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01 为什么是秦国

书名:跟着课本学历史:秦汉风云本章字数:2612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完成统一大业,正式称帝,史称秦始皇,而秦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且不说战国群雄并起、春秋霸主更迭,就是在漫长的西周至东周期间,出于历史原因,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也曾有上百个之多,它们时而各自征伐,时而分聚取代,时而拉帮结派,时而相互利用,波谲云诡、城头变幻,我们不禁要问,最后统一天下的,为什么会是秦国?

故事从最初说起

据秦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黄帝的孙子颛顼。舜帝时,秦人曾帮舜帝驯养过鸟兽;禹帝时,秦人曾帮大禹治过水;夏朝时,秦人也做过夏朝的大臣;后来因受不了夏桀的残暴,秦人投奔了商,给商汤当过车夫;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时,秦人的祖先仍旧要做商朝的忠臣。但也正是因为站错了队,周王朝建立后,秦人被打发到了最西边,充当抵御西戎的“炮灰”。

这里要说明一下,赵人和秦人原本是一个祖先,到了商纣王时分作兄弟俩,一个叫恶来,一个叫季胜。这两人都是铁杆的纣王死党,武王伐纣后,杀了恶来,流放了季胜。后来,恶来的子孙建立了秦国,季胜的子孙建立了赵国。历史上“秦赵本一家”之说,就是源于此。

与其他诸侯国地盘来自周天子的分封不同,秦人的祖先并没有封地。直到“烽火戏诸侯”,周幽王被杀后,当时还只是大夫的秦襄公因为帮助周平王继位有功,才得到周平王的许诺:“戎人不讲道义,侵夺我岐山、丰水的土地,你们如果能赶走戎人,这些土地就归你们建立秦国。”但是,“赶走戎人”谈何容易,西周王朝刚被西戎干翻,周幽王被杀,差点亡了国,“岐山、丰水之地”尚在西戎手中,封给秦襄公有何意义?面对这样的“空头支票”,秦人没说什么,干就完了!经过几代秦人的努力,他们终于战胜了西戎,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地盘,算是争来了一张春秋战国群雄争霸的“入场券”。

秦穆公称霸西戎

如果说秦襄公为秦人争取了一张争霸的“入场券”,那么,秦穆公则为秦人争取来一张“参赛证”。

秦穆公之前的秦国,在诸侯的眼中不过是西方小国,甚至有人还疑心他们常年与西戎混在一起,早就不是华夏正统了。秦穆公继位后,选贤任能,五张羊皮换来百里奚,还请来蹇叔等。由于有这些杰出的谋士为其出谋划策,秦国竟然破天荒地击败了东方大国晋国,还抓住了晋惠公,一时间风光无限。

然而造化弄人,在随后发生的崤之战和彭衙之战中,秦国被晋国打得找不着北,东进之路彻底被堵死。没办法,秦国只好掉转枪口,往西打,把西戎一顿收拾,戎人的几个国家被他们虐了个遍,秦国最终开辟出了上千里的国土。

当时的周天子襄王一看秦穆公猛的不行,都称霸西戎了,便赐给他金鼓,承认他“西方诸侯之伯”的地位。不过,秦穆公死后的两百多年里,秦人因为内斗,国力衰弱,逐渐又沦为二流甚至是三流的诸侯国。这期间,也发生了一件对秦国重大利好的事情,那就是他们的死敌晋国,被赵、魏、韩三家给分了。于是,秦国又打起了西进的主意。

商鞅变法:秦国涅槃的秘密武器

公元前362年,真正彻底使秦国凤凰涅槃、一飞冲天的秦孝公继位了。如果说秦襄公争取来群雄争霸的“入场券”,秦穆公争取来“参赛证”,那么秦孝公争取来的则是“季后赛资格”。秦孝公的秘密武器是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商鞅,他要变法。

秦国并不是战国之中第一个变法图强的,在它之前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这些变法都使这些国家迅速变得强大。“要想强,先变法”,于是秦孝公找来了商鞅,要变就彻底地变,不计成本支持你。于是,从世卿制到户口制、从世禄制到郡县制、从军功法到连坐法,秦国的变法是战国变法中最彻底也最为成功的。甚至为了变法,秦孝公哥哥的鼻子都被割掉了,还把国家的首都从雍城搬到了咸阳,新旧两派势力差点儿闹得兵戎相见。最后,秦孝公坚决力挺商鞅,变法举措在秦国得以成功推进,秦国从此走向了富国强兵的道路,为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庇护,最终被杀。但商鞅变法推行的体制在秦国已落地生根,不可逆转。可以这么说,秦国经历的最彻底、最成功的商鞅变法,是秦国最终能够灭掉其他诸侯国、一统天下的根本因素。

军事外交相得益彰

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国力强盛,尤其是军事实力突飞猛进,在战国群雄中称得上一家独大。这与秦国奖励军功的制度有关。别的诸侯国,士兵不过是为了维护贵族的私利被迫打仗;而秦国,军士在战场上杀敌、割人头,是能给自己换地换爵位的。

靠军功能成为贵族,不但让秦人自己奋勇杀敌,其他诸侯国的人也是纷纷投奔秦国。我们不难发现,在秦国历史上,那些帮助秦国强大起来的人,往往并不是秦国人,而是从他国投奔来的,如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等等。正是这些人才,让秦国在关键的时刻,总是能做出最高明的决策。

秦国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蛮用武力,而是军事、外交相得益彰。从连横破解合纵,到远交近攻,秦国依靠自身的军事实力,不断蚕食或鲸吞东方六国的土地,又通过外交手段挑拨关系,分化东方六国。

在秦国历代国君和秦人以及投奔秦朝的“外援”们的共同努力下,秦国把钉钉子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一锤接着一锤敲,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就这样,秦国最终把东方六国都钉在了秦国的版图里,最终成就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

有趣的间谍“乌龙”和秦王的赔本买卖

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下了一道命令,要驱赶所有外国人。起因是韩国曾经派遣一位名叫郑国的水利工程师来到秦国,表面是帮助秦国建造水渠,实际是以此工程来消耗秦国的民力物力。这是间谍史上一个有趣的“乌龙”:郑国主持建造了一条300里长的灌溉渠,即著名的郑国渠,确实消耗了秦国的大量民力物力,但是对于农业社会来说,这样的水利工程利远远大于弊,秦国因此更加富强。这一年,郑国的“间谍”面目暴露,秦王觉得自己被骗了,一怒之下发出了逐客令。

原籍楚国的李斯,也在被驱赶之列,但他觉得这正是向秦王谏言的好机会。他心情激动地写下了一篇《谏逐客书》,告诉秦王:您感到被骗了,就做出驱赶客卿的举动,知道这么做有多愚蠢吗?您把各国来的“打工者”都赶跑了,那么,秦国的强大靠什么来继续?逼迫“打工者”去其他国家效力,不正是帮助您的对手国家变得强大吗?您怎么可以做这样的赔本买卖呢?

秦王一想:是啊,我这么做,完全是在损己利人了啊!于是立即撤销了逐客令。

李斯的这篇文章,文采斐然,说理清晰,见识高远,其中“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尤为发人深省,堪称千古名句。

目录下一章