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搜索历史

第三讲 《逍遥游》(五)

书名:流沙河讲庄子:心斋与坐忘本章字数:4156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鹪鹩是一种小鸟,比麻雀还要小,我小时候喂过,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见过,我们还叫它“头圈儿”。这个“深”没有错,不是“森”,因为鹪鹩这种小鸟,为了避开敌人,它把巢筑在树林深处不为人知的地方,所以是“深林”。那么对于鹪鹩这种小鸟来说,它安一个家,只要一根细树枝就可以了,它只占那样小的空间。我只要那么多,绝非大厦千间,夜眠八尺,我只要一个沙发就够了。因为许由是一个高士,是一个隐士,他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小鸟,小鸟只要一枝,你给我天下有什么用,你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都拿给我,我没有用,我只要一枝。

【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古人用的都是比喻,先比喻自己是一只小鸟,又比喻自己是一只小老鼠,“偃鼠”是什么鼠呢?“偃”就是躲藏的意思,如果把“亻”旁更换成“”旁的话,指的是河水往下流,流到地势特别低洼的地方就是堰,低洼跟一个东西隐藏起来、不引人注意是相通的。这里说的这种鼠就是躲藏起来的鼠,是什么鼠呢?不是我们看到的家鼠、仓鼠,而是那种我们成都人喊的地老鼠儿,平时它不出来,躲在地下洞子里。偃鼠要是口渴,跑到黄河那里去喝水,它能喝多少水呢?它那么大的一只耗子,不过要把肚子喝饱,只需要那么一点水而已。

这两句的意思就是说:我是小鸟、小耗子,我只要一根树枝那么多的空间,只要一小杯水就够了,你拿天下那么大个东西给我,我拿来有什么用呢?对于一只鹪鹩来说,你就是把整个森林给了它,它也不需要;对于一只小老鼠来说,你把整个黄河水给它,它也不需要。天下那么大个东西,对于隐士许由来说没有任何的吸引力。你看他这些话说得多么有技巧,用的是排比,鸟与鼠,枝与河,前后对应。这就叫文学。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这个也是许由说的:你回去休息吧,先生。“予无所用天下为!”这句不好讲,是由于古代的语言习惯和我们今天不同。这七个字,如果把次序颠倒一下就懂了,颠倒成“予无所为用天下”,就是天下对于我说来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树上的一枝对我有用,还不如黄河里边的一杯水对我有用,你拿天下给我,我吃又吃不下,睡又睡不下,我没有用,就拒绝了。说了这么多话,转了好多圈圈,先说我不愿意为了一个虚名,使自己失去主体地位,变成一个客体,然后又打比喻,用小鸟和小耗子比喻,把这些说完了,才说就请你回去吧,你不要来找我。说完了,他还要加一点诙谐的话。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庖”就是厨房,古代厨房里的活也包括屠宰,庖人就是厨师,包括杀猪匠。厨师本应该做好厨房里的事情,结果不想做好厨房里的事了。“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某一天厨房里的几个厨子罢工不想干了,怎么办呢,不找其他的厨子来代替,要喊尸和祝来代替。因为这个尸和祝都是神职人员,做法事是他们的工作,他们不能够到厨房里做厨房里的事的。等于说你们单位食堂的师傅病了,你不可能喊你们单位的书记来代替他做饭,工作不同。“樽俎”是祭器,“樽”是祭台上摆的那些坛坛罐罐,“俎”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菜板,另一个意思,从象形来看,是一个铜的器皿里边放些肉,指重要祭祀的时候用的那些器皿。做“尸”工作的,不可能越过祭台上要做的事情,去厨房里做厨师应该做的事情。那么“祝”是什么呢?这个字就是我们今天还在用的,大家不觉得,是因为读音变了,就是诅咒的“咒”,就是祭祀活动的时候,还得有专门的神职人员来专门念咒语,你看那个“祝”字是“示”旁,凡是和宗教祭祀有关的字都有这个“示”旁。古人说的,“天垂象,现吉凶,所以示人也”,“示”上面两横表示天,下面三撇表示天象,吉啊凶啊等。但是根据文字学的解释,还不是这个意思,“示”这个字是古代的生殖器崇拜,最早是指生殖器,因为古代必须保佑人丁兴旺,只有人丁兴旺才能够打仗,才能够和其他氏族部落决一雌雄。那么“祝”字的另一边,是一个“口”一个“儿”,就是一个人张开嘴巴在念咒语。你看和尚道士念经啊,都叫“祝”。许由的意思是,我不是当帝王的人,我不可能越过我本人的底线,让我来干你那个事情。

这段话是尧和许由的对话,中间没有一个字写到他们的行为。

这一段跟“逍遥游”什么关系呢?实际上许由是远古道家时代的一个传说人物,那时候虽然道家没有形成,但是道家的清静无为的主张已经有人在实践了。天下有你们几个人去治理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我个人只要自己心安理得,在我的小小的村庄里边,种我的庄稼,做我的事情,过我的家庭生活就行了。春秋战国时代不断的征战,使一些有见地、修为高的人,把理想寄托在做隐士上。许由这个人很可能古代是有的,但是后来呢,被混到很多传说中去了。古代可能也有尧这个人,也给他附了很多传说。这一段呢,我们大家应该当做寓言来看,不一定是尧真的让天下给许由,也有可能是庄周编的一个故事,他写的是文学,不一定是真实的。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是其言也,犹时女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第二段,又是两个人的对话。说的是神仙,是两个传说中的道家人物,一个叫肩吾,一个叫连叔。他们在一起讨论一件事情。

