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17 北朝政权的更替(1)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南北激荡本章字数:1938

北朝指的是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的5个朝代的总称。时间跨度是从386年北魏建立,到581年北周灭亡,前后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5个政权。这5个政权或同时存在,或前后更替。最终,由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结束了北朝,并统一了天下。北魏和孝文帝改革前文已经介绍,下面讲一下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这4个政权的建立和覆灭。

知识拓展

宇文泰逃命

在与东魏的战争中,西魏长期处于下风,直到玉壁之战才扭转劣势。有一次,宇文泰被高欢手下的猛将彭乐追击,狼狈不堪,边跑边在马上向彭乐哀求:“今天你杀了我,明天你对高欢来说还有什么用呢?不如你把我丢下的金银宝物捡起来,就追到这里为止吧?”彭乐同意了,宇文泰因此得以脱身;高欢知道后,气得几次想要砍掉彭乐的脑袋,最后还是忍住了。

东魏

东魏是由北魏政权分裂出来的。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由于新旧力量之间的矛盾激化,北魏走向了分裂。六镇起义爆发后,契胡族将领尔朱荣平定了这场起义。在掌握军权后,尔朱荣发动了河阴之变,控制了北魏的中央政权。尔朱荣死后,他手下的将领高欢继续把持朝政,北魏孝武帝元修不愿继续做傀儡皇帝,投奔了关陇军阀宇文泰。高欢只得暂时拥立11岁的元善见做皇帝,即魏孝静帝,东魏政权建立。

与东魏政权同时存在的是宇文泰把持朝政的西魏政权,这两个政权都自称为魏,历史上为了区分二者,按地理位置分别称为东魏和西魏。这两个政权为了争夺地盘,也为了获得政治上的名正言顺,爆发了很多场战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玉壁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防守战,后来的史学家和军事家不断地研究这场战争,很多军事学著作都把玉壁之战作为一场经典战例列入其中。

玉壁之战是东魏的实际掌权者高欢发起的对西魏的一场战役,旨在攻取战略要地玉壁城,从而打开西进的道路,灭亡西魏。546年10月,高欢率重兵进攻玉壁城。西魏守将韦孝宽积极防守,东魏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高欢忧愤成疾。546年11月,在经历50天的苦战之后,东魏军撤退,西魏军取得胜利。韦孝宽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因为玉壁之战的胜利,他被很多后世王朝尊为“战神”,供奉在神庙中。在玉壁之战中,韦孝宽无论是兵力还是粮草都不占优势,但他能运用地形和战术守城,并取得最终胜利。高欢回师后病死。玉壁之战是东魏、西魏实力消长的关键战役之一,原本较弱小的西魏,经此战后,粉碎了东魏想要灭亡西魏的企图,巩固了统治。

东魏在高欢的执掌下,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尤其是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再加上对西魏的战争接连失败,政权更是风雨飘摇。高欢死后,他的儿子高澄继承了权力,继续当“不穿龙袍的皇帝”。高澄比高欢还要残暴,孝静帝在他的操控下毫无尊严。549年,高澄遇刺身亡,弟弟高洋继任。550年,高洋干脆废掉了孝静帝,自己当皇帝。东魏灭亡。

西魏

西魏也是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地方性政权。北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在以宇文泰为首的诸臣支持下登基为帝,国号“魏”,都城在长安,史称西魏。西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对立。西魏政权名义上还是元氏子孙当皇帝,但皇帝也是傀儡,实际权力掌握在权臣宇文泰手中。宇文泰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北周政权的奠基者。

宇文泰创建了两种制度,对历史影响深远:一是府兵制,二是八柱国制。

府兵制是中国古代的兵制之一,这一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闲时训练,战争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各地都设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这一军事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续了200年之久。从西魏到唐朝,这些王朝的创建者都是依靠府兵取得天下的。这一制度直到唐朝天宝年间才被废止。

而与府兵制相配套的军事指挥制度,就是八柱国制。所谓的八柱国,是受封的8位柱国大将军。其实并不是8个柱国,真正掌握实权的是六柱国。宇文泰是西魏的实际掌权者,皇族元氏是傀儡,所以,在军事指挥制度中,元氏并没有实际的权力,只是挂名了两位统帅而已。军队分为六军,分别对应六柱国,每个柱国下设两个大将军,而每个大将军下设两个开府,每个开府各领一军,共24军,这就是府兵制的系统。宇文泰首创的这套府兵制和八柱国制,在初唐时得以完善,高宗、武后时衰落,玄宗时彻底瓦解。而府兵制背后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在北朝和隋唐曾盛极一时,皇室和将相大臣几乎全部出自这套体系。

从八柱国的人员名单,也能大概看出端倪,他们分别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和侯莫陈崇。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后来建立了北周,李虎的孙子李渊建立了唐朝,独孤信则是隋文帝杨坚的岳父、唐高祖李渊的外公,李弼的曾孙名叫李密,是隋唐时期的风云人物。

宇文泰死后,将权力传给了侄子宇文护。和东魏一样,第二代权臣最终还是选择了自己当皇帝。在宇文护的拥戴下,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接受西魏皇帝的禅让,北周取代了西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