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十节 尤善属文

书名:陈子昂传本章字数:2021

卢藏用在《陈氏别传》中介绍陈子昂青年时代时指出:“尤善属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属文,即撰写文章的意思。相如、子云,即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扬雄。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杜甫曾写诗称赞陈子昂“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在形容陈子昂文学成就方面,与卢藏用取譬相同。稍有差异的是,杜甫是在陈子昂逝世半个多世纪后对其一生的文学成就进行总体评价,而卢藏用则是在陈子昂冤死狱中后不久追忆陈子昂的青年时代。我们不得不问,难道陈子昂青年时代的文学创作,就已经当得起“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这样的绝高评价了吗?卢藏用或许也想到了我们会有这样的质疑,于是他紧接着讲了一件事,用以证明陈子昂青年时代的文学水平:

初为诗,幽人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文宗矣!”

王适见了陈子昂青年时代创作的诗歌,认为陈子昂“必为文宗”。有了这件事,青年陈子昂就当得起“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的评价了。这件事是评价陈子昂文学成就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历来受人重视,以至于本来简单的事情,被后人踵事增华,出现了两个细节更为丰富的版本:

初为《感遇》诗三十首,京兆司功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由是知名。

初为《感遇》诗三十八章,王适曰:“是必为海内文宗。”乃请交。

陈子昂一生最重要的著作就是《感遇》诗,所以《旧唐书》的撰写者将“《感遇》诗三十首”这个素材加了进去。这样一来,卢藏用笼统言之的王适所见所评的“诗”,就被“确定”为《感遇》诗。但《新唐书》的编者发现,陈子昂《感遇》诗写了三十八首,而不是《旧唐书》所谓的“三十首”,因此《新唐书》对此进行了更正,进一步“完善”了王适所见所评为《感遇》诗的记载。

如果添加了不必要的、重复的信息,那是“画蛇添足”;而《旧唐书》《新唐书》撰者所做的增添,不能说是“画蛇添足”,只能说是“佛头着粪”或者“弄巧成拙”,因为他们所添加者,是明显有违事实的错误信息。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的创作几乎贯穿了其一生,并非一时一地之作,我们后面讲到相应的生平事迹时,会顺带提及。所以,《旧唐书》《新唐书》中“初为《感遇》诗三十首”或“初为《感遇》诗三十八章”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是“止取其生平有名之篇,傅以生平知遇之事,而不顾岁月情事之参差,无足深辨也”。卢藏用笼统地说“初为诗”,反而更加稳妥。

另外,《旧唐书》添加了“由是知名”一句,意思是陈子昂开始有名气,是由于王适对他青年时代的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新唐书》添加了“乃请交”一句,意思是王适看了陈子昂青年时代的诗后,请求与陈子昂订交。这两处增添,虽然不知道是否属实,但至少没有硬伤,对描写陈子昂青年时代文学创作的成就而言,多少有些用处。

不过,就算是卢藏用的记载,也未必可靠。如我们前面所说,卢藏用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说明陈子昂青年时代的文学水平,但这究竟只是一种传记的修辞手段,还是真有其事,是应该质疑的。在洛阳近年出土的《李浑金墓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故事,只不过在李浑金的故事中,陈子昂的身份类似于王适,做了衬托李浑金文学水平的配角。

时蜀中有李崇嗣、陈子昂者,并文章之伯,高视当代。见君藻翰,遂丧魄褫精,不敢举笔。

王适见到陈子昂诗后的反应是“惊”,如果加上《新唐书》的说法,还有“乃请交”;陈子昂见到李浑金诗文的反应,则是失魂落魄,“不敢举笔”。两个故事描写的人物反应不同,但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同的:借助其他人物的反应,来赞扬传主的文学水平,即所谓“侧面描写”。另一篇《唐故陕州河北县尉京兆韦府君墓志铭》在描写墓主人韦志浩的文学创作情况时,则让王适、陈子昂两人同时做了配角:“时文士王适、陈子昂,虎踞词场,高视天下,睹斯而叹,许以久大之致焉。”故事的类型化,陈子昂主、配角身份的转换,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此类记载的真实性。

即使卢藏用的记载是真的,或者换句话说,我们目前姑且相信卢藏用讲的这个故事,也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澄清。今天的人们,往往以王适的话为定评,奉陈子昂为“文宗”。我从小在陈子昂家乡射洪市长大,对这个现象尤为熟悉,比如我所读的金华中学里就有一座文宗楼,命名显然是为了纪念陈子昂。耳濡目染,过去撰文时,我也沿用过陈子昂“被王适奉为‘海内文宗’”这样的表述。现在仔细品味,才发现王适的话并非定评。“此子必为文宗矣”,更多的是用将来时态表达一种期望,而不是对事实的判断。陈子昂此时尚处于青年时代,王适并不糊涂,他不可能说“这个年轻人就是文宗”这样的话;他的意思其实是,“这个年轻人一定会成为文宗”。所以,王适并没有直接送给陈子昂一顶“文宗”的高帽子,他只是觉得,依照陈子昂青年时代的诗歌创作情况来看,陈子昂将来必然会有大的成就。

讲了这么多,其实我们目前只知道陈子昂青年时代“尤善属文”,当时的人对其评价极高、寄望甚厚,至于他到底如何“尤善属文”,还是不甚了然。要想知道得更加详细,必须对陈子昂青年时代的作品加以品鉴。目前所知陈子昂最早的作品,是他21岁初次出蜀时所作,这已经属于下一章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