【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肩吾对连叔说,我曾经听接舆那个人的谈话。(接舆这个人是确有其人,他的称谓叫楚狂,是楚国人,大家认为他的那些言论是非常出格的,就说他是个狂人,李白的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那个“楚狂人”名字就叫接舆。)大而无当,全都是大话,都是宏大叙事。他说的那些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很宏大的,但是无法落实,落实就需要一个“当”,就是有一个规律,可以对质检验的。(“当”就是对质,“无当”就是无法对质,无法核对。所以从前的当铺又叫质铺。)任何一个人讲一段话,讲出来就叫“往”,但是任何语言最后还得要回去,如果不回去就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比如说我找你说话,目的就是要你还我的钱,我呱啦呱啦地扯,扯到美国,扯到俄罗斯,最后扯到月亮上面去了,结果还钱的事都还没说,就是“往而不返”,所以一个人说话最后要返回到主题上面来。这个接舆说的这些话,不但大而无当,而且往而不返,最后归不到主题。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他说的那些话使我感到吃惊,“怖”也是吃惊。他说的那些话,就像黄河和汉水一样,一直查不出其源头。“极”就是终点,就是end,那么对于黄河和汉水两条河来说,它的“极”就是它的源。他的话像滔滔黄河、汉水,但是我找不到话的源头。所谓源头,任何人讲话都有一个源头,这个源头就是你的动机。他说了半天,我不晓得他究竟是什么目的。

【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这里的“径”和“庭”是联绵词,不能够拆开来讲,“径”不是道路,“庭”也不是庭院,“径庭”的意思,就是有东西给抵住了。意思是他讲的那些话我听了总有抵触,总觉得中间隔一层,我无法接受。“人情”的“情”不是情感,在先秦诸子中间,这个“情”一般不是指感情,这个“情”是什么意思呢?到我们今天都还在用,我们说的“这个事情”“那个事情”,“情”就是真相、事实。比如我们说一个人不吐实情,不是说他不流露真感情,而是他不把真相给我们交代出来。他讲的那些和人世间的事实有很远的距离。这是肩吾听到接舆的言谈后,找连叔来问:这个人怎么会这样呢?

【连叔曰:其言谓何哉】连叔问,他究竟说的是什么呢?“谓”就是说。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射”要读成yè,“姑射山”是古代传说出神仙之山,传说是在山东半岛以外黄海海上的仙山。“藐”,遥远的,意思是在遥远的姑射山上。我们四川有一位研究道教史的先生,王家祐,他著了一部《王家祐道教论稿》,提出姑射山就在我们青城山里边。我现在也不知道该采取哪一种说法,究竟是在海上还是在我们青城山里边,还找不到证明。不过王家祐提出的说法也有道理,因为道家的思想最早出现于都江堰的青城山一带,望帝传位给鳖灵以后,据说望帝就带着他的部分人到了青城外山那边,根据历史记载,那个地方叫天国山。“国”字在古代的意义跟我们今天不同,今天是指国家,是country、nation、state,古代的“国”就是城墙。今年夏天我到那里去看,青城外山那边,有一个位置,四面很高,像城墙一样,中间是凹下去的,根据王家祐先生的说法,古代最早的道家大概就在天国山那里。

历来认为神仙是在海上的,根据是什么呢?因为山东半岛特别是蓬莱那一带,往海上望过去,经常能够看到海市蜃楼,古人神仙的观念其实就是从这里来的。看见海上有很多人在走,就产生了有神仙存在的想法,但是这只是外界对我们的一个影响。远古时代,哪怕不在海边,也会产生神仙思想,因为人类离开了动物阶段,进入氏族社会,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岁左右,人死得很早,所以就想到延长生命,不管哪一个民族都这样想,想来想去就一定会产生某种信仰,这种信仰就是人类完全可以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继续生存下去,有了这个愿望,便很容易接受有神仙存在这种思想。“有神人居焉”,《庄子》书上没有“神仙”两个字,只有“神人”,《庄子》书上多次提到“神人”,就是说他们也是人,是具有神性的人。后来才把他们叫做“神仙”,为什么会叫成神仙呢?因为“仙”这个词最初也不是名词,升上去了就叫“仙”,所以你看这个“仙”字的写法,一个“人”旁一个“山”,山就是平地上鼓起的,山字加一个“疒”旁,就是疝气的疝,指的是肚子鼓起来。人应该在平地上,呜一下飞上去了,就叫仙,仙者升也。不光是中国人这样描述,全世界都这样,飞碟啊,外星人啊,都是类似的说法。古人把人从平地升上去叫仙,所以,“仙”是动词。后来把它名词化了叫“神仙”,但是“神仙”这个词肯定是从《庄子》“神人”这里来的,因为先秦典籍里,无论怎么查,能查到的最早有此记录的就是《庄子》。《庄子》描写了神仙,而且取了名字叫“神人”。这神人住在什么地方?住在遥远的姑射山上。这些神仙什么样子呢?

流沙河讲庄子:心斋与坐忘

流沙河讲庄子:心斋与坐忘

作者: 流沙河
共0章
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