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第十七节 登科入仕(2)

书名:陈子昂传本章字数:2063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找到这种说法的源头。徐松不是说他的依据是《玉芝堂谈荟》吗?我们就去看看《玉芝堂谈荟》是怎么说的。幸好,这本书今天我们还能检索得到。《玉芝堂谈荟》是明代学者徐应秋编纂的一部书,其卷二云:“唐宋以来,状元科第姓名可考者……垂拱三年,状元陈伯玉。”看来徐松《登科记考》关于陈子昂中状元的记载,确实是有依据的。但问题在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的记载就一定可靠吗?不一定。《玉芝堂谈荟》虽然是“考证之学”,“取材博瞻,足资采择”,但是其材料来源“大抵采自小说、杂记者为多”,而且还有“援引昔人文辞,每不标明某书”的问题。所以,我们绝不能“尽信”《玉芝堂谈荟》的记载。

不幸的是,《玉芝堂谈荟》“垂拱三年,状元陈伯玉”的说法,恰好属于没有注明文献来源的情况;幸运的是,我们得益于大数据时代资料检索的便利,也很容易检索到此说的最早来源。最早说陈子昂是状元的,是明代四川籍著名学者杨慎。杨慎《绝句衍义》卷四云:“蜀士在唐居首选者九人:武后垂拱三年,射洪陈伯玉;玄宗开元四年,内江范金卿;德宗贞元七年,阆州尹枢;宪宗元和八年,枢弟尹极;文宗太和五年,夔州李远;八年,成都李余;昭宗龙纪元年,巴州张曙;大中七年,绵州于瓖。”杨慎在前面说“九人”,实际上只列出了八人;“居首选者”,就是中状元的意思,第一人的信息也非常明确,射洪陈伯玉,时间是垂拱三年,那就只能是本传的传主陈子昂。徐应秋《玉芝堂谈荟》说陈子昂中状元,应该就是从杨慎这里承袭而来;徐松《登科记考》又承袭了《玉芝堂谈荟》的说法;时至今日,诸多“历代状元名录”一类的书籍都接受了这个说法。

杨慎的学术地位与学术成就,应该说比徐应秋、徐松两人都要高出一头,但问题在于,杨慎的学术品格历来受人诟病。比如梁启超就指出:

……杨老先生文章很好,手脚有点不干净,喜欢造假……

又如杨慎,生平喜欢吹渊炫博,一心要他人所未看之书。本来一个人讲学,只问见地之有无,不问学识之博否,但杨老先生则不然,专以博学为贵。《太平御览》是中国很大的一部类书,根据《修文御览》而出。《修文御览》早佚,杨老先生偏说他曾看见过。后来的人,因为知道他手脚不干净,所以对于他所说所写的,都不十分相信……

我们就事论事。在杨慎所列举的“蜀士在唐居首选者”八人之中,目前只有三人有史可征,其余五人的状元头衔均无明确记载。就陈子昂本人而言,他对自己的“状元”身份未置一词,其好友卢藏用为其写传时也只说他“以进士对策高第”,至于后来的各种正史乃至《独异记》《唐才子传》等笔记小说都不言其中状元一事。陈子昂是“至年十七八未知书”,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科举环境下,如果他能在垂拱三年不到30岁的年龄就考中状元的话,这无疑是一个宣扬陈子昂聪颖的绝佳标签,为什么他朋友为其写的传记中,以搜奇猎异为能的《独异记》《唐才子传》等笔记小说中,以及新旧《唐书》等官方记载中,都对“状元”一事绝口不提呢?陈子昂根本没有中状元,是唯一合理的解释。他垂拱三年的这个状元头衔,是作为学者的杨慎为了“吹渊炫博”“矜夸蜀中人士”而捏造出来的,不足凭信。

所以,我们还是回到传统说法:陈子昂在文明元年二月成为进士,然后“对策高第”或“射策高第”。其实“对策”与“射策”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射者,谓列策于几案,贡人以矢投之,随所中而对之也。对则明以策问授其人而观其臧否也。”也就是说,“对策”相当于研究生面试中的考官问答,题目由考官定;“射策”相当于研究生面试中的抽题问答,考题由应试者在题库中抽取。除了这个形式上的区别,两者在考生与问题的关系、考试内容、考试所取重心三个方面都存在着不同。陈子昂到底是“对策”还是“射策”,我们现在很难搞清楚了。总之,陈子昂完整地通过科举考试的流程,有了入仕为官的资格。我们前面说过,陈子昂参加考试时穿的是白色粗麻布衣,现在有了入仕的资格,就可以将这白色粗麻布衣脱下来,称为“解褐”。所以,陈子昂自己也说:“甲申岁,天子在洛阳,余始解褐,守麟台正字。”当然,陈子昂脱下来的白色粗麻布衣应该不会直接扔掉,而会被还没有考取进士的举子们索要过去,作为一种吉利的兆头。

关于陈子昂入仕的记载,卢藏用《陈氏别传》云:

属唐高宗大帝崩于洛阳宫,灵驾将西归,子昂乃献书阙下。时皇上以太后居摄,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问状。子昂貌寝寡援,然言王霸大略,君臣之际,甚慷慨焉。上壮其言而未深知也,乃敕曰:“梓州人陈子昂,地籍英灵,文称伟曜,拜麟台正字。”时洛中传写其书,市肆闾巷,吟讽相属,乃至转相货鬻,飞驰远迩。

《全唐文》载赵儋《鲜于公为故拾遗陈公建旌德之碑》云:

其年,高宗崩于洛阳宫,灵驾将西归于乾陵,公乃献书阙下。天后览其书而壮之,召见金华殿。因言霸王大略,君臣明道,拜麟台正字。由是海内词人,靡然向风,乃谓司马相如、杨子云复起于岷、峨之间矣。

看来,陈子昂是向朝廷上书后受到武则天称赞,随即拜官麟台正字。其上书所议论者,不仅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还在整个朝野产生了轰动效应,可谓“风起洛阳”。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一节我们再详细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