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07 忠君典范诸葛亮,忠义化身关羽(1)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南北激荡本章字数:1736

如果要问:在后世人的心目中,三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谁?答案不是曹操、刘备、孙权这样开创宏图霸业的人,而是一文一武两个人,他们都是刘备的属下,文者诸葛亮、武者关羽。这两个人的光芒随着后世的演绎和神化,不但没有黯淡,甚至愈发璀璨。诸葛亮被后世尊为智慧的化身,千古忠诚的典范;关羽则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地位相当。这是什么原因呢?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三国时期,头衔最多的人物应该是曹操和诸葛亮。曹操的头衔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和诗人,而诸葛亮的头衔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发明家。诸葛亮的文章写得很好,《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是古代政论类散文的代表作,还被收录入语文课本之中,曹操的诗作也被收录入语文课本,两人的作品各有千秋。至于发明家,诸葛亮到底发明了什么?除了已经失传的木牛流马,还有诸葛弩、八阵图和虎战车等。

或许是因为诸葛亮太过出名,他到底是哪里人,都成了各地争论的焦点。史书记载诸葛亮是琅邪阳都人,今属山东沂南县,但诸葛亮自己却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于是南阳有个诸葛庐。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遇到刘备的地方是隆中,很显然是在湖北襄阳境内。在投奔刘备之前,诸葛亮确实是在荆州地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刘表所在的荆州相对安定,诸葛亮一家跑到荆州躲避战乱,并不奇怪。

刘备与诸葛亮的相遇,极富传奇色彩,有“三顾茅庐”之说。在《三国演义》中,还没出山的诸葛亮就已经很出名了,人称“卧龙先生”。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成为刘备的谋士时,年仅27岁,没什么名气,他的敌人骂他是“诸葛村夫”,也是有道理的。在当时,诸葛亮确实只是个山村里的年轻人,名不见经传。

然而,刘备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对他极为推崇。诸葛亮与刘备在隆中有一场对话,即后世著名的“隆中对”。在谈话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局势,提出了联合孙权对抗曹操,占据荆州夺取巴蜀的策略,这也是刘备最终创业成功的基本策略。在得到诸葛亮后,刘备与他朝夕相处,亲密得无以复加,刘备的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就不高兴了,刘备则兴奋地向他们解释:“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得到水一般。”

知识拓展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典故(一)

三顾茅庐:刘备先后三次登门,敦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比喻诚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如鱼得水:关羽、张飞对刘备过于尊崇诸葛亮感到不满,刘备解释: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得到水一般。

比喻得到适合自己并且对自己大有助益的人或环境。

草船借箭:曹军发现敌船靠近,万箭齐发,结果射中的都是诸葛亮扎的草人。

比喻巧妙地借用他人之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诸葛亮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在随后爆发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受命说服孙权与刘备结盟,又从东吴手中“借来”荆州,让刘备有了立足之地。刘备以此为后方,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夺取巴蜀之地,建立了王霸之业。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后出师表》中的原话,说的是刘备死后,诸葛亮一心辅佐后主刘禅。其中所体现的忠君思想,被后世统治阶级所推崇,诸葛亮也成为忠臣典型。东汉后期,皇权式微,皇帝成了外戚、宦官或权臣手中的傀儡,甚至连命都保不住。翻开历史看一看,从东汉末年、三国两晋直至南北朝,被臣子取而代之甚至杀掉的皇帝不胜枚举,大权在握的诸葛亮,没有取后主而代之,确实难能可贵。

诸葛亮的另一个被神化的过人之处是智慧,这与《三国演义》中对于诸葛亮的一系列“神操作”描写有关。在这本书中,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用兵如神,火烧新野、草船借箭、借东风、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九伐中原、空城计,甚至在临死之前,还搞出“七星灯续命”的怪力乱神。鲁迅在评价《三国演义》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可见,民间对于诸葛亮的神化是不遗余力的,这表明了普通老百姓对诸葛亮的爱戴之情,所以将其神化得无以复加。但是,如果我们问:既然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什么统一天下的不是蜀国,蜀国反而被魏国所灭呢?很显然,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的杰出才能更多地体现在政治方面。当时的蜀地偏处西南,经济和文化水平与中原有着很大的差距。诸葛亮主政蜀国期间,制定法律,发展经济,兴修水利,缓和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矛盾,促进民族融合,所以后世的老百姓怀念他、纪念他,久而久之他便成了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