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控制”,找回真实的感受
1
有段时间受朋友的影响,我也加入了健身的行列,包括早起跑步半个小时,晚饭后去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但是健身一周后,我就坚持不下去了,倒不是因为意志垮了,而是因为我的身体陷入了严重颓废的状态。我发现只要我继续按照计划行事,身体就会发出强烈的抗议。
我不是一个讨厌运动的人,但是为什么在制订了一个详细合理的健身计划后,我的身体却如此抗拒它?总之,只坚持了一周,我的身体就提出了罢工的信号。
我想了想,问题大概出现在“计划”两个字上。我心里很明确的感受是:既然我不讨厌运动,那么想运动的时候就可以去运动,为什么非要给自己设置“早起跑步半个小时”“晚饭后健身一个小时”这种规定呢?
我发现,恰恰是因为有了这种规定,运动这件事似乎才变味的。
是的,我的身体抗议的似乎不是运动,而是规定化的运动。
2
实际上,在某些自我规定和要求后面,我们似乎总有一种“不然不行”的思维在起作用。为什么会“不然不行”呢?有些事情不去做会怎么样呢?我们到底在恐惧什么?
在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时,很多人都有这种“不然不行”的思维。我们总是强迫自己必须怎么样,大到找工作、谈恋爱、买房子,小到每天的走路步数,我们总是习惯用一个严苛的、明确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的一位同事,甚至要求自己每年必须出去旅游几次。他的口头禅就是:“不然不行啊。”搞得我都不知道他是为了享受旅游而旅游,还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不然不行”而去旅游。旅游本来是一种让自己放松的行为,可很多人的旅游却成了让自己假装开心的行为,我称这种扮演的开心为“旅游表情”。比如一个人明明忌惮旅途劳累,不喜欢长途跋涉,却非强迫自己去体验一把“这个地方我来过了”的感动和欣喜,像是在完成规定化的任务。
总之,“不然不行”的思维,似乎意味着如果不那么做,你就不及格。这种思维导致了一种结果:很多事情我们都是为了完成而完成,从而忘记了享受完成这些事情的乐趣。
3
现在,每个人的行为似乎都被标准化了,都被放在一个个精确的坐标点上。我们在各种文章或数据分析中看到了无数个观点,但是唯独没有看到感受。似乎一个人已经完全无法明确自己那种独特而又真实的感受,更不用说按照自己的感受生活。所有的感受都被预置了。不仅如此,还设定了各种标准线,每个人只需要在这些由数字代表的标准线上做到达标就行了。
这意味着你要尽快去土耳其棉花堡躺一躺、去日本看一次樱花、每天走够一万步,每天吃不超过两千卡路里的健康餐,而且必须有胡萝卜和西蓝花,男士得有八块腹肌、女士得有蜜桃臀……总之,生活过得就像在打卡。
是的,我想我知道了自己讨厌运动计划的原因,它让我的生活变成了打卡模式。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在向我展示:通过一次次的打卡,他们正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过上了机器人的生活、工业化的生活、数字和报表的生活、打卡的生活。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更知道如此井然有序、理性至极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所有微观层面的理性看上去都很正常,但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所有的理性加起来又恰恰在证明着一种非理性。
我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拥有强迫型人格,但我理解了那些类似《控制不了××的人,就没有资格谈人生》之类的文章阅读量之所以高的原因:把一切事情都打卡化,人会本能地感到不舒服,此时这些文章便会成为精神安慰剂,来加强人们的意志力。毕竟,如此反本能的事情必须要靠持续的集体催眠才能完成。
4
如果一个人只能依靠意志力活着,那是多么悲哀的人生啊。想想那些又累又缺乏创造力的强迫症患者,他们也许一生都无法让自己放松下来。也许这就是很多人会产生焦虑的原因,本能的感受长期被压抑,得不到尊重,但是理智上需要完成的任务却那么多,他们用意志力强迫自己去行动,久而久之,便使自己陷入了焦虑的状态中。
哲学家经常讨论人的异化问题。在心理学上,“人之非人”是指个体被强大的“应该”法则控制,失去了与自己真实感受的链接,过度地依靠理智行事,但是在这种理智的背后,却是一片茫然。
过度控制一定会导致失控,而失控又会催生更多的控制,最终使人疲惫不堪、内心冲突不断,难以找到安宁。
我们千方百计地要将自我感受排除在外,但人之所以为人,而不是机器,大概就在于我们终究是拥有自我感受和需要自我感受的生物。即使“控制”的幽灵无孔不入,但在某些时刻,我们的内心总会掠过一丝不安,因为我们的内心在发问:“到底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我竟然每天都把自己搞得如此疲惫?!”
摆脱“控制”,与你的真实感受建立链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