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07 明朝的特务制度(1)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明清沧桑本章字数:1101

特务制度并不是明朝的首创,但在明朝,特务制度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这与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有关,在明朝刚建立时,他为了巩固其统治,剪除异己、打压功臣,创立了明朝最初的特务组织——锦衣卫。之后,明朝历代皇帝对特务制度越来越倚重,又先后设立了东厂、西厂和内行厂等。这些特务机构干了不少残害忠良和百姓的事,在历史和民间传说中恶名远播。

锦衣卫的设立

锦衣卫是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自设立的,其前身是负责皇帝仪仗和侍卫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洪武十五年改为锦衣卫。锦衣卫的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由此可见,锦衣卫原本是负责皇帝的安全保卫工作的。但众所周知,朱元璋即位后大肆杀戮功臣,为了网织罪名、师出有名,便赋予了锦衣卫巡查缉捕的职权,从事侦查、逮捕和审讯等工作。而且,它们有别于一般的司法机构,直接向皇帝负责,不受朝廷的司法部门管辖,甚至可以在皇帝的授意下不走任何司法程序逮捕任何人,包括功臣贵族和皇亲国戚,其审讯过程也是不公开的。这种特殊性质,使得它们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特务机构。另外,锦衣卫在明代的历次战争中也承担着收集军情和策反敌将的工作,比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锦衣卫就曾大量收集日军的情报。

真正让锦衣卫登上历史舞台并名声大噪的事件,是朱元璋执政时期的“胡蓝之狱”,即著名的“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胡惟庸是明朝开国元勋李善长的亲戚,早年追随朱元璋起兵,一直担任中级官员。到了朱元璋称帝后,为了保持对权力的绝对控制,他提拔根基不深的胡惟庸做了丞相。据说对于丞相人选,朱元璋曾请教过刘基,先是问杨宪如何,刘基回答:“杨宪有做丞相的才能,但没有做丞相的气量。”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回答:“才能和气量还不如杨宪。”最后问胡惟庸如何,刘基回答:“胡惟庸现在只是头小牛罢了,将来他要真当了丞相,一定会翻车。”但朱元璋没有听取刘基的意见,还是任命胡惟庸为丞相。

胡惟庸当上丞相后,开始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甚至起了谋反之心。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在朝廷中不断培养自己的个人势力,甚至还将手伸向了军中。对此,朱元璋深感不安,皇权与相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因为胡惟庸把持了朝廷中的各个要害部门,朱元璋只能将秘密调查胡惟庸的工作交给锦衣卫。洪武十三年,锦衣卫收集了胡惟庸谋反的大量证据后,在朱元璋的授意下抓捕了胡惟庸,随后以“擅权枉法”的罪名杀了他,并灭其三族。令人恐怖的是,朱元璋还授意锦衣卫在胡惟庸一案中大肆株连,因此被牵连而死的多达1.5万人。这些人中有很多是跟着朱元璋造反起家的功臣,如太师李善长、文学家宋濂等人。随后,胡惟庸一案更是延续达10年之久,前前后后有数十个王公贵族之家被灭门,3万多人牵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