世,也成为千古之谜。但在许多现存辞典中,又说此人是“东陵瓜”的创始人,似乎他摇身一变,又变成关键时刻劝萧何不要居功自傲的落魄贵族东陵侯。其实,这完全都是张冠李戴。秦汉之际,叫召平的有三个人,除了广陵召平、东陵侯召平,还有一个召平,乃汉初刘氏齐王的国相。

假戏,一定要真做。召平看项梁接受了任命,第一幕挺顺利,也很高兴,就继续假借陈胜名义,命令项梁率领会稽楚军即刻渡江西进。

项梁的基本工作本来就已经准备就绪,吴地现在根本不能施展抱负。真是想什么来什么,现在有了陈胜的任命,自己威信又高了一层。所以,他根本不质疑召平所带陈胜命令和委任状的真实性,马上和侄子项羽一起,精中选精,统领八千江东子弟兵渡过长江,杀入秦朝的东海郡内。

一路之上,得知项梁乃陈王手下上柱国,各路义军也纷纷响应,前来投靠的人络绎不绝。而第一拨来的人最多,由陈婴率领。这位陈婴一带就带来两万多能征善战之士。

陈婴,东阳县人,原本是秦朝东阳县令史,也就是县城的高级公务员。关东大乱之时,东阳县一群“少年”(准黑社会组织的一群年轻人)杀官反秦,看陈婴人品好,就推他做了头领,欲立他为王。

陈婴属于谨小慎微之人,早孤,由母亲抚养长大,但凡大事,都要和母亲商议。陈母仔细想想,就嘱咐说:“自从我嫁给你们老陈家,从没听说过你们陈家上几辈子出过什么大贵人。如今暴得大名,不是什么好事儿。你自己千万不要称王,不如有所归属,事成犹得封侯,倘若事败,逃跑也比较容易……”

恰好,项梁出军接近东阳。得知项氏乃楚国名族,陈婴就按照母亲的意思,率兵归属项梁。

一下子多出两万多人马,项梁如虎添翼。

陈婴和陈婴之母的思想意识,不是我们现在人所想那种自己不出头、让别人担祸那么简单。陈婴母子这种避祸意识,源于当时普通人的正常观念。秦汉交迭之际,中国人等级观念很重,一般人都难有非分之想。所以,陈胜在大泽乡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基本属于亡命无赖的无所忌惮之语,在当时非常“非主流”。

为了报答关键时刻陈婴带领众多人对自己的投附,不久之后,项梁投桃报李,任命陈婴为楚国“上柱国”。基本和自己从陈胜处接受的虚拟官职差不多大了。

从项梁出兵路线可以看出,他当时接受了召平带来的“上柱国”任命状,但没有接受“西击秦军”的军事命令,而是一路北上,从广陵北上渡过长江,然后走东阳。合并陈婴军之后,项氏叔侄继续沿大泽至东北,在淮阴一带渡过了淮河。

项梁大军继续北上,经由淩县,到达下相。

下相这个地方,正是项氏家族的传统封地和宗籍基础所在。所以,项梁、项羽叔侄在老家修整了较长一段时间,遍拜父老宗族,使得项氏家族势力在楚军中盘根错节。日后构成项氏家族政权基础的宗族亲属,如项伯、项庄等项氏族人,也都是在这个时期投于项梁军中。

下相整编后,项氏叔侄率军抵达下邳。

几个月下来,项氏叔侄北上进军顺利,秦朝的东海郡基本纳于囊中。而活跃在当地的多股武装力量,纷纷投靠,其中就包括日后鼎鼎大名的英布、柴武(号“蒲将军”)等人。这些江洋大盗出身的头目,皆被项梁委任为大将。同时,老谋士范增和日后的军事天才韩信,也都是在这一路上加入楚军的。

此时的项家军,人数膨胀,大概发展到六七万之多。

本来一路顺利,岂料到了彭城西部,项梁遇到了一位叫秦嘉的人率领部伍在那里挡路。这位秦嘉,本来也是反秦的“同志”,但此人一向不听号令,曾杀过陈胜派到他军队里面的监军。陈胜被杀后,秦嘉更是擅自做主,找了一个楚国王室的后裔景驹做楚王。实际上,景驹不过是个幌子,秦嘉自己拥兵自重。

在项梁指挥下,项家军中的大将、鄱阳湖大盗出身的英布表现非常勇猛,他身为先锋,率领兵士涉淮奋击,在两次战斗中,都杀得秦嘉军大败亏输。最后,楚军威武,临阵把秦嘉和他拥立的“楚王”景驹都宰了。

景驹和秦嘉死了,余众投降。至此,项家军又多了几万步卒,队伍发展到十来万人。

至此,项家军名头越来越大。很快,有位叫刘邦的人亲自来向项梁宣誓效忠。而当时刘邦手下,还有一位“貌好如妇人”的大名士,那就是张良。张良这位韩国公子,当时本来在下邳瞎晃,找机会反秦,听说景驹被立为楚王,就从下邳跑过来,原本想投靠景驹。结果,张良在半路上遇到刘邦,就先投靠刘邦了。

