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土木堡之变:明朝历史的转折点(2)
代宗不想代
正当瓦剌军队绑着肉票皇帝朱祁镇,在北京城下耀武扬威的时候,北京城内发生了一件大事,明朝换皇帝了。在皇太后和大臣们的拥戴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基坐上了皇帝宝座,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瓦剌军队一看明朝换了皇帝,手中的肉票立刻不香了。恼羞成怒的瓦剌大军见软的不行,就玩硬的,大举围攻北京城,还把朱祁镇拉到两军阵前做“挡箭牌”。
新任的皇帝朱祁钰是朱祁镇的异母弟,比哥哥只小一岁,如果不出意外,他这一辈子也就当个亲王,优哉游哉。然而土木堡之变后,太后和大臣们为了挽救危局,非要拉他上位。不过说白了,就是让他做个代理皇帝。于是,明朝的历史上多了一个明代宗,他还有个尊称,叫景泰帝——著名的工艺品“景泰蓝”之名,就是源自这位皇帝。朱祁钰起初并不想代理皇帝,因为就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不久,朝廷里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一帮大臣在朝堂上将王振的几个党羽群殴致死。这种“血案”真是亘古未有!朱祁钰有点怕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啊。最后,在太后和大臣们的好说歹说下,朱祁钰才“勉为其难”地当上了皇帝。还别说,朱祁钰比他哥哥朱祁镇靠谱,确实是一个当皇帝的料。他登基后知人善任、励精图治,重用于谦等人,苦苦撑起了当时的危局。
面对瓦剌军队的围困,在于谦等人的周密布置下,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瓦剌见没有讨到便宜,攻城又屡次失利,只好带着绑票皇帝退兵回了大漠。第二年,瓦剌派人求和,说是愿意把明英宗放回去,随便给点钱就算了。此时,代皇帝朱祁钰却不愿意了,他也陷入了“真香”定律:把原来的皇帝放回来,那我怎么办?不行!他向大臣们诉苦:“当初我不想当这个皇帝,是你们逼我当的,现在算怎么回事?”大臣们只好劝说道:“放心,即便太上皇回来,皇位还是你的。”就这样讨价还价之下,瓦剌放回了明英宗。
太上皇朱祁镇虽然死里逃生,但也没啥可高兴的,因为被放回来后他就被代皇帝软禁起来,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当囚徒罢了。更让他伤心的是,在瓦剌手中他作为绑票还算是有所优待的,现在落在弟弟手中,待遇还不如在敌人手中。朱祁钰对这位太上皇哥哥极不放心,不但派锦衣卫监视他,甚至连吃穿都不给。朱祁镇的妻子钱皇后为了贴补家用,不得不亲自做女红卖钱。
皇帝这个宝座的诱惑力是巨大的,朱祁钰不但自己当了皇帝,还想让自己的儿子也能当皇帝。然而,这就有个“逻辑”上的麻烦,那就是明英宗朱祁镇是有太子的。之前众人推朱祁钰上位时曾有约定,下一任皇帝之位是要还给这个侄子的,这就是封建正统的“逻辑”。于是,朱祁钰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当上太子,不惜贿赂大臣,希望他们上书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在权势和金钱的作用下,大臣们妥协了,朱祁钰的儿子顺利当上了太子。然而天不从人愿,一年后这位太子竟然死了。于是,有大臣就说风凉话了:看吧,明英宗才是正统,天命不可违。
儿子死后,朱祁钰很伤心,很快身体也就垮了,病入膏肓。这时,一场匪夷所思的宫廷政变发生了。一部分大臣趁着朱祁钰病重发动了政变,把被囚禁了7年之久的太上皇朱祁镇接了出来,复辟为皇帝,史称“夺门之变”。
朱祁镇复位后,立即将朱祁钰废黜,并同样软禁起来。不久,这位代皇帝就离奇地死了。一个皇位,将这两兄弟逼成了死敌,真是令人唏嘘啊!
牺牲品于谦
朱祁镇和朱祁钰两兄弟的皇位争斗有了结果,太上皇再次当上皇帝。与此同时,北京保卫战的功臣、挽救大明江山的于谦则成了牺牲品,被复辟的明英宗以谋逆罪名处死。真是令人痛惜啊!
于谦是浙江钱塘人,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在永乐年间,于谦就考中了进士。宣德年间,在平定汉王朱高煦的叛乱中,于谦以御史的身份充当大明王朝的“发言人”痛斥叛军,得以崭露头角。土木堡之变发生后,瓦剌大军包围北京,有大臣建议南迁,其实就是出逃,于谦则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固守。明代宗朱祁钰于是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让他主持北京的防守。最后,在于谦的正确指挥和调度下,北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可以说,在明朝存亡的关键时刻,于谦以一己之力扭转了败局,避免了明王朝的覆灭。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有山河再造之功的人,因为卷入了朱祁镇和朱祁钰兄弟的皇位之争,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于谦为人正直刚毅、大公无私,因此得罪了很多小人。恰巧其中有些人在夺门之变中拥戴明英宗复辟,事后成了“功臣”,于是反复劝说复辟后的明英宗杀掉于谦。明英宗起先是拒绝的,他心里明白,如果没有于谦大明王朝早就完蛋了,于谦对国家是有功的。更何况当年也是于谦力主接他这个太上皇回来的,对他也是有救命之恩的。然而有人说道:“如果不杀于谦,您复辟这件事就师出无名了!”明英宗见话都说到这份儿上,已经直接威胁到自己皇位的合法性了,就下令处死了于谦。据说,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是冤枉的,京城的人都为他的死而哭泣。
于谦曾写过一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或许,于谦的一生就如同他的这首诗一样,不畏艰难,堪与日月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