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画家顾恺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社会风气中崇佛的文化蔓延,绘画艺术因佛教绘制佛像的需要,空前繁荣。尤其是人物画和走兽画,它们先于中国绘画的其他门类发展起来。三国时期,画家曹不兴开始创作佛教人物画像,被后人称为“佛画之祖”。佛教画像主要是人物画,因此这一时期人物画的技法迅速提高。到了东晋时期,画家顾恺之横空出世,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顾恺之其人
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东晋杰出的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长诗赋、书法,尤其精于绘画,时人称其有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他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名士谢安非常推崇他,认为他“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说,顾恺之之所以痴迷于作画,与他的身世有关。顾恺之出生后不久,母亲便去世了。顾恺之和其他孩子玩的时候,总是被人嘲笑没有母亲。他伤心地问父亲:“我的母亲去哪了,我为什么没有母亲?”父亲回答:“你怎么会没有母亲呢?你有母亲!”顾恺之追问:“那我的母亲长什么样呢?”父亲只好向他描述母亲的模样。就这样,顾恺之凭借父亲的描述,一次又一次地给母亲画像。每次画好之后,他都要问父亲像不像,父亲在肯定之后,再说出还有哪些不足。顾恺之毫不气馁,仍然画笔不辍,直到一天他又一次画出母亲的样子,父亲见到画作后,眼泪汪汪地对儿子说:“像,像极了!”顾恺之才满意地放下画笔。因为他的画作,母亲在他心中永生了。
顾恺之一生的画作很多,根据史书记载,有《司马宣王像》《谢安像》《刘牢之像》《荡舟图》《虎豹杂鸷鸟图》《凫雁水鸟图》《庐山会图》《夏禹治水图》等。但因为战乱,这些作品的真迹没能保存下来。后世相传为顾恺之作品的摹本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其中《女史箴图》的绢本,今藏于大英博物馆,多数人认为这是唐代摹本。
《洛神赋图》
顾恺之最出名的画作当属《洛神赋图》,这是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原作早就失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洛神赋图》是宋代的4件摹本,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洛神赋图》是根据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曹植的经典作品《洛神赋》创作的。在《洛神赋》中,曹植虚构了自己与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缥缈迷离,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作者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全篇大致可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写作者从洛阳回封地时经过洛水,在恍惚之际看到洛神伫立山崖;第二部分写洛神容貌、仪态、服饰之美;第三部分写作者爱慕洛神,洛神既识礼仪又善言辞,作者虽向她赠送信物,但担心受骗,极言爱慕之深;第四部分写洛神被作者的诚意所感后将来而未至的情状和举动;第五部分写洛神来临扈从之多,终以人神道殊,含恨离去;第六部分写洛神离开后,作者顾望思慕不忍离去的深情。
知识拓展
渐入佳境
《晋书》中记载,顾恺之爱吃甘蔗,而且有个习惯,吃甘蔗先从末稍吃起。甘蔗越往根部味道越甜,因此人们觉得很奇怪,问他原因。顾恺之回答说:“我这种吃法,叫‘渐入佳境’。”也就是越吃到后头,味道越甜蜜。成语“渐入佳境”,现用来比喻人的生活境况或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知识拓展
传神写照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有一则故事提到,顾恺之画人像十分有名,但有的画了几年却不点眼睛。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意思是说,人身体的美丑本与神韵无关,要想人像画得传神,关键在这眼睛上。
《洛神赋图》全卷分三部分,以浪漫主义手法,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了曹植与洛神之间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画面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出一种空间美。
《洛神赋》中对洛神的描写,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皎若太阳升朝霞”等,以及对人物关系的描写,在画中都得到生动体现。全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
画作中作为衬托的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这与早期中国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极为相合。曹植通过发生在洛河上宓妃洛神的传奇神话故事,在想象的空间与仙女洛神相遇,描述对洛神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自己悲惨遭遇的伤怀,以释放情绪和抒发情感。《洛神赋图》精准地传达了原赋的思想境界,可清晰地循迹原作所传达的思想。图卷无论内容、艺术结构、人物造型、环境描绘和笔墨表现形式,都称得上是中国古典绘画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