现在,既然景驹都被项氏家族杀了,张良、刘邦一商量,两个人就带着军队归附了项梁。

所以,日后显赫无限的汉高祖刘邦,曾经也是项家军中一分子。

项梁看半大老头子刘邦来投奔自己,当时就很大方,给了对方五千人马和十多名指挥官。刘邦捡了便宜之后,流涕效忠,雀跃而去。

整顿收编秦嘉和景驹旧部之后,项梁摩拳擦掌,准备领军西向和秦军正面交锋。此时的秦军统帅章邯,已经领大军北上,开始对魏国发动进攻。

到了秦二世二年四月,项梁大军抵达薛郡薛县。这时候,楚王陈胜被杀的消息才得以确证。于是,项梁在薛县集合部伍,为陈王戴孝发丧。然后,他以楚国盟主的名义,召集楚国各地起义军首领前来,共同商议推翻暴秦统治、重建楚国的大事。参加会议的人中,自然包括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刘邦。

薛县会议上,老谋士范增对项梁所说的一席话,基本为日后项家军的发展定下了基调:

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范增对项梁一席话,说得很有道理:陈胜的失败,理固宜然。秦国昔灭六国,楚国最是无辜。自从楚怀王受骗入秦国没有回来,楚国人至今念念不忘。陈胜起兵反秦后,不立楚国宗室之后而自立为王,号召力有限,政权因之不能持久。如今,项将军起兵于江东,楚国各地将领蜂附蚁从,就因为他们认定您项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国将领,他们期待您能拥立楚王后代,以此恢复昔日楚国天下。

沉吟良久,思前想后,项梁点头。于是,他马上下令四处寻找楚王在世的后裔。恰好,楚怀王有个孙子辈的人叫熊心的,当时流落民间,替人牧羊,于是大家把熊心找到后送到了薛县。

秦二世二年六月,项梁与各路楚军将领共同拥立这位熊心为楚王。为了纪念那位被秦国人骗走无辜而死的楚怀王,就上号熊心依旧称“楚怀王”,并以盱台为大楚国的首都,重建了楚国政权。

历史上的楚怀王,其实是个优柔寡断的昏君,他不听屈原等人的忠言,自己前往武关和秦国人谈判,结果被秦国扣留。前296年,楚怀王在秦国病死,秦国把他的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楚国国都,大诗人屈原,就是在同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悲愤自杀,这成为“端午节”的肇始。

至于新楚怀王熊心,我们不要望文生义,看史书中说项梁找到他的时候他正替人牧羊,就以为他和日后王莽时代刘盆子一样是一个吹笛放牛的牧童。当时,这位熊心根本不是小孩子,连小伙子都不是,已是四十岁左右的成年人了。

楚怀王新政权建立以后,“项梁自号武信君”,也就是说,项梁自己任命自己为“武信君”,显然,新楚国真正的主人不是熊心,正是项梁自己。不过,在正式名义上,他是当时新楚国的大统帅,各路楚军人马十万多人,都要接受他的领导和指挥。

薛县会议,在秦汉交际之际非常重要。诸雄在此达成了协议,结束了陈胜败亡后群龙无首的局面。

有了新楚怀王熊心这个共主,楚国法统得以建立,各路反秦武装力量得以统一。

由于刘邦手下张良的建议,韩国国号也在这次会议上得以恢复。自陈胜起兵,为秦所灭的战国六国基本都已复国,唯有韩国未立。至此,张良在民间找到韩王的后代韩成立为韩王,而张良自任韩国司徒。

经由项梁同意,张良和韩成领兵前往韩国旧境,即秦朝的颍川地区,力图恢复韩国旧土。

恢复六国,确实符合天下民望,也说明当时的项梁确实没有太大的个人野心。从客观上讲,六国复国运动,分散了秦朝军队的注意力和攻击目标,对于项梁的楚国,也大有益处。

但项梁没高兴多久,让他焦虑的消息就传来了。刚刚复国的魏国,正在遭受章邯大军的猛烈进攻。

这个魏国又是怎么回事呢?

陈胜当初称王后,曾派部将四路出击。而魏国人周巿,奉陈胜命令,领军北上攻击原魏国地区,即秦朝的砀郡和东郡。周巿领军北上,势如破竹,一直打到齐国故地,即秦朝的济北郡,很想把齐国旧土也占了。但当时齐国旧贵族田儋在齐地已经称王,不得已,周巿就退回到东郡,一心一意兴复魏国。

当时,田儋自立为齐王,武臣自立为赵王。所以,周巿部下诸将,也要拥戴周巿在魏国旧土为魏王。周巿断然拒绝。他认定,在魏境,只有拥立魏国宗室后裔为魏王才能令当地人心服。而他心中的魏王人选,名叫魏咎。但当时魏咎不在魏境,而在陈胜大本营陈县当人质。

陈胜称王后,很反感六国旧贵族纷纷称王复国。所以,周巿派出使者四次到陈县请求归返魏咎,都遭陈胜拒绝。后来,章邯大军已经逼近陈县,不得已之下,陈胜才放归魏咎给周巿送个人情。至此,魏国终于得复,魏咎为魏王,委任周巿任丞相。

