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23 中国书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南北激荡本章字数:2791

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广义上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中国书法被称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汉字产生以后,从最初的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因为书写方式的进步,中国书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一大批著名的书法家先后涌现,开宗立派,影响深远。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书法发展脉络

在汉代,书法根据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隶书,一类为草书。进入三国时期,一种新的书法类型登上了历史舞台,那就是楷书。楷书又名正书、真书,由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所创。随着石刻的流行,早期楷书也得以留存,至今人们还能看到早期的楷书石刻或碑帖。

钟繇出身名门望族的颍川钟氏,相貌不凡,聪慧过人。东汉末年,举孝廉,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协助汉献帝东归洛阳,被册封东武亭侯。后得到丞相曹操信任,出任司隶校尉,镇守关中。曹操受封魏王后,他出任魏国大理卿,任相国。曹丕称帝后,他历任廷尉卿、太尉、太傅等职,册封定陵县侯,位列三公。钟繇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并推动了楷书的发展,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钟王”。

元末明初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中曾这样说道:“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钟繇之后,许多书法家竞相学习钟体,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种钟体临本。后来著名的大书法家如张旭、怀素、颜真卿、黄庭坚等人,在书体创作上都从各方面吸收了钟体的长处。

两晋时期,因为世家大族的喜好,人们追求“高雅”的品味,书法艺术受到推崇,书法大家层出不穷,其中最著名、最能代表魏晋风流,并在书法史上登峰造极的人物当属书圣王羲之。他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也是书法史上的重大贡献。

两晋书法的兴盛主要表现在行书上,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这一字体的代表作是“三希”帖,即《伯远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均为中国书法史上的无上珍品。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时书法以魏碑最为著名。魏碑,是北魏以及与北魏风格相近的南北朝碑志石刻书法的泛称,是汉代隶书向唐代楷书发展的过渡。北朝书法以碑刻为主,尤以北魏、东魏最精,风格多姿多彩,代表作有《郑文公碑》《张猛龙碑》《敬使君碑》。南北朝书法家灿若群星,他们继承了前代书法的优良传统,创造了无愧于前人的优秀作品,也为唐代书法形成百花竞妍、群星争辉的鼎盛局面创造了条件。

王羲之与《兰亭序》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太守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历史上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博采众长,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他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艺术家往往都有各自的爱好,有的爱种花,有的爱养鸟。王羲之也不例外,但他的爱好有些不同,他喜欢鹅,只要听说哪里有好鹅,他就要去看看,或者买回来玩赏。山阴有一个道士想请王羲之写一卷《道德经》,但他知道王羲之是不肯轻易替人抄写经书的。后来,他打听到王羲之喜欢白鹅,就特地养了一批品种好的鹅。王羲之听说后,果然跑过去。当看到河里有一群鹅在水面上悠闲地浮游着,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衬着高高的红顶,王羲之就被迷住了,要把鹅全部买下来。道士笑着说:“既然王公这么喜欢这群鹅,我全部送您好了。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您帮我抄写一卷经书。”王羲之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给道士抄写了一部《道德经》,以换取那群鹅。

知识拓展

东床快婿

东晋宰相王导和太尉郗鉴,两家都是当时显赫家族。一天,郗鉴派人到王导家择求女婿。王导就让来人到各房里查看,看中哪位就定哪位。来人看完后,回报郗鉴说:王家子弟都不错,但一个个都很矜持,只有一人在东床露着肚皮大吃大喝,很是洒脱。郗鉴当即决定就选这一位,将女儿嫁给了他。此人正是王导的侄子王羲之,“东床快婿”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群贤毕至,曲水流觞

《兰亭序》既是书法名作,其文字本身也是一篇美文佳作。其中颇多妙句美词,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放浪形骸”“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等等。全篇读下来,朗朗上口,齿有余香。

王羲之最负盛名的作品,当数《兰亭序》。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曲水流觞一事,并抒发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后世称为《兰亭序》。

《兰亭序》全文28行,324字,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被历代奉为书法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序》不能自拔。然而,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的下落,却成了书法史上永远的一个谜题,因为这件“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书法极品,直到如今,仍下落不明,令人惋惜。

那《兰亭序》真迹到底去哪了呢?大家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兰亭序》被对之爱不释手的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带进了棺材,作为殉葬品永绝于世。作为大唐贞观之治的开创者,文韬武略的唐太宗李世民对书法情有独钟,且尤其喜爱王羲之的墨宝。他在位期间,广为搜罗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每得一真迹,便视若珍宝,反复临摹揣度,体会其笔法用意,领略其天然韵味。不仅如此,他还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使得学王之风在贞观年间大为盛行。据载,李世民曾亲自为《晋书》撰写《王羲之传》,可见他对王羲之的推崇。

李世民也是下了一番功夫才得到《兰亭序》真迹的。原来,王羲之自己也十分珍惜“神助”之作《兰亭序》,把它视为传家之宝,代代相传,直到第七代孙智永。智永是隋代著名的和尚,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因为是和尚,后继无人,就把《兰亭序》传给弟子辩才和尚。与李世民同时代的辩才和尚对书法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序》的价值,将它珍藏在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当得知《兰亭序》真迹在辩才和尚那里后,李世民兴奋不已,多次遣人索取,可辩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下落。李世民看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与辩才接近,取得辩才和尚的信任,最终骗取了《兰亭序》。

虽然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再难重现,但令人庆幸的是,李世民曾命当时的书法家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真等人临拓了数本,赏赐给儿子和大臣们,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兰亭序》摹本的由来。

上一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