由于魏国旧都大梁当年被秦军破坏成废墟,魏咎、周巿两人一商量,就把魏国新都迁移到大梁附近的临济。

章邯灭掉陈胜张楚政权之后,锁定的第一个消灭目标,就是魏咎和周巿所在的魏国。

秦军挟胜利之威,连战连捷,横扫砀郡魏军后,很快就包围了魏国首都临济。

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魏王魏咎自然派人到各国报急,更派出丞相周巿亲自到齐国求救。

齐王田儋虽然和周巿先前有些过节,此时激以大义,也和周巿一起,亲自率领齐军主力来救临济。而当时人在彭城的项梁,也派族人项它率领一部楚军,与魏咎弟弟魏豹一道,急速西行来救魏国。

章邯真非常人可比。他谋略在胸,在临济城下严阵以待,围点打援,大破齐、楚两国援军,接着,还阵斩大名鼎鼎的齐王田儋和魏国丞相周巿。

丞相周巿战死,来援的齐王田儋也战死,见救援无望,魏王魏咎为了挽救临济城内居民,只得和秦军签订降约。而后,这位新魏王,确实算条血性汉子,他得到秦军不会屠城的允诺后,阖门自焚而死。

齐王田儋阵亡后,他的族弟田横、田荣惶惧,带着残余齐军撤退到东阿。面对来势汹汹的章邯大军,他们只能向项梁求救。

项梁真能救人之急,他马上带领项羽、英布、刘邦一干人等,率领楚国主力即刻北上。

第一次真正出头对敌,东阿城下大战,楚军竟然把刚刚得胜的秦军打得大败。

死伤惨重之余,秦军向西狂逃。

庆功宴上,项梁本来要拉着田荣、田横兄弟一起追击秦军,却得到了田氏兄弟不辞而别的消息。原来,齐王田儋被杀之后,一帮齐国旧贵族心虚,拥立从前被秦国灭掉的齐王田建的弟弟田假为王。相比田儋、田荣、田横兄弟,这位田假的王室血统要纯正得多。

这样一来,在齐国首义的田荣、田横肯定不干,所以他们要赶回去把田假干掉。没多久,哥俩就把田假赶跑了,重新拥立先前阵亡的齐王田儋的儿子田巿为齐王。

那刚刚坐上位子不久就被赶跑的“齐王”田假,运气不错,还有命逃出。思前想后半天,他肯定不敢投靠秦朝,就丧家犬一般投奔了项梁。

田横、田荣兄弟闻讯,马上向项梁要人。项梁挺讲义气,说田假“穷来投我”,我怎么好意思把他交出去呢。而田横、田荣呢,又不好为了一个田假,就和先前帮过自己的项梁翻脸。他们憋了一口气,愤然怒然。为此,好长一段时间内,齐国都不发兵帮助项梁的楚国。

经历了东阿大战,真正和秦军主力部队正面交锋过后,项梁自信心有些爆棚——秦朝不可一世的正规军,原来不过如此!更让项梁自信的是,胜利一而再、再而三地到来,想不自信都不行:

东阿击败秦军之后,项梁接着在濮阳附近再次打败章邯,并把章邯秦军截成两部,一部东退躲入城阳县城,而秦军主力残部,则由章邯带领向西退入濮阳城中,龟缩不出。

濮阳在黄河南岸,乃秦朝东郡的郡治,紧靠白马津。章邯虽然退守,由于控制住黄河水运渡口,所以军队补给大可无忧,给了他日后伺机反攻的大机会。

濮阳大胜后,项梁分军,他自己率领主力追击章邯,围攻濮阳。同时,他派出项羽、刘邦统领另外一军,向东继续追击往城阳方向败走的残余秦军。

项羽、刘邦真有战斗力,猛攻多日,终于克城。由于秦军和城阳当地人抵抗激烈,楚军死伤不少,所以刘项二人下令屠城以为报复。

城阳攻克之后,项羽、刘邦联军又南下进攻定陶。但定陶城池太牢固,二人最后决定放弃此城不打,前往雍丘县方向,对从三川郡方面过来的秦军增援部队实行突袭。

这支部队,主要领头人是秦朝丞相李斯的长子李由。先前,他坚守荥阳有功。如今,自恃经验和能力,兴冲冲增援而来。

结果,半路遇到项羽、刘邦联军这么一荡,秦军大败。败还不说,连官为三川郡守的李由,也在战斗中被楚军斩杀。

击溃李由所率秦朝援军之后,项羽、刘邦回军北向,向秦军占领的外黄县发动猛攻,目的在于呼应从濮阳抵达定陶作战的项梁楚军主力。

东阿大胜后,项梁在濮阳大败秦军,属下的项羽、刘邦联军攻克城阳,继而在雍丘杀败李由秦军。这些胜利,成效极大,基本断绝了秦军西南方向的增援。章邯秦军无奈,只得困守濮阳。

项梁指挥大军逼近定陶,准备一举攻克这个东方大城。

连战连捷之下,项梁开始膨胀了,对于秦军和他们的统帅章邯产生了轻视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